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計較過去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因為在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輕鬆放下。世界上更多的人是患得患失、斤斤計較,麵對已經打碎的“瓷器”,抱怨不已,不僅白白浪費了時間,還會因為在這件事情上花費了太久的精力,打碎更多的“瓷器”。
二、少計較、多感恩、多滿足
在人生當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有很多失去的“瓷器”在我們的生活中永遠都不會再回來。我們都期望成功,但是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成功需要我們付出很多才能得到,甚至在通往成功地道路上,我們會打破很多“瓷器”。當你打破“瓷器”的時候,你能不能瀟灑地揮一揮手,讓已經破碎的“瓷器”不再成為你人生的負擔?
感恩是道德的一種體現,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生活中便會少了一些計較。當我們發現我們比別人少得到什麼的時候,我們要常想一下,還有很多人比我們得到的更少,這樣,我們的內心就會少一些失落。當我們對我們已經得到的東西表示感恩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會多了一些知足,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就會變得更加積極。
心存感恩,知足惜福,少計較,實實在在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做好我們自己,我們的人生就會與眾不同。
一個不知感恩的人,由於他們整天生活在抱怨之中,他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無所事事、自私、貪婪和虛偽。
)第三節 自我激勵是創造奇跡的“永動機”
每個人都有一個自信罐
成功保證/儲存自信/裝滿自信
哈佛大學的學子們總是給人一種意氣風發、傲視群雄的姿態。從毅然從哈佛退學,決定自己創業的比爾·蓋茨到創建了Facebook的紮克伯格,再到NBA新秀林書豪,他們成為特定時代很多人的偶像。
成功的哈佛學子的第一特質就是自信,你可以看看華爾街的商業大亨們,也可以看看美國政壇上的哈佛畢業生。他們才是真正的“上帝的寵兒”,在每一個方麵都出類拔萃,有著野心家一樣強勁的上進心和老虎一樣的自信心。
滑鐵盧戰役的時候,拿破侖將自己的一部分士兵交給了他的格魯希元帥,讓他攔截聯軍。在拿破侖和聯軍進入膠著狀態的時候,雙方都盼望自己的援軍能夠早一小時,哪怕是早一分來支援,因為誰的援軍先到就意味著誰能取得勝利。但格魯希元帥在幾乎已經確定雙方發生激戰的時候,麵對手下眾多軍官勸阻,仍無動於衷,固守著拿破侖給他的命令,阻擊聯軍。與其說是在執行命令,還不若說是他自己不願相信自己的判斷,終於造成了拿破侖的最終失敗。
假如當時的格魯希元帥能夠堅信自己的判斷,在關鍵時刻能根據瞬間變幻的戰場形勢,積極主動地援助拿破侖,那麼滑鐵盧就不會成為失敗的代名詞了。
從心理的角度來說,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自信與樂觀。如果問在哈佛學子得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大多數學生的回答不會是專業的知識、廣博的人脈,而是哈佛留給學生們的那股自信。一個人擁有了自信,他就有可能戰勝自己、戰勝別人,成為最終的贏家。可是我們很多人卻並未認識到這一點。拿破侖·希爾說:“隻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動一座山。隻要堅信自己會成功,你就能成功。”
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不是來自外部的對手,而是你內心的那隻“不自信的魔鬼”。那隻不自信的魔鬼是世界上最難戰勝的敵人,很多人都在它麵前屈服。
你看那些成功人士哪一個不是意氣風發,自信滿滿的?記得先賢說過一句話:“地位越高,自我評價就越高,自信心多強,能力就有多強。我們總能表現出與環境的和諧平等。”仔細品味,發現他的話中蘊含著一種真理。
自信來源於自知。任何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無所不有,也沒有人一無所有。一個人生活的過程,也就是尋找和探索的過程。隻要你擁有了自信的鑰匙,那麼成功的大門就會隨時為你打開。
我們每個人並不是天生就自信滿滿的,如果說人類的財富可以儲存的話,那麼我們的良好心態,為什麼就不能儲存起來呢?如果我們可以像存錢那樣,在我們有富餘的時候將我們的自信儲存起來,當我們需要的時候,就能去自信罐裏麵支取。擁有一個自信罐,用它來儲存自信,在成功的時候,把自信儲存在裏麵,當你遇到坎坷,遇到挫折的時候,把自信拿出來,讓自信一直這樣陪著你。
這聽起來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其實,我們的自信完全是可以儲存的,就像儲蓄那樣。你儲蓄的是金錢,你得到的是利息;如果你儲存的是自信,並且運行得好的話,那麼你收獲的是成功。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儲存我們的自信呢?當你完成自己想幹的事情,或者所做的事情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就寫一張小紙條把它放在你的自信罐中;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拿出你的自信罐中的自信條,注意翻看,直到自己找回自信。
把不快樂的因子趕出去
樂天派/拋棄煩惱/趨利避害
哈佛大學教授傑爾姆·卡根說道:“為了提高幸福感,少擔心那些遙不可及的歡樂,而要找到微小但是源源不斷的快樂源泉。”對我們來說,尋找到歡樂固然重要,可是是否有人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少一些不快樂的因子,那我們的快樂因子就多一些呢?所以不必要去刻意追求快樂,更多的要放棄不快樂的想法。
記得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老人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草帽,二女兒賣傘。老奶奶每天都為兩個女兒擔心:如果第二天是晴天,她擔心二女兒的傘賣不出去;如果是雨天,大女兒的草帽就沒有人買了。後來一位智者開導她:“晴天時大女兒的鞋會賣得很好,而雨天時,二女兒的傘不是賣得更好嗎?”老奶奶覺得這個想法有道理,從此便不再為兩個女兒的生意擔心了,每天都開開心心地生活了。
所以,要想快樂很簡單,放棄不快樂的想法,常想快樂的事,不要做那位“庸人自擾”的老太太。
快樂的人活在當下,不快樂的人要麼沉浸在過去的不如意之中,要麼生活在對“人類不可遏製的苦難”的擔憂之下,所以才有“快樂的人總是相似的,不快樂的人個人有個人的不快樂”。可是,那些不快樂的人所為何事呢?
人生不可能事事順心,生活充滿酸甜苦辣,不快樂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們人生中存在著很多的不如意。我們有什麼樣的人生並不重要,這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但重要的是讓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快樂自在。凡事都要計較,凡事都要積壓在心頭,豈不過得很累?“日出東山落西山,愁也一天,樂也一天,為何不快樂地去過”,學著給自己留些美好的回憶吧!
在人生的自信罐中,我們該如何將那些不快樂的因素趕出去呢?
一、不要讓不快樂的想法在你的內心滋長
讓自己成為一個接近“樂天派”的人。哭也一天,笑也一天,何不開開心心地過每一天。
快樂和不快樂都是產生於我們內心的一種狀態,就好比一個事物總要有兩麵。然而,不快樂是我們的陰暗麵。快樂是給予,讓內心的陽光溫暖別人;不快樂是一種吝嗇,讓壞情緒鉗製自己。
不快樂並不是別人強加給你的,而是你自己的修養不夠,沒有承受它的能力。人之所以會煩惱,就是記性太好,總是喜歡記住那些讓我們不高興的事情,卻不願意記得那些高興的事情。唯有傻瓜才不會記得任何事情,所以人們寧願讓自己不快樂,也不願意去做傻瓜,所以我們不是傻瓜,但我們不應該為這一點而高興。我們總是說,“人之所以不快樂,不是我們擁有的太少,而是我們計較的太多”。可我們又有多少人真的學會了放下,放下一切,坦然麵對一切,不再對生活的一些事情斤斤計較了呢?
二、拋棄那些不必要的東西,學會輕裝上陣
很多時候,我們不快樂是因為我們放不下,喜歡抱殘守缺。
一個坐火車的老人,不慎將一隻剛買來的鞋子掉到了窗外。他不假思索地將另一隻鞋也扔了出去。火車上的人感到不理解,問他為什麼把另外一隻鞋也丟掉。老人解釋說:“掉下去的那隻鞋我沒有辦法再找回來了,剩下的鞋也沒法穿了,我把它扔出去是希望撿到它們的人擁有一雙。這樣,撿到鞋子的很高興撿到一雙鞋子,我也很高興,因為我送了陌生人一雙鞋子。”
所以,不抱殘守缺,不將“剩下的一隻鞋子”留在身邊。我們如果做到了,那麼我們就真的實現了雙贏,既放棄了不快樂,也贏得了快樂。
三、與快樂交朋友,與不快樂說再見
是結識歡笑,還是與不快樂交往,你希望選擇怎樣的人生?你應該學會與兩種情緒交朋友。從事情中尋找好的一麵並非自欺欺人,而是試著讓自己逃脫不好的情況,因為我們作為一個理性的人,都會有一種趨利避害的心理。所以,如果你有選擇的機會,請把握每一個快樂的機會。
積極的情緒就像“發電機”
積極心態/良好情緒/不竭動力
麵對生活的艱難困苦,為什麼有些人能挺過來,而有些人卻一蹶不振?《哈佛商業評論》高級編輯黛安娜·庫圖認為:一個人的複原力強弱比教育、經驗和培訓更能決定他的成敗。在麵臨危機的時刻,一個人如何想辦法擺脫困境,贏得自救,關鍵的是要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利用現有的條件解決問題。
有一個故事:
四川某地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一天,窮和尚找到富和尚,請教說:“我想到南海去,你看如何?”富和尚問:“你靠什麼去那樣遠的地方呢?”
“我有一個瓶子和一隻碗就夠了。”
富和尚不相信靠這些東西能到達南海,“多年來我一直希望租一條船去南海,但卻未能如願,如今你隻靠一個瓶子和一隻碗,又怎麼能到達南海!”結果兩個人不歡而散。
一年後,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富和尚卻還沒有準備好去南海的船。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靠一個瓶子、一隻碗就敢到數千裏之外的地方,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
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愛迪生在尋找最適合的燈絲材料的時候,已經試驗了幾萬次。“我們浪費了太多時間,”助手對愛迪生抱怨說,“已經試驗了兩萬次了!”可這位天才回答:“我們已知道有兩萬種不能當白熾燈絲的東西了!”這種精神使愛迪生終於找到了鎢絲,發明了電燈,改變了曆史。
積極的心態可以讓我們在重複的活動中保持上進。在我們的工作和學習當中,如果讓我們始終重複做同一件事情,很快就會將我們的好奇心喪失殆盡。我們就會感覺“工作越幹越多,樂趣卻越來越少”。對於從事單一枯燥的工作的人來說,他們最想做的就是從工作的無聊和單調中解脫出來,找回曾經的進取心。其實他們需要的是始終保持一顆上進的心,善於從生活和工作中發現樂趣,釋放出潛在的能量。
積極的情緒是獲得良好人際關係的“催化劑”。情緒好像是一種化學物質,在人與人交往中,不同的情緒交織在一起,會起到不同的作用,產生不同的效果。你若以積極的情緒對待他人,他人也必將“投桃報李”。當人際關係中多一些愛、多一點寬容和體諒,這樣的人會迸發出無比的感染力。
積極的情緒好像是一台“發電機”,它可以產生源源不斷的能量,用以維持人的各種活動,讓人擁有一個積極進取的人生。要想獲得完滿的人生,你必須借助積極情緒的力量。積極情緒會讓我們看問題的角度變得開闊,幫助我們建構各項資源。積極情緒為我們帶來健康,並抑製無端的消極情緒。
我們該怎樣擁有一個好情緒呢?
一、有接受並戰勝現實的信心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直麵問題,在事前我們要有“防患於未然的態度”,並積極做好準備,保證我們能夠經受艱難困苦的考驗並頑強生存下來。
二、在危難時刻有堅持生存下來的決心
在麵臨危難的時刻,我們很多人會因為身體或者心理的原因,而無法堅持下來,那麼這時你的價值觀將會成為你生存下來的一個動力,並且在困難時期發揮巨大的積極作用。當我們有了在危難中生存下來的勇氣之後,我們就會變得更加強大,我們的情緒就會更加積極。
三、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不管出現什麼情況,樂於感恩的人總是能獲得比他人更多的幫助。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會讓我們獲得更好的人際關係。一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形成了一個圈子,我們做事會更加順利。
四、增強鍛煉
當你認為克服壞情緒是件很難的事時,或許問題不是出現在你的精神世界當中,而是存在於你的身體當中,此時運動在人體內引起的生理變化對人的精神狀態會產生有益的影響。當你在運動中一直告誡自己要堅持,不斷突破極限,那麼你在困難麵前也會這樣告誡自己。
良好的情緒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從小事做起。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難題,首先想到的不是放棄,而應該是怎麼樣解決它,如果解決不了,是否可以在外麵尋得幫助,一旦問題化解了,更有助於我們積極心態的提升。
當熱誠變成習慣,恐懼和憂慮即無處容身。
找出你身上的“第三者”
改正缺點/反思能力/從善如流
你是否總是覺得現在的自己要麼做事缺乏果斷,要麼做事力不從心?你是否想從明天開始改變,可是到了第二天卻對昨天的誓言無動於衷?你是否想過從今天起改變這一切,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另外一麵?你有否想過,有一天可以換成另外一個人再活一次?這並非不可能,沒有做不到的,隻有想不到。隻要堅定信心,你完全可以成為另一個你,與自己身上的“第三者”說再見,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你。
一隻烏鴉因為不受人們歡迎,決定換一個環境,所以從北方飛往南方。途中休息的時候,它遇到了一隻喜鵲,喜鵲問它為什麼不呆在北方,烏鴉說:“這裏的人都不喜歡我,我要換一個有人喜歡我的地方。”喜鵲說:“如果你不改變自己的聲音,那麼飛到哪裏人們都不會喜歡你。”
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身上的“第三者”,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會和這隻烏鴉的結果是一樣的,不受人歡迎。
然而不幸的是,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第三者”。這個“第三者”是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的。這裏所謂的“第三者”,是指在你成功路上阻礙你的那些惰性,這種惰性更多的是主觀上的東西。比如,你意識到身體素質很差,決定第二天早起開始鍛煉,可是第二天早晨當你該起床的時候,你卻始終不肯離開溫暖的被窩。於是給自己找各種不起床的理由,這些不起床的理由便成為阻礙你成功的“第三者”。如果我們就此對號入座的話,我們是否會發現自己身上有很多這樣的“第三者”呢?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但性格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性格是切切實實可以改變的。如果你不能改變性格,那麼可以改變風格,做另一個你。一個人又該如何改變自己身上的“第三者”呢?
一、時刻總結過去,提高反思能力
過去發生的事情是我們親身經曆的,裏麵有很多我們做事的方法和經驗,如果從中好好反思,就會發現我們身上很多的“第三者”,一定要好好總結過去的經驗,從中汲取教訓。反思能力並不是一項與生俱來的或是自然形成的能力,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有意識、有計劃地自我培養和自我提升。那些反思能力強的人能夠隨時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
二、結交摯友,多交諍友
人都是有朋友的,朋友就是一麵鏡子,從他們身上你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如果我們能夠幸運地交到一位或者幾位摯友或諍友,那將是上天對我們最大的恩賜。摯友是能夠激勵你,對他們的批評意見你頗為信賴的人。諍友就是勇於當麵指出你的缺點和錯誤,敢於為“頭腦發熱”的你“潑冷水”的朋友。我們在人生中若能多交到這樣的朋友,那不僅可以及時發現自己身上的惰性,也會在朋友的幫助和指導下,改變自己的不佳氣質,讓自己能夠不斷獲取進步。
三、要從善如流
當我們沒有發現自身的缺點,而被他人發現自己的缺點時,切不可“諱疾忌醫”,而是要勇敢地接受他們的幫助和批評,並將他們的這種幫助和鼓勵作為我們進步的動力。
四、要堅持改正自己的缺點
當我們發現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後一定要想方設法改變它,不要讓它成為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哈佛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差別在於業餘時間,對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也要利用業餘時間進行自我反省。每天抽出2個小時的時間用來反思,或是用業餘時間嚐試改變自己,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正在發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後,你身上的惰性會被你的堅持消滅得一幹二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一些惰性左右著你。麵對這些惰性,不要放任自流,而是應該勇敢地麵對它,花更多的力氣克服它、改變它。如果做到這些,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會變得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