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轉過臉來時,劉秀已經臉色平靜,目光恢複了以往的威嚴,清清嗓子對眾人說:“你們放心,剛才有些失態,不用告訴任何人。即便你們不說,漢軍自然也不會一蹶不振,這點小挫折,隻能讓漢軍更奇勇,哪怕屢戰屢敗,漢軍也會犀敗犀戰。當初高祖和項羽爭奪天下,高祖十戰就有九次敗北,但高祖不棄不餒,最終一戰而徹底勝利。有高祖在前,咱們還有什麼可說的?一日不平滅賊寇,一天不安定河北,我決不罷休!”
聽劉秀這樣說,大家很受鼓舞,不由更加佩服劉秀的氣概。劉秀稍頓一頓,放緩了語氣說:“諸位也飽受困頓,又守了我一天一夜,身心疲憊,我這裏很好,不必掛念,各自都回營好好歇息吧。”
看著大家相繼退下,各自回營,大殿裏重新寂靜下來,劉秀腦海中把這幾年的情形一一閃過,再也躺不住,他忍著傷痛,緩緩下床,整整衣冠,朝門外走去。門口侍衛趕緊上前把他攙扶住:“蕭王如有事,在下可為您效勞的,不勞蕭王費神,盡管吩咐就是。”
劉秀微微一笑:“那你就陪我到軍營裏走一趟吧,我要親自巡營,慰問慰問傷殘病號。”
剛出殿門,不想耿弁和馬武等將並沒有回營歇著,他們都在門外靜靜地守候,見劉秀出來,他們先是一愣,繼而早有預料地啞然失笑。劉秀高興地說:“既然諸將都在,不如隨我一道巡營,讓兵將看看咱們依然強健,還能帶他們衝鋒陷陣,再展雄風!”
耿弇和馬武一左一右,攙扶著劉秀走在前頭,其餘諸將都尾隨其後,劉秀胳臂上纏著素白繃帶,殷紅的血從裏麵滲透出來,染紅了一大片。但劉秀一直紅光滿麵,帶著粲然的微笑,逐營巡視,對戰士問寒問暖,詢問兵情,安慰他們靜心養傷。並一再交代軍醫,一定全力救死扶傷,想盡辦法讓兵將們擺脫病痛之苦。軍醫見蕭王如此關愛士卒,自然不遺餘力,悉心照料受傷士兵。士兵們見主帥帶著重傷,尚且惦記自己安危疾苦,心裏暖暖的,更加擁戴劉秀,都私下議論著說:“蕭王對咱們關懷備至,咱們生在這個世道,天生就是打仗的命。不過打仗也要打得痛快。投奔蕭王這樣的明主,拚命一回也算值得!”
劉秀回到營帳,顧不得休息,忙召集諸將商討重整軍隊、撫恤將士等事情。大家聚在一起,尚未得出具體方案之際,忽有探馬來報,說是大將軍吳漢率大軍趕到;劉秀忙命部下大開轅門,迎接他們進來。原來吳漢帶兵巡查,在順水河看到戰場殘跡,看情形漢軍吃了敗仗,而且敗得相當慘,頓時吃驚不小,一路打探著追至範陽,看到劉秀健在,才把心放寬,大家又寬慰著互相鼓勁。
轉眼冬去春來,冰雪消融,群燕北翔,又過一陣鳥鳴啁啾,泉水叮咚,一派春光大好。休養生息了一個冬天的漢軍也加勁操練起來。春天是個雄心勃發的季節,加上野草萌發,戰馬有了草料,劉秀要征服的河北各部也不閑著,蠢蠢欲動。
一連幾天,都有軍情來報:“尤來、五幡、上江、青犢、五校等部眾在順水伏擊僥幸得勝後,更加肆無忌憚,所到之處野蠻搶掠軍糧,強行抓壯丁充兵,百姓們恨得咬牙切齒,又不敢抵抗,隻得四散逃難。看情形,他們想盡快聚斂物資,加緊作好和我軍對峙的準備!”
劉秀為謹慎起見,先派出久經沙場、英雄善戰的幾員心腹將領,率兵小規模攻打五校、大肜。一經接觸才知道,五校、大肜實質上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加之平日忙於搶劫殆於訓練,真正到了戰場真刀真槍拚打起來,哪裏敵得過漢軍精銳之師,漢軍所到之處真正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直打得五校、大肜節節敗退,倉皇而逃。
小規模較量雖然很順利,但吸取上次順水河失利的教訓,劉秀決定在範陽一帶稍作歇息,待河北南部穩定下來後,再率兵北上,將五幡、尤來一夥徹底消滅。
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局麵漸漸穩定下來後,劉秀覺得時機成熟,親自率軍隊北進,一路上連戰連捷,頻傳喜訊。然而就在前線形勢大好的時候,後方卻發生了意外。在朱鮪、李軼率領下的長安漢軍,不敢和赤眉較量,開始進攻河內漢軍兵營,這樣一來,河北糧道被阻截,兵器供應不上,糧食也無法輸送。
消息傳來,著實讓劉秀急躁了一陣,不過他知道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亂了方寸,必須泰然處之。他立即調派於翼和馮異率部下解救河內,自己則冒險疾進,引兵遠攻薊城,準備盡快平定河北。
同時,劉秀和馮異仔細商量,為了用盡量少的兵力解決這一棘手問題,必須來個智取。針對朱鮪性情暴躁的特點,劉秀提出一個反間計。他們派出散兵混進長安漢軍陣營中,在朱鮪、李軼營中散布謠言,說李軼想獨自帶兵剿滅河內寇恂大軍,前去請功論賞。也有的說,朱鮪早有打算,二人勾心鬥角,互相猜忌。馮異則不失時機地又在中間火上加油,使其矛盾惡化。最後朱鮪氣急敗壞地殺死李軼,收縮兵馬。劉秀不費一兵一卒之力,便將李軼除掉,也算初步替大哥報仇,更削弱了長安兵力,解決了目下的燃眉之急。
公孫述自從稱雄於蜀中一隅後,日子過得很是滋潤。因為蜀中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經過長期治理,物富民豐,物資很是充足。並且那裏地勢特殊,和外界有天然屏障遮擋。長安政局雖然混亂,群雄紛爭,烽煙四起,亂成了一團糟。但不管外麵地動還是山搖,這裏依然如世外桃源般怡然自樂。
四周狼煙滾滾,而蜀地百姓卻能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民風淳樸。守著這樣一塊風水寶地,要說不動稱霸稱王的念頭,卻也是一樁難事。公孫述並非聖賢,俗心難免,很自然地就自立為皇帝,住在金碧輝煌的殿宇裏,過著錦衣玉食的神仙生活。他先封臣賞眾,算是成立了以他為首的政權機構,繼而又招兵買馬,擴充軍備,增強實力,然後加緊征斂糧草,為伺機出蜀,爭奪天下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此時的情形是你未唱罷我已登場,蜀地那邊準備得頗有聲勢,赤眉軍這裏不僅毫不遜色,且有過之而無不及。赤眉軍也意識到自己這樣一群貧苦百姓打鬥下去不是長遠辦法,便想到也立他個皇帝,名正言順地和更始朝廷爭奪天下。他們煞費苦心地尋找合適人選。最後找到一個據說是漢室的後人,放牛娃劉盆子,劉盆子這時才十五歲,什麼也弄不明白。不過樊崇等人並不需要他明白什麼,隻不過用他來做塊招牌而已。不由分說,把劉盆子接到軍中,堂而皇之地立劉盆子為帝,又封樊崇為丞相,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地又一個漢室朝廷算是建立了。
馮異率領河北漢軍已經守住河內,並轉攻河南,斬殺河南太守武勃。消息傳來,劉秀高興不已,對河內的些許擔心總算放下了。如錦上添花一般,馮異的喜訊剛剛接到,捷報便接連飛來。耿弇、吳漢和景丹等十餘位將軍率漢軍主力大破尤來等部眾,河北各割據勢力終於徹底肅清。
聽到消息,劉秀喜極而泣。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河北完全掌握在手中,終於有了爭奪天下的雄厚根本,大哥他們倘若在天有靈,他們會不會喜淚化作細雨飄飛?沒有什麼豪言壯語,他隻是默默地流淚了。在眾人麵前,劉秀抑製住自己激動的情緒,臉色平靜如常,立即蹬馬揚鞭,親自迎接凱旋的壯士們。
大殿內,劉秀正親切慰問諸將,恰在這時,寇恂大破蘇茂的捷報也傳到,劉秀激動地說:“後生可畏呀,子和不負重托,功成而旋。時常令我牽腸掛肚的河內也穩固了,真不知怎麼感激諸將,有這群英雄出生入死效命,我劉秀真是三生有幸!”諸將也都高興至極,互相表示祝賀。
事到如今,河北方麵可算是基本大功告成,劉秀軍營上下一片歡騰。劉秀也正好借這個機會推動一下氣氛,準備大設慶功酒宴,為將士們接風洗塵。前將軍耿純和耿弁、吳漢等諸將相邀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