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記憶(2 / 3)

11.關於遺忘的原因主要有四種解釋。第一種是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致最後消退的結果。第二種是幹擾說,認為遺忘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的幹擾所致,這種幹擾主要表現為前攝抑製和後攝抑製。第三種是動機性遺忘說,認為遺忘是由於情緒和動機的壓抑使一些內容不能上升到意識水平所引起的。第四種是線索缺失性遺忘說,認為遺忘是因為缺乏提取線索,是長時記憶中的內容產生遺忘的主要原因。以上幾種解釋都有其合理因素,正是其中一種或多種因素的作用導致了遺忘。

12.針對影響保持和遺忘的因素,提高保持效果的條件和方法是組織有效的複習(及時複習、分散複習、閱讀與重現交替)、排除幹擾,避免消極情緒和雙重編碼等。

13.再現是記憶過程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從記憶庫中提取信息的過程。它有兩種基本形式――再認與回憶。

再認有感知和思維兩種水平,與此對應表現為壓縮的和開展的兩種形式。再認是否迅速、正確和穩定,依賴於識記與保持的鞏固程度、時間間隔、思維活動的積極性、主觀期待、個性特征等多種因素。

回憶從目的性上可區分為有意回憶和無意回憶,從回憶過程是否有中介物參與可區分為直接回憶和間接回憶。追憶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回憶,兼具有意回憶和間接回憶的特點。在回憶過程中人所采取的策略,將直接影響回憶的進程和效果。聯想是回憶的基礎,可利用接近、相似、對比、因果等聯想規律識記和回憶;定勢和興趣影響回憶的方向和效果;雙重提取、尋找關鍵支點、暗示與回憶有關的內容是回憶的重要策略;與幹擾作鬥爭也是回憶成功的條件。

14.記憶的品質包括正確性、敏捷性、持久性、準備性。正確性是記憶最重要的品質,隻有記憶正確,其他品質才有意義。敏捷性主要指識記的快慢,持久性指保持的長短,準備性指需要時能否快速將所需信息提取出來的品質。

四、重點難點分析

1.內隱記憶與外顯記憶

內隱記憶:在沒有意識參與的情況下,過去經驗對當前活動的影響。

外顯記憶:個體需要有意識地或主動地收集某些相關經驗,用以完成當前麵臨的任務時所表現出的記憶。

外顯記憶受加工深度、間隔時間、記憶負荷量和幹擾等因素的影響,內隱記憶則不受上述因素的影響,它的信息提取過程具有無意識性,充分說明人記憶中的某些信息會通過無意識重現的渠道給人以巨大的影響。如閾下廣告效應,人際交往中印象的形成等都具有內隱記憶內容的影響。

內隱記憶的形成規律及利用是當今記憶研究的熱點之一。

2.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及其關係

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在編碼、貯存和容量三方麵有明顯不同,但它們之間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

信息首先進入瞬時記憶。此階段是直接反映刺激物的物理屬性的感覺編碼,感覺編碼是將刺激的能量轉化為神經係統能夠接受的神經衝動,在大腦皮層產生相應的映像,所以信息A在頭腦中隻是一些在一定位置上相互交叉的線“A”。瞬時記憶的信息容量較大,但如果沒有注意就不能進入意識範圍,經1秒左右就消失了,瞬時記憶中的信息如果受到注意便進入短時記憶。

短時記憶主要是聽覺編碼,即把視覺形象轉化為聲音形象,信息在這裏已不是直觀的空間筆畫結構“A”,而是可以呼出其聲的“ei”。短時記憶中信息容量較小,如無複述,1分鍾以後就會遺忘,如經複述,短時記憶中的信息便進入長時記憶。複述可分為機械複述和意義複述兩種,意義複述使記憶內容更有可能進入長時記憶並利於提取。短時記憶是唯一處於意識狀態的記憶,它不光是瞬時記憶的信息經注意、複述加工進入長時記憶的通道,也是加工當前輸入信息和長時記憶信息的場所,因此又稱為工作記憶。

長時記憶主要是語義編碼,即將短時記憶中以聲音或圖像形式存在的信息轉化為概念的或有意義的形式。所以A此時可能成為A字母、A等級及其他。信息進入長時記憶後就退出意識範圍,所以我們並不是時刻記得或意識到我們記憶的全部內容。當活動需要長時記憶中的某種信息再現時,實際上是從長時記憶提取到短時記憶,人們才能重新意識到它們。長時記憶中的信息也會遺忘,表現為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錯誤。

3.記憶的機能定位說、機能整體說和功能模塊說

是關於記憶信息在大腦中儲存部位的三種假說。

機能定位說:記憶是大腦中某些特定部位的固有功能。

機能整體說:記憶是整個腦皮層活動的結果,並不和皮層上某個特定部位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