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光武帝洛陽定都城 長安城小皇帝心驚(2 / 3)

劉盆子畢竟是個小孩,見他們的慘狀,忙讓黃門郎找來一些食物,從窗戶中扔下去。看他們爭搶食物的情形,覺得很有意思,以後天天往下投擲食物,好像喂養雞鴨一般。等赤眉軍被打敗倉皇退出長安後,這些宮女和內監最後都被活活餓死在深官大院內。

很快就到新年。長安城內,樊崇召集眾將領,想在年前好好聚會一番,商議一下來年向哪裏發展。劉恭在長安這幾個月,目睹赤眉軍上下亂哄哄的場麵,知道赤眉軍必然要失敗,一方麵擔憂自己性命難保,更擔憂自己兄弟劉盆子不管怎樣,應了個皇帝的名聲,將來赤眉軍被打敗了,他自然是罪魁禍首,罪在不赦。不過他聽說建武皇帝劉秀是個仁人君子,待人寬宏,隻要能表示出投降的誠意,保全性命或許還有可能。於是他暗中教導劉盆子,讓他作好準備,將來赤眉失敗,被建武漢軍生擒活捉後,要趕緊先把傳國玉璽獻給人家,並且教給他如何行跪拜大禮,如何說請罪的話。劉盆子一一記在心裏。

就在這個當口,金殿內已經按照樊崇的命令,擺開大盤的豬羊肉,一壇壇的美酒揭開了封口,香氣繚繞。樊崇派人把劉盆子請來,讓他在大殿正中的寶座上坐穩了,接受大家的朝賀。劉盆子早已對大殿充滿了恐懼,但樊崇讓他來,他又不敢違抗,隻好心驚膽戰地拉住哥哥,非要哥哥和自己坐在一起。最後實在沒辦法,劉恭陪著劉盆子在禦案後的寶座上坐了,讓大家恭恭敬敬地叩頭吆喝萬歲。

叩拜結束後,劉盆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偷偷扯一把哥哥的衣服。劉恭便替弟弟對大家說:“今天是年末喜慶,承蒙諸位將領的美意,把我弟弟推立為皇上,不過他還是一個孩子,德行淺薄,恐怕難以承擔重任,還是請諸位將軍另外選擇有賢能的人來坐這個位子,免得耽誤赤眉前程。”

聽他這樣說,樊祟知道是自己手下胡鬧,把劉盆子嚇怕了。但急切之下,到哪裏再去找個能說得過去的皇室後裔?況且全國上下都知道自己擁立了劉盆子當皇帝,忽然給免掉了,未免要招人嗤笑,於是忙上前一步說:“驚嚇了陛下,都是俺們這些人的過錯。特別是我,不能很好地管束手下,罪責在我,跟皇上沒關係,皇上還是安心當你的皇上,以後我把他們管束嚴厲些就是。皇上請坐端正了,咱這就開始宴席。”

劉恭又推辭一句說:“我不敢責怪諸位將軍,我弟弟實在沒這個能力……”

不料話還沒說完,赤眉軍將領們急著要吃喝,已經不耐煩起來,有人高聲大喊:“你是什麼東西,在這裏胡亂噦嗦什麼?!俺們立他當天子,是俺們的意思,幹你什麼事?再敢胡言亂語,小心脖子上的腦袋!俺們給皇上磕頭,你坐在跟前占什麼便宜,快點滾下來。”

劉恭知道這幫人無章無法,一時火氣上來,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不敢再多說,起身坐在一邊。劉盆子聽他們的話音,還當他們又要和上次一樣動武,頓時嚇破了膽,哥哥又不在身邊,六神無主之下,無師自通地從禦座上跑下來,趴在台階上給大家連磕幾個響頭,從腰裏解下玉璽捧著要還給樊崇:“諸位將軍,你們先別動手,聽我把話說完。你們推立我當皇帝,我實在感謝不過。可是我當了這麼長時間的皇帝,聽人家說,如今各地仍然是亂哄哄的賊人四起,咱們設立的地方官員根本管不了地方,他們給朝廷貢獻的財物,還沒送到長安就讓人給搶了去。並且如今咱們四下征戰,得罪了許多人,百姓和官吏都心懷怨恨,這都是我這個皇帝當得不好,請大家重新換個人吧。我……我知道自己沒能耐,情願讓位,並不是大家逼迫。還是請大家可憐可憐我,讓我回家放牛去吧,我……”說著趴在地上痛哭失聲,眼淚鼻涕糊了滿臉。

好歹人家是個皇帝,見這番慘狀,樊崇看不下去,忙上前把劉盆子扶起來,連推帶抱地送回到寶座上:“這都是俺們當臣子的不是他娘的東西,驚嚇了陛下。陛下你坐好了繼續當皇帝吧,以後他們誰再敢撒野,看我怎樣收拾他!”說著把玉璽重新給劉盆子係到腰間。劉盆子仍然哭個不住,樊崇衝下邊的將領狠狠蹬一眼,大家會意,一起上前請罪,好說歹說,把他送歸後宮。

劉盆子鬧騰一回,還真管了點事,樊崇把眾將領斥責一頓,讓他們回去管束好自己的部下,再不準到街上去搶劫。並傳下令去,向長安百姓宣布,赤眉軍已經知錯改過,讓大家放心上街做買賣,好好過個新年。但也隻是說說,大家已經成了習慣,軍紀絲毫不見好轉,長安依舊如人間地獄般,百姓躲藏在家裏,戰戰兢兢,唯恐禍從天降,三下兩下的就家破人亡。

新年過後沒幾天,赤眉軍儲存的糧食漸漸用盡,便出城四下掠奪。鄧禹得到探馬稟報,知道時機到來,立刻率兵靠近長安,伺機進攻。沒有糧食,赤眉軍上下頓時人心惶惶,鄧禹的兵馬又從西邊氣勢洶洶地壓過來,更讓他們感到驚慌不安。於是赤眉軍在樊崇率領下,把長安城內的珍寶搜刮一空,一把火燒了宮殿,用三匹馬拉著一輛車子,讓劉盆子坐了,拔起營寨,向後退卻。一路上他們從南山轉戰各郡縣,在郿城和更始皇帝麾下的大將嚴春相遇。嚴春自從更始破亡後,一直擁兵自重,獨霸一方,誰也不隸屬。兩軍接戰後,沒幾個回合,嚴春就被打敗,死在亂刀之下,赤眉軍就此占領了安定郡北地,掠奪糧草,暫且安身。

鄧禹軍隊徑直挺進長安空城中,駐紮在昆明池附近,見大漢曆代宗廟已經被戰火破壞得不成樣子,便擇定吉日,修謁高祖陵廟,收集到大漢曆代十一位皇帝的神像,供奉起來,派遣兵丁把守,一邊張貼告示,安撫百姓。奏折送到洛陽,劉秀對鄧禹修複宗廟的行為大為讚賞,特意遣使到長安,封鄧禹為梁侯。

鄧禹占領長安後,立刻率領兵馬緊隨其後,圍攻赤眉軍。不料此刻赤眉軍已經得到給養,士氣略有振作,又都是一幫打起來不要命的強悍之徒,戰鬥力依然相當強大。鄧禹對此估計不足,結果雙方交戰不久,鄧禹方麵就感覺不妙,沒想到原以為亂作一團的赤眉軍還能這麼厲害,早知道這樣,應該多帶兵力才行。但意識到這一點時,已經來不及調兵,結果漢軍大敗,倉皇撤退。鄧禹不得已率了殘兵敗將退守雲陽。軍敗如山倒,怎麼也遏製不住,赤眉軍反守為攻,繼續進攻。鄧禹沒有辦法,隻得極力把營寨設置結實,阻擋住赤眉軍淩厲的攻勢,雙方在長安郊外對峙起來。

建武二年一開春,仍舊是傅俊護送,把陰麗華從老家給接到了洛陽。與其同來的還有她的兄弟陰識和陰興。兩人新婚一別,就是這麼多年,夫妻再度相見,自然別有一番滋味。讓劉秀略感驚訝和高興的是,這幾年過去,陰麗華仍舊和記憶中的一模一樣。當眾人知趣地退下後,兩人久久無言,相擁而泣,是慶幸是喜悅,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已經被封為皇後的郭聖通也匆忙趕來迎接陰麗華。兩人盡管早已經在彼此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但初次見麵,仍很新鮮,交談得很是親熱,盡管這種親熱裏都有著隱約的酸意,不過能熬到今天,大家都還是感到很知足。劉秀深為沒能踐行當年的諾言,不能讓陰麗華成為皇後而愧疚,好在陰麗華並沒提到這些。他當即封陰麗華為貴人,整個後宮洋溢著濃濃的喜氣。

讓劉秀感到高興的事情接踵而來。叔父劉良從長安潛逃回來,姐姐劉黃也讓王常從南陽接到洛陽,一個家盡管已經永遠的殘缺不全,但總算團聚了,親情激勵著劉秀,他更加精神抖擻。

王常是這年夏天時候忽然從南陽來到洛陽的,他來向劉秀請罪要求歸順。當年自從劉秀出巡河北離開洛陽後,王常被更始皇帝任命為廷尉兼南陽太守,一直駐紮在南陽。聽說更始皇帝劉玄已經死掉,想著自己和劉秀關係非但不壞,還有許多交情,他應該能重用自己,便親自來到朝廷表示願意歸順。見到王常,想起他以前對自己的幫助,劉秀既感慨又驚喜,走到大殿台階下,拉住王常的手,促膝坐下,親熱地談論別後情形。隨後封王常為山桑侯,官拜左曹。王常一向講究公允,終於在亂世中保全自己,他很知足,主動請命到南邊去安撫各地。王常在南方經營這麼多年,名聲也很好,在他的努力下,洛陽以南的地區,沒耗費什麼兵力,就基本平定下來。

可是西邊的赤眉始終不能徹底攻破,劉秀不免有些焦躁。他忽然想到馮異,馮異不僅作戰英勇,而且心胸寬容,懂得恩威並用,何不讓他試試?於是劉秀下了決心,派人傳送詔書,讓鄧禹回洛陽休整,由馮異接替,繼續剿滅赤眉軍。詔令發出後,接著命令馮異率領兵馬從華陰向西進攻。

鄧禹接到詔書後,想想自己和赤眉對峙這麼長時間,卻沒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也感覺很是慚愧。不過赤眉軍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相當壯大,要想盡快剿滅,談何容易?但既然皇上有了旨意,也不得不遵從。恰好當時關西出現災荒,糧食奇缺,百姓大半逃難,少半餓死,遍地餓殍,有的地方幾乎方圓百裏都不見一個人影。赤眉軍再沒地方掠奪糧餉,實在沒辦法,決定還是再回到自己東邊的老地盤上去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