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能力(2 / 3)

10.遺傳為人的能力發展提供了生物前提,並且為不同人提供了不同的生物前提;環境、教育、實踐機會是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外部條件;知識技能積累、主觀努力、意誌、人格等個人因素是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內部條件。

四、重點難點分析

1.流體能力與晶體能力

由卡特爾1963年提出。

流體能力是與記憶貯存內容無多大聯係的能力,如對關係的認知、類比、演繹推理、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流體智力在人麵臨某種全新的情境時表現尤為明顯。流體能力比晶體能力更多地得之於遺傳。

晶體能力指通過文化經驗而獲得的能力,如詞彙量、數學技能、機械能力等。晶體能力決定於後天的學習,與社會文化有密切關係。

流體能力與晶體能力在發展趨勢方麵有不同。流體能力在早年發展較快,在14歲左右達到頂峰,40歲以前開始下降;晶體能力達到它的最高點的時間比流體智力晚,下降也晚,有些人到老年還能保持在較高水平。

2.能力結構理論

能力結構理論的發展沿革表現了人對能力構成和作用認識的進步。

最早的桑代克的獨立因素說認為人的能力是由許多獨立成分和因素構成的,這些因素彼此沒有關係,其發展也是各自孤立的發展。

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說(1927)提出了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概念,認為人們完成任何一種活動都需要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結合。但他提出的一般因素含義籠統,特殊因素多到無數,對於智力測驗隻提供了思路但不夠明確,並且未看到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相互轉化關係。

瑟斯頓的群因素說認為人的能力可分析出七種互相獨立的基本能力因素:計算、詞語流暢、詞語理解、記憶、推理、空間知覺、知覺速度。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搭配,便構成每個人獨特的能力。將能力分解為具體可數的幾種基本因素,為智力測驗的編製提供了方便,但七種基本能力因素間仍然存在著相關而不是完全獨立的,說明仍然有一般因素的存在。

三維結構模型分別有艾森克(1953)和吉爾福特(1961)提出的兩種,其中以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模型最為典型。這個模型提出人的智力構成因素應當從智力活動的內容、操作、結果三個維度去考察,內容維度有視覺材料、聽覺材料、符號、語義、行為五個變項,操作維度有認知、記憶、發散思維、聚合思維、評價五個變項,產物維度有單元、類別、關係、係統、轉換、蘊含六個變項,其中每一維的任一項目同另兩維的任意兩項都可組成一種智力,因而總共有5×5×6=150種智力。據報道目前已找到近百種。吉爾福特的三維結構模型同時考慮智力過程的內容、操作和產物,展示了人的能力多方麵、多層次、多水平、多測度的特性,有助於深入理解智力的實質,改善智力測驗。

能力的層次結構理論包括阜南的能力層次結構模型(1960)和卡洛爾的層次結構模型(1986)。兩人理論的共同特點是認為能力是由幾個層級的能力因素構成的。最高層次由能力的普遍因素(智力)構成;中層阜南認為由言語和教育因素、機械和操作因素兩大方麵構成,卡洛爾認為由瑟斯頓的7種基本能力構成;基層則是各種更為具體的特殊能力。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論以斯騰伯格的理論(1985,1988)為代表。斯騰伯格認為智力是使個體產生適應環境行為的心理能力,包括三個部分:成分性智力,經驗智力,情境智力。①成分性智力。是最能體現他的信息加工思想的部分,他把這種智力看作是一個過程,它由不同的階段組成,並且是由某些更高的決策過程組織起來的。他提出有三種成分對信息加工是至關重要的:a。元成分:它對執行過程進行計劃和監控,並對結果進行評價;b。操作成分:它接受元成分的指令,進行各種認知操作,如信息的輸入、編碼、儲存及提取等,並提供信息反饋;c。知識獲得成分:它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學會如何解決新問題。信息加工活動的成敗和效率取決於這三種成分的水平和協同工作的情況。②經驗智力。指人們處理新異或常規問題的能力。a。在不確定情況下,能擺脫經驗桎梏做出新穎而有效反應的人是聰明人;b。在解決常規問題時,能利用原有經驗做出快速反應的人也是聰明人。③情境智力。包括三方麵:a。對新環境和不同環境的適應能力;b。選擇更適當環境的能力;c。改造現實環境的能力。根據斯騰伯格理論編製能力測驗,不僅能測出人們解決了哪些問題,而且能測出人們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因而對深入理解能力的實質和促進能力訓練及培養都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