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巨鹿戰敗留將攻城 劉秀攻邯鄲捉假帝(1 / 3)

做完這一切,劉秀親自率領著兵馬離開廣阿城,向巨鹿進發。前將軍耿純率先行人馬急行至巨鹿地界,忽然戰鼓擂響,兩邊殺出無數邯鄲兵馬,喊殺聲震天,衝向漢軍。耿純大吃一驚,叫道:“不好,有埋伏!”

慌忙組織人馬反擊。先行漢兵突遇伏兵措手不及,倉促應戰。無奈邯鄲兵馬來勢凶猛人馬又多,漢軍抵敵不住,失利敗逃。耿純一看勢頭不妙,慌忙下令道:“快扔輜重車鼓!”

這是一條逃跑保命的命令。勢已至此,保存實力要緊,逃一個算一個吧!漢軍的旌旗、儀仗、鼙鼓、車輛扔滿一路,士卒四散逃命。

這是劉秀出師以來,第一次遇到的慘敗。

敗軍退下來,遇著大隊人馬。劉秀問明情況,正要命大隊人馬列陣迎敵,偏將軍景丹上前請命道:“明公,列陣已經來不及了,該朔方突騎精兵效力的時候了。”

劉秀欣然點頭,景丹把大刀一揮,麾使突騎精兵喊聲如雷,衝出前軍陣營,撲向邯鄲兵馬。突騎縱橫馳騁,馬踏刀砍,凶猛異常。在敵軍中衝殺,如入無人之境。邯鄲兵馬正以為得意,沒料到遇到如此彪悍的對手,慌忙丟下搶到手的輜重糧草,倉惶逃命。景丹追殺十幾裏,邯鄲兵馬死傷無數,腿腳慢的投降漢軍。

漢軍將士好多人第一次看到突騎作戰,無不對突騎的凶猛彪悍、快速機動連連讚歎。劉秀撫著景丹的肩頭說:“久聞朔方突騎天下精兵,今日一戰,果然名不虛傳!”

耿純羞愧地收拾殘兵,還好,損失不大。邯鄲兵馬隻顧哄搶輜重,以報戰功,使好多將士逃得性命。劉秀沒有責怪一句,反而安慰耿純和受傷的將士,命探馬查明邯鄲兵馬的來路。

不多時,探馬來報,查明設伏的是王郎遣來的大將兒宏的兵馬。兒宏率數萬兵馬,前來援助巨鹿,中途探得漢軍的行蹤,便在此設伏,妄圖打漢軍一個措手不及。可惜他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丟下無數死傷的人馬逃回巨鹿去了。

經過這段小插曲,漢軍繼續前進,很快到了巨鹿。劉秀命大隊人馬環繞巨鹿四門結成連營,安營下寨後,發起進攻。

南路漢軍在右大將軍兼行信都太守李忠的帶領,日夜兼程,回到信都,李忠來不及去家中看望劫後餘生的妻子老母,就直奔府衙辦理公事。先與原信都太守宗廣見麵,詳細查問信都失守的前因後果。他熟知信都的各門大姓關係網遍及到信都郡每一角落,很快查明馬寵及其族人心腹近百人的藏匿之處,派出將士一一誅殺。信都郡牢牢掌握在大司馬劉秀的手中。

王郎巨鹿太守王饒聞聽漢兵來攻,正要率精騎出城給漢兵一個下馬威。這時,剛剛率殘部敗進城內的大將兒宏上前勸阻說:“大人千萬出城不得,劉秀有上穀、漁陽突騎相助,凶猛無敵,末將伏擊漢軍,本該大功告成,不想遇上突騎,功敗垂成。所以,我軍隻要固守不出,劉秀突騎派不上用場,漢軍無可奈何。”

王饒歎息道:“朔方突騎,天下無敵。可惜不能為我所用。將軍言之有理,我軍出城不得,唯有固守城池,漢軍不利久戰,用不了多長時間便會退走。來呀,傳命將城中百姓盡數驅趕上城頭,搬運檑木、矢石準備長期死守!”

巨鹿城下,漢軍見城內守軍不出城應戰,隻好發起攻城,無數的雲梯架起來,幾十輛撞車推到城下。漢軍舉著盾牌,冒著箭雨攀登而上,但是,剛上半空就被城上一陣滾木、榴石打下雲梯,摔到城下,非死即傷。幾十名漢兵推著撞車猛撞城牆,土石鬆落,塵土飛揚。但巨鹿城牆堅固,根本無濟於事。

漢軍不分晝夜,連攻十天。不但沒攻進城內一步,傷亡還越來越大。劉秀看著心急如焚,召集眾將商議破敵之大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議半天,也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來。劉秀望著前將軍耿純說:“伯山為河北故吏,素有威名,能否勸降王饒?”

耿純搖頭說:“王饒為故趙國遺族,一意想恢複王爵,因此,與王郎來往密切,很有交情。王郎未稱漢帝時,經常以占卜為名活動於巨鹿、邯鄲之間,乃是王饒家的座上客。等到以成帝骨血劉子輿之名義自立為尊時,王饒最先獻降表,歸服邯鄲,深得王郎的信任,封為侯爵,拒守重城巨鹿,這樣的鐵杆叛賊,屬下實在難以說服他歸降明公。”

諸將一聽,除了攻城,沒有別的辦法。隻好在攻城上想辦法。於是,造雲車、挖地道、發飛石,漢軍把各種攻城的辦法都用上。但是巨鹿城內,王饒兵馬眾多,防守嚴密,即使有部分漢軍從天上、地下攻進城內,也被圍上來的邯鄲兵馬捕殺。

漢軍圍城半月,輪番強攻,不但不能前進一步,還損失了大量的兵力。振威將軍馬武對劉秀說:“當年王莽四十三萬大軍圍困昆陽,我軍以八千人馬堅守近一個月,可見堅城易守難攻。如今,我方攻城,敵方固守,這樣強攻不下,必然招來災難。大司馬應另想他計。”

劉秀也在著急,立刻命令道:“暫緩攻城,召集諸將商討軍情!”

諸將從攻城前線歸來,有的還掛著彩,一進大帳,紛紛叫嚷道:“大司馬,這樣攻城我軍要吃大虧。”

“是啊,就算攻下,要損失多少兵力!”

劉秀招呼諸將入座,對受傷的將士親切詢問,說:“看來王郎的手下有一批能臣謀士,很會用兵打仗,我軍每攻一地,他們都有堅強的防守。柏人城固守、很嚴,我們沒有啃動。巨鹿有王饒、兒宏防守,密如鐵桶,也是一塊不好啃的骨頭。仗打到今天,諸將夠辛苦了。也說明我們不能以常規思維指揮作戰,要用出奇製勝的辦法打死王郎的兵力部署。諸將有什麼新奇、大膽的設想盡管說出來,隻要有利戰勝王郎就行。”劉秀話音剛落,前將軍耿純挺身而起說:“末將曾想到一計,恐怕諸將多反對,所以沒說出來,今天鬥膽說出來,請明公斟酌采納。”

“前將軍何必謙遜,有好計快說出來,諸將都在著急呢。”馬武催促說。

“末將愚見,久圍巨鹿,將士疲憊,不如撤走大軍,進攻邯鄲,邯鄲一破,巨鹿便會不戰而降。”

耿純話音未落,就招來一片反對之聲。朱祐搖頭說:“攻柏人城不下,前將軍要移師巨鹿。如今巨鹿難攻,又要移兵邯鄲,這仗還怎麼打?”

臧宮也說道:“遇硬而退,軍心動搖,再攻邯鄲難乎其難!”

耿純吃了兒宏的敗仗本來就覺羞愧,聽到諸將的反對之聲,漲紅著臉,不再吱聲,卻注意著劉秀的態度。

劉秀止住諸將的議論,點頭說道:“本公倒以為伯山之計可行。因為王郎大兵主力已經派出,或守柏人,或守巨鹿,邯鄲必然空虛。我軍乘虛而入,必能出奇致勝。”

馬武恍然大悟,擊掌讚歎道:“圍魏救趙,釜底抽薪,明公好謀略。”

諸將當中,好多人也明白過來,無不拍手讚成。

劉秀謙遜地笑道:“這不是本公的好謀略,而是伯山的好計。我軍此次移兵邯鄲,決不是遇硬而退,而是實施出奇製勝之計。巨鹿城下仍要留部分將士佯做攻城,以迷惑王饒,使其不敢出城迎戰,不敢分兵援救邯鄲,確保我軍大隊人馬攻取邯鄲。”

諸將聞聽劉秀之言,精神一振,多日攻城的疲勞一掃而去。個個摩拳擦掌,氣勢高昂。

劉秀分兵行事,留將軍鄧滿、偏將軍銚期率部分漢兵繼續圍困巨鹿,鉗製王饒的兵力。自己親率大隊人馬在夜間悄悄離開巨鹿。為迷惑王饒,營帳旌旗依然保留著。鄧滿、銚期率兵呐喊呼叫,佯作攻城,騷擾巨鹿守軍,王饒果然上當,日夜巡守城頭,督促防守,不敢出城迎敵。

漢軍主力神不知、鬼不覺,撤離巨鹿,南攻邯鄲,一路上攻城奪邑,勢如破竹,很快抵達城下。劉秀命令包圍邯鄲,漢軍各部立刻沿四門連營結寨,把邯鄲城緊緊包圍起來。

就在這時,忽然探馬來報:“稟大司馬,東北方向有一支人馬,打著漢室旌旗,正向邯鄲靠攏。”

劉秀一聽,嚇了一跳。難道又是王郎的援軍?果真如此漢軍腹背受敵,處境就危險了。因為王郎假帝嗣之名,自立為漢帝,所以邯鄲兵馬所用也是漢室旌旗。在廣阿城,耿弁引上穀、漁陽兵馬來會大司馬,看到城頭的漢室旌旗也猶豫了半天。今天來的這支人馬到底是敵是友呢?劉秀也吃不準,隻得命令道:“再探再報!”半個時辰後,探馬滿麵欣喜之色,進帳稟道:“恭喜大司馬,來者乃是主薄馮異所率河南兵馬,特來與大司馬會師。”

劉秀大喜,道:“原來是公孫到,諸將請隨我出迎!”

原來馮異奉劉秀之命,離開信都,安撫郡縣,收服河間兵。徇行各郡,認真執行大司馬考察官吏、平遣囚徒、廢新莽苛政、複漢官名等政令,他為人謙和、執法嚴明、一絲不苟,贏得河間地方吏民的擁戴,百姓紛紛送子送郎當兵,為恢複漢室盡力,馮異麾下的漢兵迅速壯大,邊戰邊向大司馬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