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當“呼家麵”初次進入北京市場時,雖然通過了一道道關卡,最後還是陷在了一個食品公司的經理手裏。
北京太大了,縱是中央部委的領導,也無法去直接指揮一個食品公司的小經理。那一次,是王炳燦帶車進京的,他一共拉去了五輛卡車的麵粉,全陷在那兒了。就是那個姓吳的經理,死活不接受!那是呼天成在商品領域裏打的第一個敗仗。呼家堡生產的麵粉長途跋涉運到了北京,原是姓黃的經理答應的,現在換了吳經理,人家一句話,就不要了!當時,前去接洽的麵粉廠銷售廠長王炳燦又先後跑了十幾家食品公司,結果是沒有一家願意要的。五輛車呀!那會兒王炳燦簡直愁壞了,當他路過天安門的時候,竟然突發奇想,跑到廣場上大哭了一場!到了最後,他那有名的“鐵嘴”都磨破了,還是沒有把麵粉推銷出去。最後,他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就連夜給呼天成打了電話。呼天成一聽,也坐不住了,他說:“我去一趟,見見這個吳經理。”
於是,呼天成連夜趕到了北京。第二天,當呼天成見到吳經理時,吳經理說:“我很忙,隻能給你三分鍾的時間。”呼天成就馬上說:“那好,吳經理,咱就長話短說。這樣吧。這些麵,我們不要了,白送給你們行不行?”吳經理一聽,愣了,說:“什麼,什麼,白送?”呼天成說:“這麼遠的路,我們既然拉來了,也沒法再往回運了。這些麵粉,算我們白送的。你們試試嘛,看看呼家堡的麵粉到底咋樣。”吳經理愣了一會兒,冷冷地說:“這不是浪費麼?不合適吧?再說,我們也很忙啊……”呼天成說:“我知道你忙……”吳經理打斷他說:“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嘛,這可是首都。你說你白送,我們就能要了?”呼天成看著他,慢慢地吸了一口氣,說:“是這樣。我看公司裏業務多,的確很忙。經理們連輛車都沒有,每天騎車上下班,很辛苦嗬。咱工農是一家,麵我們不要了,另外,咱呼家堡再‘支援’你們一輛車。這幾天,來來往往的,給你們添了不少麻煩,算是補償吧。”
吳經理不經意地看了呼天成一眼。那會兒是冬天,呼天成臉黑黑的,上身穿著黑布棉襖,下身是黑棉褲,腳下是圓口布鞋,顯得土裏土氣的,竟然說要“支援”他們一輛車?他覺得這牛皮吹得也太大了!當時,吳經理差一點笑出聲來。於是,他就用打發人的語氣說:“好,好,就這樣,就這樣吧。你們要是真不要了,就卸下來吧,我讓他們試一下。”不料,呼天成又說:“我現在就給你寫張‘條子’,三天後,你派人去提車吧。”於是,呼天成當即就給吳經理寫了一張便條,放在了辦公桌上。爾後,他站起就走了。
吳經理遲疑了片刻,伸手把那張“條子”拿起來看了看,隻見那字寫得歪歪斜斜、枝裏八叉的,根本就像是一場玩笑。於是,吳經理笑著搖了搖頭,順手把那張“條子”團成蛋,扔到一邊去了。
三天後,當吳經理又指著那個團成蛋的“條子”給人當笑話講的時候,一輛嶄新的“桑塔那”轎車已開到了公司的門口!
後來,“呼家麵”就成了第一個打入北京市場的外省麵粉。
那位坐上了桑塔納轎車的吳經理,曾不止一次地對人說:“老呼隻要寫個字,那就是手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