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情緒和情感(2 / 3)

15.情緒理論多是從情緒情感發生的生理機製和心理機製角度試圖揭示情緒情感的實質的。

四、重點難點分析

1.情緒情感的作用

很長一段時間,東西方文化都把人作為理智的實體來看,而把情緒看作是人類未脫盡的動物性的表現,是一種生物本能的、大腦皮層功能失控時的無組織狀態,因而持情緒無用有害的偏見。在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情緒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具有信號、適應、動機、組織等多種作用。

信號作用:情緒情感涉及人的需求滿足與否,因此一定會驚動有機體,產生不由自主的生理變化,並且常常伴隨有不自覺的表情流露。所以,表情動作常常是人內在需要滿足狀況的比較可靠的指標,也是傳達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有效工具。觀察他人的表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他(她)的內心,主動作出某種表情動作可以加強對他人的影響力。

適應作用:情緒的表情動作最初具有的就是適應功能。在今天,保持良好心境,提高應激能力,也是適應當今複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保持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能力。

動機作用:情緒情感所引發的機體適度的興奮狀態可使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推動人有效地完成任務;高級的社會性情感更是人審美、求知、向善的持久動力。

組織作用:主要體現在情緒情感對知覺選擇、信息調控、工作記憶、思維活動和行為表現中的組織作用。

2.人類情緒的類別

我國心理學家林傳鼎先生早在1944年,通過查閱《說文》,找出354個描述人情緒表現的詞,按其含義將人類情緒分成18類:安靜,喜悅,恨怒,哀憐,悲痛,憂愁,忿急,煩悶,恐懼,驚駭,恭敬,憮愛,憎惡,貪欲,嫉妒,傲慢,慚愧,恥辱。

普拉奇克1962年提出情緒是多維的,它包括強度、相似性、兩極性三個維度。人類的基本情緒有狂喜、警惕、悲痛、驚奇、憎恨、狂怒、恐懼和接受。把八種基本情緒納入三個維度,便表現出豐富多彩並具有不同關係的情緒樣式,並采用倒置的錐體圖作了直觀描述。

伊紮德1972年通過因素分析,列出了包括9種情緒的“情緒分列表”:興奮、喜悅、驚駭、悲痛、憎惡、憤怒、羞恥、恐懼和傲慢。

3.與需要滿足方麵有關的情緒情感分類

根據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心理學家一般將情緒和情感分為與接近事物有關的情緒和情感、與自我評價有關的情緒和情感、與他人有關的情緒情感等幾大類。

與接近事物有關的情緒情感:驚奇和興趣,厭惡。麵對陌生、奇特且對自己沒有威脅的事物時,個體可能先產生驚奇,進而會產生探究的興趣。驚奇和興趣是人求知的心理動因,使人趨近事物。厭惡是與惡心、嘔吐等身體不適相關聯的否定性情緒體驗,使人遠離有關事物。

與自我評價有關的情緒情感:害羞、驕傲和自罪。害羞是個體與周圍人相處的過程中,對自己做不太肯定評價時的情緒體驗,常伴隨特定的表情動作。驕傲是個體了解到自己達到理想的自我要求時產生的滿足感,是一種自我肯定的情緒體驗。自罪是個體了解到自己達不到理想自我的要求時所產生的自我否定的情緒體驗。

與他人有關的情緒情感:愛和恨。愛是對他人肯定的情感,與喜歡相聯係,是一種受他人吸引、有接近欲望的情感。在愛的作用下,個人常體驗到一種獻身感,促使人為所愛的人、工作、社會而獻身。恨是對他人否定的情感,與憤怒相聯係,它導致個體報複、摧毀所恨的對象。

4.激情狀態下的“意識狹窄”現象

激情都是由對人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引起,這種事件可能使皮層認知被某種強烈的需要所局限,隻去考慮與滿足需要相關的事物而對其他事物認識模糊,使得皮層意識狹窄,對皮下中樞失控;皮下中樞的高度活躍狀態又加強了這種意識狹窄現象,使皮層認識更不清楚,甚至對於行為的不良後果也想不到了,常常導致說話沒有分寸,動作胡鬧亂來,事後追悔莫及。這種大腦認識狹隘、失去理智的現象稱“意識狹窄”現象。

5.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與認知

這些高級情感一般與人的社會觀念、理性認識相聯係,因而具有深刻性和穩定性,但高級情感不等於相應的認識,而是在認識基礎上產生的情感體驗。

如道德感不等於道德認識,而是主體認識了某種道德規範的含義及執行它的意義,並把它作為行為準則,用它來評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時產生的情感體驗,是由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情感體驗。如對英雄的崇敬,對不良行為的憎惡等。理智感也不等於理智,理智指人合理的認識活動,理智感指人在認識活動中產生的情感,如對真理的熱愛和追求,對偏見謬誤的鄙視和痛恨,學有所得的愉快感、滿足感,不能把握新知識、新事物時的不安、焦慮等。

6.情緒理論

(1)早期的情緒理論。

早期有代表性的情緒理論主要有詹姆斯―蘭格理論和坎農―巴德理論,他們都試圖揭示情緒的生理機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