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決定宮內設置女官,一時卻難以物色到合適的人。而督率女官的女官長之人選,更難選拔。這女官長,既要稍有學識資格,又須熟識官場事上接下之手段,其工作既不同教師管理學生,也異於姬妾之媚其夫主。況且,出身高貴一些的名門淑女,又有誰肯孑身入宮值宿?若是貧賤之家女子或娼優之身,則又不合體統。所以,袁世凱在居仁堂愁眉了好幾天。忽一日,袁世凱見到了一份“女子請願團”的上書,上麵首列名者為安靜生安女士。袁世凱問及此女,得知安靜生出身於富貴之家,更優學業。且於交際上頗具閱曆資格。袁世凱立即批答,許其入宮覲見。
安靜生來到居仁堂謁見袁世凱。她盡量抑止住那顆狂跳不已的心,三跪九拜,無不合禮節。
袁世凱一見她長得皮白肉嫩,眼睛裏汪著兩泓秋波,心中便有了幾分好感,又裝腔作勢地問了幾個問題,安女士都對答如流,袁世凱說:“你先回去,等著消息吧。”
過了兩天,安女士走馬上任。上任第一天,袁世凱便立即命她招選女官,人數為120名。安靜生打了一個草稿,草擬出招選女官的章程,送給袁世凱皇帝過目,老袁大筆一揮,寫了“同意”兩個大字。這個章程共有八條:
一、家世清白,政治清白,擁護袁皇帝領導。
二、年齡在14歲到25歲之間。
三、品貌端莊,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疾病。
四、沒有出嫁,沒有對象的黃花大閨女。
五、或孀婦,但必須沒有生過小孩。
六、不吃煙、不喝酒、不賭博。
七、三年後才可以出宮。
八、三年期滿後,由女官長奏請皇上,對那些表現出色的,給予褒獎。
這八條章程公諸於眾後,安女士又自作主張,加了一條,凡來報名的,必須交報名費10元錢,不合格的話,此款一律不退,合格的話,還得再交100元錢的入宮費。這錢自然進入了安靜生的腰包。這個袁世凱自然不知,因他正在居仁堂籌劃皇位繼承人之事。
曆代帝王之製,即位後,先立皇後及太子,以為繼承有名。清代皇室確立皇位繼承人,是由皇帝書寫出繼承者名號,密封起來,藏於正大光明殿匾額之後,此法被稱為防弊之至的密法。袁世凱很是欣賞這一辦法,故於登極建號後,在定皇位繼承人製度時,反複考慮如何既承襲清室此法之長處,又要與之有所區別,有所“進步”。經過反複思考,袁世凱聲言,他要寫下三位皇位繼承者的姓名,緘封於一處,以待其時啟視。於是,袁與梁財神梁士詒、徐相國徐世昌密議於宮廷深處凡三天三夜。接著召皇侄袁乃寬,讓其命工匠精鑄銅質鍍金之方匱,高二尺五寸、長三尺五寸,厚五寸,外有扃鑰,四周可以啟閉,中附以純金質之秘櫝,代價約值10萬金。匱製成後,袁世凱又命袁乃寬督工造石室於中海之九曲亭後,室以天池白石為廊,上下不施棟宇,四周鹹以石灰漿等膠固,一麵置鐵門,下管鍵。石室造好後,袁世凱乃於宮中齋戒祀神及祖宗,親書名字三軸,如誥敕狀,置金匱中,親加扃鎖,然後送置石室,即閉鐵門鍵,外仍施灰漿膠固。雖近侍僚屬,絕不知所書者為何人,甚至家族嗣子亦未由一窺秘奧。袁世凱死後,石室被打開,總統繼承人為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三人。
再說袁世凱稱帝後,立即遭到了舉國上下的反對。一時間,把個袁世凱搞得焦頭爛額。萬般無奈,袁世凱求助於迷信,便不時請人為自己算命、看風水。有風水先生推斷袁家達官雖多,但都壽命不長,不超過58歲,原因是袁家祖墳的葬地不正,故而祿高命短。袁世凱對此深信不疑,當大權在握之後,便去州府請來風水先生吳佑文看陰陽宅。吳佑文選定河南彰德作為袁世凱生前的住宅和死後的葬地,於是袁不再回河南項城老家了。他大肆修建宮殿,改換門麵,將原大總統府改名為“新華宮”。但他還不放心,時刻惦念著風水先生的預言,一天,他對“太子”袁克定說:“你知道明朝何以享國300年?就是因為十三陵的風水好。不看看風水我總是不能放心。”
袁世凱讓袁克定禮聘山東著名堪輿家賈某,到北京為皇城看風水。
賈某風塵仆仆趕到北京,即手持羅盤在皇城內外詳細查勘了一番,爾後,異常嚴肅地對袁克定說:“千歲爺,這是曆朝宮殿,設計與結構氣足神完,可保皇帝江山萬代。”
他停頓了一下,又說:“可是美中有點不足,惟有新華宮門氣散而不聚,正位以後,難免會出現一些波折,這是一個缺陷,請千歲爺三思!”
袁克定忙問:“先生有無補救良方?”
“補救法嘛。”賈某不慌不忙地說:“依臣的愚見,最好在新華宮門左側修建一個廁所,以收聚其氣。”
“胡說八道!”袁世凱聽兒子彙報了看風水的經過,極為不滿,在富麗堂皇的皇宮門上建造廁所實在太不雅觀了。“他還說了些什麼?”
“他說如不收聚其氣,父皇正位後,難免要出現一些波折。”
“嗯?”
自袁世凱宣布稱帝以後,反對之聲四起,連北洋軍中的嫡係幹將馮國璋、段琪瑞都反對,而一向狼狽為奸的老友徐世昌也消沉在一邊,雲南蔡鍔、李烈鈞的護國軍已舉起了倒袁的旗幟,貴州、廣西、廣東、浙江等南方各省紛紛響應,相繼獨立,他正為此焦慮不安,賈某的預言,恰恰中了他的心病。為了皇圖永固,他也顧不得雅觀不雅觀了,終於接受了賈某的建議。
於是,賈某得到了一筆不小的獎賞,而在新華宮門上出現了一個廁所,堪稱世界皇宮之最。
廁所雖然修好了,可舉國反袁的聲浪愈加高漲。袁世凱終於隻做了83天的皇帝夢,便嗚呼哀哉了。
竊國大盜大殯懷仁堂
1916年6月6日,竊國大盜袁世凱在憂焚中自斃。第二天,袁世凱遺體入殮,他頭戴平天冠,身穿祭天大禮服,儼然如“大行皇帝”。北洋政府下半旗致哀,禁止民眾娛樂活動一天。
袁世凱大殮後在中南海停靈21天,到6月28日起靈運回老家彰德洹上村。當時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國務院對袁世凱的喪事,撥款10萬銀元(一說50萬元)作為治喪費,並通令文武機關下半旗27天,文武官吏及軍隊服喪(臂圍黑紗),停止宴會27天,停止民間音樂,演戲7天,等等,一如清朝皇帝辦喪事的規定。袁克定主辦喪事窮奢極欲,極端鋪張浪費。
在懷仁堂內外,掛滿了各方麵贈送的祭幛、挽聯和花圈,門前還搭了鮮花紮成的牌坊一座,新華門外搭了素彩的牌坊三座,各機關文武官吏每天輪流到靈前行禮。駐京軍隊按日分班到新華門外舉槍致哀,袁克定等家屬麻衣麻帽在懷仁堂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