“是的。敢問這附近可有寺廟或是官府?”
許是謜的頭發和衣著讓少年誤以為他是僧侶。謜從少年的聲音裏感知到細微的不安。直覺告訴他,少年是為了躲避他人視線才來到這裏的。
“沒有。這附近沒有人家,也沒有人會找來這裏。這裏是隻有我才知道的休憩地。”
“哎呀,在下妨礙您休息了啊。可是,在下有不得已的苦衷,隻能暫時待在這裏,還請您能諒解。”
少年極致恭敬的態度更加激起了謜的好奇心。擁有這般清亮嗓音與溫和性情的少年長相究竟如何?謜將之前的敵對心理忘得一幹二淨,溫柔地說道:
“我隻是常來這裏罷了,並沒有將此地據為己有的意思。任何人都可以盡情享受這裏的山山水水,又何須請求別人的諒解?”
“您能這麼想,小的不勝感激。來這裏一坐潤潤嗓子可好?”
謜欣然接受了少年的邀請。少年為坐在羊毛毯上的老人卸下駱駝背上的大皮袋,又從皮袋裏掏出扁平的烤饢、裝著酒水的葫蘆瓶和水果等吃食。謜凝視少年的手,隻見他手指修長,手法細膩、幹淨利落。單是一雙手就充滿了魅力。
“你隨身帶著珍饈美饌啊。”
少年將葡萄酒倒入小小的木碗中。聞到酒香的謜不由揚起嘴角。
“這酒是娘親為我準備的。聽娘親說,她在沙漠裏喝過葡萄酒後恢複了元氣。”
“哦?我從未在途經此地的隊商裏看見過女人呢。”
“娘親不是商人。”
謜暗中試探少年,少年簡短回應過後,用塞子塞上了酒瓶。少年待他和藹可親,卻又無法完全信任他。為了消除少年的警戒心,謜一口氣喝下葡萄酒,先放下了戒備。
“我叫海印居士。年輕時遊曆過許多地方,卻一直向往著清淨的生活,於是便隱居於此,以讀書來消遣。”
其實,謜幾乎參拜過蒙古帝國所有名刹,關於許多地方多樣的風土人情,他都了如指掌。隻看手的大小就能知道,這個青澀的少年顯然還沒長大,他很快便深深地陷入老人打開的未知世界裏。謜察覺出少年對自己產生了好感,這才問道:
“你小小年紀怎麼就踏上了遙遠的征途呢?嗓門這麼高,還沒變聲呢吧?”
“在下已經十五歲了。不是小孩子了。”
聽到少年的抗辯,謜在心裏偷笑。明明就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不過謜在十五歲的時候也這麼認為。他藏住笑意,立刻向少年道歉。
“可不是嘛!是我說錯話了。我年近四十才開始巡禮,如此看來,你已經相當成熟了。不過,遊曆者大都不會選擇如此清淨的地方吧?年輕人更不會如此。按理說應該先去往有人有物有寺廟的地方才是。”
“因為發生了意外。”
被白布遮擋的臉上隻露出一雙眼睛。少年難為情地眯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