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成都失利大將請罪 洛陽宮劉秀遭刺殺(2 / 3)

吳漢率軍繞過謝豐、袁吉,火速趕往江南,正趕上劉隆、馬成、劉尚正與史興混戰,吳漢乘機援助,史興見漢軍大增,不明白其中究竟,不知道這股突然而至的漢軍是從哪裏來的,也就不敢再堅持下去,轉而撤回成都。三路漢軍乘勝追擊,蜀軍大敗。

最終,三軍彙至一處,在江南岸紮營,吳漢獨自回廣都向劉秀請罪。

廣都營寨內的大廳裏。

吳漢雙膝跪在地上,頭低得快要挨著地。

劉秀板著臉不答理他,沉默了好一會兒,劉秀才緩緩說:“不是朕狠心,作為大將,不顧周圍大局,冒失征戰,乃兵中大忌,這不僅僅是兵敗而歸如此簡單。一次兵敗而歸,會有多少將士流血而死在沙場之上,又有多少人家為此要遭遇喪失親人之痛?朕已失去了兩位愛將,深為之痛心不已,從內心來講,朕怎麼忍心再懲罰你?但作為一員將領,應該時刻謹慎,你的每一個決策,不隻關係到你自己,更關係著數萬個士兵的性命,關係著漢家大業啊!你起來吧,再多的話也不說了,朕隻希望你能將功補過,重新調整兵力部署,盡快攻下成都。”

吳漢已經老淚縱橫,口裏直嘟噥:“臣罪該萬死,臣罪該萬死……”

“好了,好了,起來吧!”劉秀口氣漸漸溫和起來說,“一將無能,累死千軍。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好。今後隻要汲取教訓就行了,如果在大軍到達成都後能迫使公孫述投降更好。否則……”

吳漢知道風暴已經過去,心裏平穩下來,忙上前一步說:“陛下,能有這樣的結果當然最好不過,隻是公孫述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得罪陛下過深,怕他會垂死掙紮的。”

“行與不行都可以試上一試,朕已草擬了一份勸降書。你可以派人想辦法送至城中,如果能打動他的心,他自會投降。如果達不到目的,再強打硬攻也不為遲。”劉秀擺擺手,黃門郎從大案上拿起一份書信遞給吳漢。

吳漢接過勸降詔書,小心地揣在懷裏。

就在吳漢回到前線沒多久,蓋延和臧宮所率的北路大軍也一路勢如破竹,抵達成都城下。

吳漢親率三路大軍直破成都外圍,連戰連捷。公孫文、公孫光和公孫述的女婿史興等蜀軍重要將領一一敗亡。公孫述看到自己兵敗親死,麵對如此慘狀,禁不住急火攻心,氣急敗壞地親自率兵迎戰。可惜公孫述時運不濟,剛一出現於沙場,就被吳漢手下偏將高午一箭射中,搶回城內,當天便一命嗚呼。

沒了主帥,成都殘留士兵登時大亂。群雄無首之際,剩下的唯一出路就是投降了。吳漢沒費多大力氣,便領兵攻下成都。發布命令將公孫述全家滿門抄斬,燒毀其王宮,俘虜其親隨,押解起來,等候治罪。漢軍意氣風發,齊聲歡呼:“皇上萬歲,皇上萬歲!”

西蜀被公孫述盤踞十二年之久,到此,漢軍徹底清除了這股異己勢力,大漢江山進一步接近統一。

北地的盧芳殿內,部下們正相互商議目前局勢下如何進行防禦部署。盧芳高座殿上,陰沉著臉沉默無語。不知為什麼,他有種預感,自己唯我獨尊的割據統治恐怕是快要結束了,耳朵裏嗡嗡作響,連部下的說話聲也聽不大清。

“從兵力上講,西蜀割據勢力最大。可是怎麼樣,到底被漢軍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裏就打敗了,憑咱們……又怎麼能維持多久呢?”

“我看劉秀這人果然不同凡響,聽人說他善於用兵,聰如神明,這樣的人,不好對付啊!”

“劉秀現在的兵馬已足足增加了十幾萬,加上各處的俘虜,還有許多原先反對他的勢力都一一投靠劉軍,我們與之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想獲勝我看……”

“好了,不要說了!”盧芳心煩意亂,氣惱地大拍桌子。

過了幾日,盧芳派出使節到劉秀禦駕親征的營地上去覲見稱臣。

劉秀摩挲著降書,看看營帳外悠悠青天白雲,發出一聲如釋重負的長歎,對這麼多年征戰得以解脫,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舒暢。

至此,統一大業徹底完成。舂陵起兵的誓言最終艱難驚險地得以實現。

劉秀在群臣的簇擁下,搬師回京了。原本統一大業已成,劉秀應該滿心歡喜,可一路上,他總有些悵然若失,找不到以前想象中的興奮感覺。斜倚在晃晃悠悠的車轎中,劉秀無法忘記遠在廣都時被刺殺的那一幕,一閉上眼睛,那情景就在眼前浮現。一路上奔波勞累,讓他神情恍惚,短短幾天的行程,劉秀卻消瘦了好多。

那是在吳漢獨自趕往廣都請罪的當天,在吳漢接過劉秀寫給公孫述的勸降詔書後,這時,奏事黃門郎匆匆進來說:“有特使從京師趕來,求見皇上,說有要事稟奏,皇上可否召見?”

“既然是京師特使,為何不見?!”劉秀毫不思索地說道。

吳漢倒有些謹慎,叫住黃門郎問一句:“哪位特使,受何人之托?”

吳漢心想,既然是京師特使,覲見皇上應該先遞奏折,奏折沒到,人先到,這不免有些奇怪。再者說,來歙、岑彭二將被刺,公孫述再派人打著各種幌子來刺殺劉秀,這未必不可能。總之,吳漢想,自己剛剛犯了錯,還是要多加謹慎,保護皇上要緊。

不過劉秀唯恐洛陽發生意外,並沒讓他追問下去,催促快讓使者進來。這位自稱叫劉輯的使者手捧一卷帛絹,弓著腰慢慢走進營帳,他小心地看一眼落座在台階上的劉秀,叩頭參拜說:“劉輯受太子之命來覲見皇上,手捧太子奉上的奏章請皇上過目。”劉秀點點頭,軍營裏非比金殿上,沒有那麼多黃門郎侍奉,那人跪在地上,向前挪動著要呈上文書,正在這時,吳漢一個箭步跨到跟前:“且慢,讓我來呈給皇上。”說著,吳漢已走到劉輯身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住劉輯,把手伸向帛卷。誰知劉輯抬頭瞟了一眼,攥住文書,表示要把奏折親手交給皇上。吳漢也不甘示弱,毫不猶豫要擋他的去路。他倆左右對峙著。

此時,劉秀不耐煩了,也有些生氣了,便說:“吳漢,讓劉輯自己呈給朕好了。”

“皇上……”吳漢正欲說小心為好,正在這時,劉輯手中的帛絹文書突然在吳漢和使節撕扯中落到地下,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文書裏竟然藏的是一把魚腸寶劍。在場的人誰都看清了這令人吃驚的場麵。

劉輯稍微愣了一下,隨即孤注一擲,撿起短劍飛身躍起,刺向劉秀。而吳漢乍看到當啷落地的寶劍,並沒有多大吃驚,隻不過被自己不小心猜中了。當下也不含糊,隻見這個久經沙場的老將反應更為敏捷,抬起胳膊躍身一擋,手腕處的鐵護腕擋住了那隻刺向劉秀胸膛的短劍。

劉秀雖然也見過各種各樣的驚險場麵,但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京中使臣會是來謀殺他的刺客。他隻是吃驚地坐在那裏,竟然沒有立刻想起來該閃身躲避。任憑眼前的這個劉輯和吳漢周旋。兩旁的侍衛也根本沒有想到京中的使節會突然變為刺客來刺殺皇上,一個個呆若木雞,不知道怎麼保護皇上。

此時,隻有吳漢在與刺客對陣。在吳漢擋住對方劍鋒的那一刻,劉輯身手也頗敏捷,短劍收回,擰身轉向另一個空隙,依舊刺向劉秀。吳漢更不含糊,一個後轉躍上,握住了劉輯的手腕,吳漢嗨地一使勁,劉輯半條胳膊頓時有些發麻,迫使他不由得手一鬆,短劍當啷落地。既而,吳漢一掌把劉輯擊倒在地,拾起地上那把劍,指向劉輯:“說,是誰派你來刺殺皇上的?”

“哈哈哈,想知道啊,是上天派我來的,是夢中的神派我來的!隻可惜,老天瞎了眼,算他命大福大,有你保護,要不然,劉秀早已見閻王了!”

說完,劉輯看著指住鼻尖的劍鋒,忽然高呼一聲:“皇上、父親,我沒有刺死劉秀,這是天意,我盡力了,我……”

說著,他忽然迎劍鋒撞上去。吳漢本想留個活口繼續審問,但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他抽劍不及,對方胸口狠狠撞到那支劍刃上,深深插進心窩,掙紮幾下倒地死掉了,這時,眾人才回過神來。幾名大臣聞訊趕來,眾人一起下跪,口稱:“臣該死,護駕來遲,幸虧皇上命大福大,有神靈保護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幾名侍者慌忙上前,扶著呆愣愣的皇上。沉默片刻,劉秀稍微平靜下來,長籲一口氣說:“久在風浪中,哪能沒風險?算了。多虧吳漢眼疾手快,辦事謹慎,朕才能化險為夷。否則,正如劉輯所說,朕早已見閻王了,又怎麼會福大命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