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 / 3)

普克:“我慢慢明白你的意思了。所以有人會沉浸於虐待他人,有人醉心於被別人虐待,有人則會在自虐中不能自拔,他們想用某種方式來提示自己,哪一部分自己是真實的,隻是他們所用的方式在一般人眼裏比較怪異。”

林紅:“完全正確,在適應了社會規範的人眼裏,上麵這些行為都是不可理喻的,讓人無法理解。其實,這些隻是幾種表現較為極端的特例,還有無數看上去非常普通,普通得簡直每個人都覺得純屬正常的行為,本質上與這些特例並無差異。”

普克:“就像有人酗酒,有人嗜煙,有人冒死開飛車,有人喜歡吵架,有人迷戀於自己的眼淚,有人耽於幻想與白日夢一樣。人們用這些行為來反應比較真實的那部分自己,隻是這些真實的成份經過多年的訓練,已經被社會規範占去了優勢,所以隻表現為偶然的,或是在一定範圍內能夠被社會接受的,而達不到與虛擬的自身勢均力敵的程度。”

林紅:“啊,我真是喜歡你的聰明。”

普克:“這樣說來,所謂心理變態,雙重人格,其實隻是本來普遍存在於幾乎每一個人身上的心理問題,在積累了某些不良誘因,並受到某種特定條件的激發時,形成了極端的特例,兩種麵目勢力相當,互相試圖占據優勢,等到本能的真實——往往這種本能的真實在長期的壓抑之下,其實已經發生了扭曲、變形——取勝後,就容易表現出反社會規範的行為。”

林紅:“這個問題上,你想深入到什麼程度?”

普克:“我想到陳誌宇。也許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的所作所為,最後就完全歸咎於一種極端的變態心理。其實,他隻是比一般人敏感,他從小被父母關黑屋子的經曆,是社會規範給他的第一大教訓,也是不良誘因的開端。他很聰明,很快就學會用虛擬的麵目去適應社會規範,然而他的敏感又時時刻刻提醒他,對於真正的他來說,哪些是真正真實的,哪些隻是虛擬真實的。所以他的內心不斷發生矛盾、衝突。特種部隊的訓練加重了這種衝突,而葉梅對他的拋棄隻不過是一個導火索,激發了那些累積多年的矛盾衝突而已。”

林紅:“他的情況我不了解,但這樣聽起來很有道理。”

普克:“我和他談過,他說他對那些所殺死的女人,隻是在進行他自己的審判。我想,他是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完全不同於社會規範的虛擬世界,而對他真實的內心來說,這個虛擬世界其實才是真實的世界。他沒有罪惡感,因為他從小的經曆讓他形成一種極端的印象,就是這個規範的世界中,其實沒有真正的愛,沒有出自內心的愛,所謂的血緣之愛、夫妻之愛和朋友之愛,越是表現得純潔,其實越是附加有條件,比說孩子對父母的絕對服從,丈夫對妻子控製與剝削的完全接受,朋友之間彼此利益關係上的相互利用等等。失去這些前提,一切愛都是假的,虛偽的,醜陋不堪的,是應該被當作垃圾一樣摧毀掉的。他覺得自己隻是一個執法者,在以他的標準來主持正義。”

林紅:“有時候,真實的東西讓人覺得很殘酷。不過不管怎麼樣,極端到這種地步,他所認為的真正的真實,其實已經是一種扭曲和病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