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捷派駐楊村的部隊是新編333師2個團,師長為宋海潮。為了守住這個交通樞紐,宋海潮嚴密布防,督令各部搶築防禦工事,重點在火車站附近地區。
許是擔心楊村守不住,而天津近郊防務空虛,陳長捷於12月19日中午電令宋海潮移師天津西郊韓柳墅。可是,這份電報直到下午3時才送到宋海潮的手中,原因是譯電員吃過午飯外出了。宋海潮又氣又急,立即命令各團迅速準備。當夜撤離楊村。
就在宋海潮率師部及一個團乘火車正要離開車站時,解放軍22師某營趕到了。刹那間,槍聲大作,喊殺聲震天,列車遭到圍攻,官兵亂作一團。
宋海潮鑽進車箱,組織官兵搶占有利地形,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反撲。
雙方在火車站展開激戰,槍管紅了,刺刀彎了。誰也難以在短時間裏吃掉對方,出現了僵局。
天剛蒙蒙亮,解放軍主力部隊從四麵八方衝向車站,很快將宋海潮部的陣地分割成數塊,逐一攻取。
宋海潮見大勢已去,結局不是戰死就是當俘虜,遂想出一個逃命的辦法。他換上一身士兵服,躲在一個凹地處,看到解放軍距他還有50米左右時,跳出土棱,向前跑了幾步便撲倒在地,伸直四肢,一動不動,假裝中彈身亡。解放軍從他身旁越過,繼續向縱深攻去。宋海潮得以僥幸逃脫,但他的師部及1個團兵力被殲。
解放軍22師攻占楊村後,又於20日晨向天津近郊攻擊,相繼攻占了漢溝、北倉、南倉、天齊廟等據點。
東北8縱隊的另一路部隊24師,從武清出發,於12月21日清晨攻占白灘寺大橋。接著,某團進抵津西重鎮楊柳青,擊潰國民黨軍護路旅的1個團,俘虜500多人;當日中午,又進攻韓家墅,激戰3個小時,殲滅國民黨守軍1300多人。當夜,24師主力由津南直插津東南交通要道白塘口,沿途橫掃獨流、靜海等據點,俘國民黨靜海縣縣長以下2000多人。22日拂曉,解放軍進占白塘口、雙港一線,堵死了陳長捷部撤向大沽口的退路。
東北8縱隊的第3路部隊23師,進占小澱一帶後向宜興埠攻擊前進。
宜興埠位於天津東北城防外的2.5公裏處,駐有國民黨62軍151師的1個加強團。這之前,他們對這個據點一直是死守不放。但北倉等地失守後,軍長林偉儔感到這個據點過於突出,易受解放軍摧毀破壞,決定將防守部隊撤回城內,作為軍的預備隊。由於擔心那裏的工事為解放軍所利用,作為進攻北站的前進陣地,他命令防守部隊撤出時加以破壞。哪知駐守團長撤退時竟然縱火焚村,大火吞沒了村莊、田野、樹叢……上千戶人家遭受損失,引起極大民憤。
12月20日晚,解放軍23師進占宜興埠,看到大火後的慘景,聽到村民們的哭訴,無不義憤填膺,發誓要向國民黨軍討還血債。
12月22日24時,東北8縱隊主力開往津東軍糧城,控製陳長捷部退向塘沽的必經之地。23師進至張貴莊、崔家碼頭、東西排地等地區,沿津塘公路兩側構築堅固陣地,並作縱深配置;22師主力移至李明莊、南北程林等地區,確保23師右翼的安全;24師主力仍在白塘口、雙港一線,確保23師左翼的安全;熱河獨立4師位於貫兒莊、赤堿灘。
12月27日晚,東北8縱隊除23師原地不動外,22師北上楊村,24師西進楊柳青,準備殲滅北平國民黨軍向東突圍的部隊。
整整10天時間,東北8縱隊在天津城郊連續轉換作戰任務,忽兒奔襲津北,忽兒進擊津西,忽兒開赴津東,忽兒揮師津南,為分割平、津、塘和包圍天津國民黨軍立了頭功。
至12月底,參加攻打天津的5個縱隊先後到達指定位置。
在津西重鎮楊柳青以東桑園的一間普通民房裏,劉亞樓正在主持一個重要會議,部署天津戰役。
他開門見山地說:“平津戰役的第2階段已經開始。華北部隊已經解放了新保安、張家口,卡住了傅作義集團西竄歸綏之路。我東北野戰軍先後解放了南口、豐台、唐山、軍糧城,包圍了北平,並切斷了平津聯係。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天津的包圍。隻要拿下天津,傅作義則陷入欲逃無路、欲戰無力,欲守也隻能是絕境。天津之戰在整個平津大戰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我們肩負的任務是十分光榮和艱巨的。”
接著,劉亞樓詳細介紹了天津的地形和國民黨守軍兵力部署、工事配置等情況。他說:“天津守敵共有10個師、13萬人,除67師、151師外,有5個師均被我軍殲滅過,有3個師是由保安團隊改編的,戰鬥力不強,而且城防線長達90裏,兵力不足,捉襟見肘。但是,天津地勢低窪、河流縱橫,加上敵人縱深防禦堡壘化,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最後,劉亞樓信心十足地說:“我們以22個師、34萬兵力的絕對優勢實施強攻,是不難攻克的。我軍攻打天津的作戰方針是: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先分割後圍殲。”
各縱隊接受了任務後,立即調整部署,兵臨城下,熟悉地形,了解敵情,加緊準備。
解放軍從四麵八方向城池步步逼近,陳長捷當然不會不預感到大難即將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其實,他早在20多天前就有了危機感,隻不過此時這種感覺變得更加強烈了。腳下的每一寸土地仿佛都在撕裂,眼前漆黑一片,自己馬上就要被黑暗所吞沒。
陳長捷下令進一步加強城防工事,增築碉堡群,特別是城外據點要頑強固守,堅決擋住共軍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