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靳書科稍停片刻,把話題一轉說:“另外,還有一個特殊情況向諸位大哥講一下……”於是,他把上個月到北平參加擴軍會議時傅作義對他說的“戰與和是大事,用不著你們管,讓你們幹什麼就幹什麼,反正最後不會把你們犧牲掉”這句話告訴了諸位同鄉。大家聽後,都覺得傅作義的話裏帶話,大有文章,值得研究研究。
是不是傅總司令要同共產黨談和了?他是一個愛國將領,長城抗戰時,為了保衛古都北平,曾在懷柔戰役中不惜拚掉老本,頑強抗擊侵略軍,使日寇未能進入北平城。今天同共軍作戰,他絕不會讓文化古都毀於戰火,絕不會讓老百姓的生命財產遭受慘重損失,這樣就很可能采用和談方式解決問題。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猜測著傅作義的可能舉動。最後,他們商定5個人相依為命,隨時聯係,采取一致行動。如果傅作義在北平同共產黨和談,就一起跟著起義;如果讓堅守張家口,就不惜戰死,戰鬥到底;如果共軍先打北平,傅作義丟下部隊飛走了,就一起聯名舉行起義,跟著共產黨走。
會散了,天也快亮了。可是,還有一段黑暗的裏程。黎明前黑暗更壓抑,寒氣更逼人。
他們悄悄地來的,又悄悄地消失在黑夜中……
中南海密令突圍,大鏡門外陷天網
新保安的炮聲,震動著北平,震動著中南海。
在北平中南海居仁堂裏,傅作義背著手還在屋裏急促地踱步,沒完沒了地轉圈。這是他的習慣動作,一有心事準會如此。
35軍被殲,郭景雲自戕身亡!
傅作義停住了腳步,一動不動。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家底,自己的“王牌”主力軍就這樣毀於一旦?他不信!
他的疑惑是多餘的,35軍確確實實從地球上消失了。他無法麵對這一現實,捶胸頓足,哀嚎流淚,痛惜萬分。
突然,他想到了張家口,想到了105軍,想到了孫蘭峰。共軍敲掉了35軍,收拾了郭景雲,下一個目標還不緊接著向張家口的孫蘭峰開刀?104軍在懷來被殲,35軍在新保安全部報銷,如果105軍再有些什麼閃失,那可就完了。他真擔心會發生這樣的事,害怕得要命。
12月22日下午5時,也就是35軍完蛋的當天,傅作義給孫蘭峰和袁慶榮發了一封密電:35軍在新保安被殲,張家口已無守備意義,希即研究相機突圍,向綏遠撤退。部隊行動由袁慶榮負責指揮。
事不宜遲,孫蘭峰、袁慶榮立即召集11兵團參謀長賈璜、副司令朱矩林和105軍參謀長成於念、副軍長楊維垣進行緊急磋商,決定23日拂曉突圍,向商都縣轉進。
成於念覺得事關重大,建議說:“成敗在此一舉,應召集各師、旅長、城防司令及民政廳長等共同研究突圍計劃。”
袁慶榮搖搖頭,說:“如果召集這些人開會商議,恐怕會泄露機密,引起騷動,影響部隊行動。”
孫蘭峰說:“袁軍長言之有理,行動要絕對保密。”
最後,他們決定:由楊維垣、成於念負責製定突圍計劃;除密電察北、綏東總指揮鄂友三之外,其餘各師、旅長由袁軍長分別麵授機宜。
袁慶榮和楊維垣、成於念在地圖、沙盤上進行了具體研究,決定分路突圍,步兵向北,騎兵向南,然後兩路人馬向綏遠移動。為了嚴格保密,袁慶榮讓成於念單獨起草突圍的具體事項。部署如下:
1.電令鄂友三部於23日10時進占狼窩溝和神威台,接應張家口突圍部隊。
2.令259師為前衛,於當日夜出大鏡門,向陶賴廟方向攻擊前進,為全軍打開通道,然後改為後衛向商都轉進。
3.令騎兵5旅、11旅由5旅旅長衛景林統一指揮,從七裏茶房向老鴉莊、沈家莊、楊家屯方向突圍,然後向察北、商都一帶轉進。
4.令251師為後衛,掩護全軍撤退後,在本軍後跟進,向商都轉進。
5.其餘為本部,按210師、兵團司令部、軍司令部、258師、保安司令部及所屬各團之順序,沿259師行進路線向商都轉進。
22日晚9時,袁慶榮密令259師師長郭躋堂率部出大鏡門,先作試探性攻擊,如果進展順利,就向陶賴廟方向突圍,打開一條通道;如果行動受挫,打不出去,就退回城內。
259師立即行動,進展順利。
袁慶榮稍稍鬆口氣。他讓參謀通知各師、旅長馬上到兵團司令部開會,商議重大情況。深更半夜的,有什麼要緊的事,明天再議就不行!難道共軍攻城了?不像,城外的槍炮聲跟往日一樣。指揮官們有的剛躺下,有的早已進入夢境,有的正在查哨,接到開會通知後便很不情願地來到了位於東山坡的兵團司令部會議室。
一進會議室,師、旅長們就覺得氣氛有些不對勁。屋裏的幾個人都緊閉著嘴巴,隻見袁軍長一臉嚴肅樣,他背著手在屋裏踱來踱去,好像在考慮什麼重大問題,也好像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
開會人員到齊後,袁慶榮停住腳步,掃視了一下會場,以淒涼的口氣說:“35軍在新保安被共軍全殲,郭軍長殉職了。”
這麼快,“王牌軍”完了?與會者大為吃驚,心縮成了一團,苦愁凝在雙眉。他們已預感到厄運即將降臨在自己的頭上,誰也不說話。
一種揭不透的沉悶氣氛充塞在屋裏。
袁慶榮打破了沉默,對大家嚴肅地說:“共軍即將進攻張家口。傅總司令來電讓我們駐張部隊,立即準備,相機突圍,向綏遠撤退。”
接著,他向各師、騎兵旅下達了口頭命令,並說前衛部隊259師已在搜索前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