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英魂已逝南聯盟!中華奮威不可侮(8)(2 / 3)

晚飯後我們步行來到大樓前。遭劫後的大廳裏,殘缺不全的水泥柱全都裸露出來,樓周圍幾十米的地方全是碎石、扭曲的鋼筋、鋼窗和碎玻璃。大樓的上半部已被燒得漆黑。從中間幾層已被炸碎了玻璃的窗戶裏伸出了幾麵南斯拉夫國旗,在雨後的微風中緩緩飄動著。

22日淩晨4點,隨著一陣滾雷般的爆炸聲劃破夜空,貝爾格萊德的上空爆發了一場空前猛烈的反擊戰,串串防空炮彈從四麵八方向北約的機群怒射。但猛烈的炮火未能擋住北約的轟炸,三枚激光製導炸彈還是摧毀了米洛舍維奇總統的官邸。

當天同總統官邸一起挨炸的還有諾維薩德市橫跨多瑙河上的最後一座大橋。橋被炸毀之前剛剛駛過一列從貝爾格萊德經布達佩斯開往歐洲的客車。幾天前我去諾維薩德市采訪被炸的省政府大樓時,還乘車經過這座大橋。

斷橋上遊百餘米處還有兩座黑色的橋墩,那是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時轟炸留下的罪證。河對麵建於17世紀的古城堡,是為抵禦奧匈帝國的侵略而修的第一道防線,如今仍靜靜地臥在那裏。河麵上,一條大型擺渡船滿載著乘客,正慢慢從北岸駛向南岸。

23日北約對南聯盟的空襲進入第31天。淩晨2點多,我們正在收看塞爾維亞電視台的整點新聞,意料之中的爆炸聲又傳了過來。隻是這次的聲音之大,超過了一個月以來的任何一次,整座樓都被震動了。隨著電視屏幕瞬間出現的空白,大家立刻意識到是國家電視台遭到了空襲,因為兩天以前北約已宣布它是軍事目標。那天空襲警報響起後,數十名外國記者還同南聯盟政府部長馬蒂奇一起前往塞爾維亞電視台進行了現場采訪。

就在北約的飛機向電視台發射導彈時,大樓內100多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工作。當時就造成了2人死亡和17人受傷,第二天死亡人數已增至10人。這還不算埋在廢墟裏不知死活的人數。當天下午,德國幾家新聞媒體的駐南記者發起行動,上百名外國記者包括參加轟炸南聯盟的一些北約國家的記者,聚集在“哈亞特”飯店舉行抗議集會並向死難的同行的家屬募捐。德國一家電視台的記者用顫抖的聲音說:“幾天以前塞爾維亞電視台的一位朋友還詢問我的工作地點是否安全,我告訴他我是安全的,可現在他卻不在了。”今天,共和國廣場上的反戰音樂會沒有音樂和歌聲,人們用鮮花、蠟燭和沉默向死於北約轟炸的人們誌哀。

據公布的最新材料,自3月24日空襲以來,北約的700架作戰飛機共出動了7000多架次,投下了6000多噸炸藥,還發射了2000多枚巡航導彈……而小小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隻有區區10萬平方公裏和1000多萬人口!

南斯拉夫沒有屈服。盡管誰也說不出結果會是什麼樣,人們仍在孤軍奮戰和抗爭著。可是我的感覺是,近幾天的轟炸給塞爾維亞人的打擊更為沉重,與其說體現在物質或軍事方麵,不如說體現在心理和精神方麵。不久前《目擊者》報披露了一則令人心碎的新聞:一位母親忍受不了這種長時間的緊張和驚恐而精神崩潰,她殺死了三個年幼的孩子,最後自殺。這則新聞讓我想起了一位哲人說過的話:如果有比死更難做的事情,我寧願選擇死!

短評:北約“意外失誤”幾時休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5月1日電(記者邵雲環)5月1日中午,北約在對南聯盟科索沃發起的又一輪空襲中,用導彈擊中了一輛正行駛在盧紮奈小鎮一座橋梁上的公共汽車,汽車被攔腰炸斷後一半栽入河水中,造成至少23名乘客當場死亡的悲慘後果。

此前,在4月29日晚至30日淩晨北約對南聯盟發起的空襲中,首都貝爾格萊德遭到了自3月24日北約發動空中打擊以來最大的一次轟炸。當天夜裏,北約飛機的轟鳴聲、炸彈的爆炸聲和南聯盟防空軍的炮火聲徹夜未斷。空襲中,南聯盟軍隊總參謀部大樓、國防部大樓和外交部大樓分別遭到了嚴重破壞。同時,這些大樓附近的居民也未能逃脫厄運。在轟炸現場,一位死裏逃生的中年男子一邊驚魂未定地從被炸壞的窗子裏鑽出來,一邊帶著憤怒的哭聲說:“他們還能說什麼!還不又是‘一次意外失誤’!”

轟炸軍事設施“誤中”民用目標,在北約對南聯盟發起的空襲中,這不知已是第幾次“失誤”了。4月5日,小城阿萊克西納茨30多名平民被炸,北約發言人將這一事件的原因稱之為“一顆炸彈偏離了目標”,同時又詭辯說炸毀的隻是一個“小居民住宅區”。4月12日,北約飛機將一列正行駛在貝爾格萊德以南270公裏處的國際列車炸毀,造成幾十人傷亡的嚴重後果,北約仍稱之為“一次意外的失誤”。4月14日,北約飛機向行駛在科索沃賈科維察地區返回家園途中的阿族難民車隊投下了罪惡的炸彈,75人慘遭殺害。一天之後,北約發言人解釋說:“劇烈的空中打擊造成無辜平民的傷亡和民用設施的毀壞是不可避免的失誤。”

針對5月1日發生在盧紮奈鎮的公共汽車被炸事件,北約方麵的解釋是,此次事件目前尚未得到完全證實。或許,北約還會宣稱這一事件又是一次“不可避免的失誤”。

北約對南聯盟的空襲已經延續了39天,北約的這種“失誤”變得越來越多,南聯盟平民的傷亡人數和物質損失也在日漸增加。北約發言人曾經說過:“北約飛行員在打擊目標時都是很規範的。”人們不禁要問:在北約空襲仍在繼續的情況下,北約還會出現多少“失誤”呢?在南聯盟又將會有多少無辜的平民百姓因這些“不可避免的失誤”而死於非命呢?

記者手記:沒有燈光的漫漫長夜

新華社記者/邵雲環5月2日晚,北約用石墨炸彈襲擊了塞爾維亞的高壓電網,造成整個供電係統癱瘓。塞爾維亞大部分地區突然斷電。“白色的城市”(貝爾格萊德)自空襲以來第一次度過了沒有燈光的黑夜。

這一天正是月圓之時。站在樓頂舉目望去,一輪明月正從不遠處被炸成空架的商業辦公樓後麵冉冉升起。這一晚貝爾格萊德市區沒有聽到爆炸聲。望著沐浴在淡淡月光之下的漆黑的城市輪廓,我心中不由陡增一種恐怖感:三個被俘的美國兵剛剛離境,北約就下此毒手,它給人們發出的是一種什麼信號?

最近以來,北約飛機空襲中的“失誤”越來越多了。4月27日,四架北約飛機在隻有1.3萬人口的蘇爾杜裏察上空盤旋數分鍾後投下了大約20枚炸彈,其中6枚落在了居民家。據前往采訪的記者們描述,小鎮裏數百座民房化作了廢墟,20多人死無完屍。血肉浸進泥土,情景慘不忍睹。

5月1日中午,一顆北約導彈擊中了科索沃盧紮內市一座橋梁上正在行駛的公共汽車。汽車車體被攔腰截斷,其中一半栽入河水中,造成了47人死亡、10多人受傷的悲慘後果。

5月3日,北約飛機用集束炸彈襲擊了一輛從賈科維察開往波德戈裏察的公共汽車,不僅造成乘客而且造成前來救援的警察的傷亡,目前已發現了17具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