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得太高,隻會貶低自己(1 / 1)

最近跟朋友聊天,頻繁地被一句台詞刷屏:“何日君,我討厭自己,我沒出息。”潛台詞是這樣的:“我掙得很少,情商也低,做什麼事都不順利,沒什麼主見。總之,我不喜歡我自己,我沒出息。”

“沒出息,沒出息”,拜托,不要再跟我搶台詞了,好嗎?曾看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說出你一個缺點,我給你100塊》,當時我就想,這要是真的話,我輕輕鬆鬆就賺錢過萬了吧?現在,滿世界都是焦慮的人,生活壓力本來就大,還有王小波、張愛玲兩位前輩勇補刀。

王小波得出的偉大論斷“人的一切憤怒源於自己的無能”,這簡直無法反駁。緊接著,張愛玲補充說明:“你年輕麼?不要緊,很快就老了。”

今晚睡前30歲,明早起來照鏡子,已經像50歲了,你叫我怎能不焦慮?

你恨自己沒出息,我也恨自己是“小透明”。

可是,關於“有出息”,你知道多少?到底什麼才叫有出息?

跟清華的比學曆,跟親爹在北上廣買了5套房的比財產,跟長得好看的比容貌,跟從小學芭蕾的比形體——這樣你還能有出息,那也是活見鬼了!

“出息”能定量嗎?能精確地劃出成分嗎?全世界處於不同起跑線的人的“出息”,說的是一回事嗎?你認為的“有出息”,跟你媽媽認為的“有出息”完全是一回事嗎?

“出息”在我們生活中占的真實比重究竟有多少?回想上一次你愛過的男人,是因為愛他“有出息”,還是其他的?我記得我上一次愛過的男孩,不帥,也就普通工薪族,我問他,黃耀明帥不帥?他說:“黃耀明是誰,我隻認識黃曉明。”最浪漫的時候,他把我掛在他脖子上在房子裏呆呆地走來走去。

這個人完全達不到“出息”的標準,然而在我們的愛情裏,那並沒有什麼。

我常常叫小區收廢品的阿姨到我住的房子裏來拿我不要了的書本、雜誌、衣服、鞋子和風扇、熱水器。

那是個40多歲的幹瘦婦人,收廢品、賣廢品,還幹一份洗公共廁所的活兒,跟丈夫擠在一間狹窄的民房裏,一年360天流浪在異鄉,辛苦掙的一點錢都往老家寄。兩個兒子在老家,其中一個兒子患有智力障礙。

雖然生活嚴苛,阿姨卻是個正能量的人,每次在路口遇到我,都笑眯眯跟我打招呼,但她不是靠“有出息”才贏得我的尊敬。

“有出息”這個詞能精確嗎?在這個圈子,你有出息;在另外的圈子裏,你還是有出息的那一個嗎?

我的老板在公司的人眼裏,當然特別牛:一個人管理三家公司,其中一家還是擁有上千員工的大企業。可是,當她說起她跟馮侖聊天的時候,瞬間變成了馮侖的小粉絲。

一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在××大學宣傳她的黃梅戲,由於是戲曲進校園活動,所以發售的是惠民票,一張票20塊錢。她本人坐在那兒簽售,旁邊的大學生說:“這個可以買耶,反正隻要20塊,到時候不想去也無所謂。”

她臉上一陣白一陣紅的,最後還用懇求的語氣說:“你們買了票,一定要來看哦。”

對看黃梅戲的人來說,她牛不牛,出息不出息,百度一下,會令你大跌眼鏡。但是對不看黃梅戲的人來說,她的戲也就是有空時去看看、值二十塊的戲而已,毫無價值可言。

聽朋友笑談清華的鄙視鏈:出國的看不起留在校內考研的,留在校內考研的看不起外校轉進清華考研的。人生若是條鄙視鏈,你再有出息,也難免在某個鏈條上還是最末端。

王小波沒有說錯,張愛玲也是對的,人生於世,難免煩惱,為房、為車、為錢、為情、為理想,為一切的一切,然而,林夕也寫過以下漂亮的句子——

“你仰望得太高,貶低的隻有自己。”

認真過好永遠不會重來的今天,還是少想“出息不出息”這回事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