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心理——內心世界的密碼鎖(3 / 3)

故事中,珍妮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請把那粒珠子還我”。但是,如果她真的那樣說,等於向公眾宣布了青年的不義行徑,很容易導致意想不到的極端事件,甚至發生不堪設想的後果。此時的珍妮,選擇了站在別人的立場來思考問題,博取他人的同情,從而順利地達到目的,在拯救別人的同時也拯救了自己。

生活中很多矛盾和摩擦的發生,與不能換位思考有很大的關係。人都有自私的傾向,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是人性中惡的一麵,導致人與人之間缺乏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關係。趨利避害的心理,也是人與人之間不能換位思考的一個心理因素。很多時候,你之所以不願意換位思考,是因為壞的一麵在他人那裏,誰又會主動撲向壞的一麵呢?

但是,這不能成為你冷漠的理由,想要成功,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你必須得學會換位思考。隻有換位思考,你才能心懷寬廣,內心坦蕩,成為一個有個人魅力與修養的人。

一、子非魚,亦可想魚之夢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是你,我是我,但隻要換一換立場,便能體會他人的悲喜哀愁。想象是我們探究體會他人思想的唯一途徑,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色和位置來思考問題,跳出當局者的桎梏,來個旁觀者清,便能理順其中的死角,理解他人的難處,合理地作出判斷和決策。

二、理性思維不能少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不能換位思考,是被感性衝昏了頭腦,讓非理性占據了上風。我們容易對他人抱有太多太大的期望,而當期望一下子落空時,反而不能用理性的思維和眼光來想問題,來看問題。這個時候,要命的憤怒幾乎左右了你的思想,哪裏還能談換位思考呢?所以,理性思維在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

三、多反省自己

俗話說:“兩個巴掌拍不響。”與人發生矛盾,難道你就一點錯都沒有?多學會自我反思,認清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隻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會真正地設身處地為別人的行為找出一個緣由,從而不至於讓自己走進死胡同,鬧得雙方不可開交。

四、要有一顆理解寬容的心

以寬容的眼光看世間萬物,萬物的軌跡就都有自己運行的道理和理由。學會理解他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他人的思想與你自己的也並非完全不同,人的感情是相通相連的,遇到同樣狀況的反應也都大同小異,所以才有換位思考的可行性。培養一顆理解寬容之心,既寬容了他人,也成全了自己。

傾聽是一門藝術

關鍵詞 宣泄情感/有效溝通/自我中心/人格修養

世界上會說話的人很多,提倡說話的人更多,但卻少有人提倡“傾聽”這門藝術。大概是大家都想成為被關注的主角,因而不願成為話題的承載者,認為傾聽者都是默默無聲、毫不起眼的小配角,不會被人記起,更不會被他人尊重吧。

實際上,懂得傾聽的人,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他們明白如果一味以自我為中心,不給他人表現的機會,並不能真正地贏得他人的讚賞,雖然在他們滔滔不絕的時候確實能吸引不少的傾聽者,但同時,他們內心的弱點也暴露無疑。

有一次,美國知名的節目主持人林克萊特在台上訪問一名小朋友。

林克萊特問他說:“當你長大後想要做什麼呀?”這位小朋友天真地回答道:“嗯,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萊特又接著問道:“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呢?”小朋友很認真地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出去。”

聽到這時,現場的觀眾都笑得東倒西歪,現場一片混亂。

然而,林克萊特仍然繼續注視著這個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家夥。

沒想到,這個孩子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使得林克萊特發覺這孩子的悲憫之心遠非筆墨所能形容。於是林克萊特繼續問他:“你為什麼要一個人掛上降落傘先跳出去呢?”

這個小孩的回答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我還要回來!”

頓時,原本沒有認真聽完下文的觀眾鴉雀無聲,對這個孩子流露出欣賞的眼神。

在這個故事中,觀眾一聽到孩子的回答就一片混亂,就是不懂得傾聽他人的行為。因為對方是個小孩子,在觀眾的眼中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弱者,對待弱者,人都容易表現出輕視的態度,自然就不能好好地傾聽他的言論,以致於產生誤會。

溝通是雙向的,我們並不能單純地向別人灌輸自己的思想,還應學會積極地加以傾聽。傾聽的能力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技巧。它需要專心和適當的眼神交流,每個人都能夠通過練習來發展這項能力。

一、要讓人知道你的誠意

其實,傾聽之所以不被人看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它會耗費人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如果你真的有事情不能傾聽,那麼你應該直接了當地提出來,這樣的做法要比你勉強去聽或假裝去聽,而表現出來的不上心的狀態要好得多。總之,作為傾聽者,一定要真心實意,不時地點頭,眼神專注,仔細地思索,讓別人能夠真心地感受到你的真誠。

二、不良習慣最好別露出來了

譬如,在傾聽的過程中隨意地開小差,甚至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或者借機把話題引到自己的事情上,一心二用,同時隨意地加入自己的觀點並作出評論和表態等,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比不聽別人談話產生的效果要更加惡劣,所以,千萬不要露出這些致命的不良習慣。

三、適時地進行鼓勵和表示理解

任何一個正在說話的人,都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同、理解和支持。因此,聰明的傾聽者會適時地在別人的話語間加入一些簡單的語句,譬如:“對啊”、“嗯”、“我也這樣認為”、“你說得沒錯”等,或者什麼也不說,隻是簡單地點頭或微笑。所有這些都能鼓勵正在說話的人繼續說下去,並引起共鳴,使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

四、培養自己的耐心

很多時候,也許正在對你說話的人,他們的話題並沒有多麼引人興奮,甚至有些枯燥,又或者他們講話的觀點不是那麼清晰,邏輯性也不強,觀點更是零散。但是,你還是應該鼓勵對方把話說完,不要中途打斷對方,不要像開頭講的那個故事中的觀眾一樣,沒有耐心。總之,一定要耐心地把話聽完,才能真正達到傾聽的目的。

五、要注意反饋

在談話進行了一個階段過後,傾聽者應該學會及時地對說話者的話語進行一個反饋,以達到鼓勵的效果,使得談話能夠繼續進行下去。這其中包括詢問式的“不知我是否理解了你的話,你的意思是……”,也包括簡單地重複剛才的意見等。總之,要把握好反饋的度,不要讓人以為你沒有認真地聽他講話,更不要弄巧成拙。

記住他人的名字

關鍵詞 尊重/社交禮儀/心理安慰/信任機製

卡耐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姓名是他自己最熟悉、最甜美、最妙不可言的聲音,在交際中最明顯、最簡單、最重要、最能得到好感的方法,就是記住人家的名字。”

美國前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就是一個善於運用這種人際交往技巧的高手,他從很早的時候就能熟練地運用這個方法來拓展人際關係。

1965年,小布什進入耶魯大學開始了他的新學期,當時他進的是達文波特學院。小布什注意到達文波特學院的不遠處便是DKE聯誼會,那裏可是一個政治大人物出沒的地方,會給自己提供很多從政的幫助。但是要想進入這種聯誼會,首先要做的便是申請加入達文波特學院的學生會,這樣才可以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露出鋒芒。

有一天,達文波特學院學生會召開了一次選拔新人的會議。小布什當然沒有放過這次機會。

會議開始了,學生會中的一個負責人叫起一個新生:“約翰遜,請你看看這屋裏的人,你能叫出幾個人的名字?”那位叫約翰遜的學生站了起來,很費力地說出了三四個人的名字。

同樣的情況在叫到另外幾個人時也發生了。當輪到小布什回答時,他不慌不忙地站起來一口氣叫出了教室中全部54個人的名字。這讓包括幾位學生會負責人在內的所有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多年後,在小布什競選總統的時候,他也會去後台轉轉,與攝影師等工作人員開玩笑。他用這種方式和普通人、社會精英建立起了良好的人際關係,這為他競選總統打下了重要的人脈基礎。

根據統計,在小布什2001年1月當選美國第43任總統的選票中,就有相當大一部分是由他在耶魯和哈佛的校友的社會關係帶來的。

所以,有人笑稱,如果有人能叫得出大學校園裏三分之一人的名字,那他也可以去競選美國總統了。

小布什的例子充分說明了“記住別人名字”的重要性,記住了別人的名字,就代表著你給予了他足夠的重視,如此,他很難拒絕想與你繼續交往。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在現代管理中,很多公司都要求員工能夠記住每個客戶的名字。事實也充分證明,記住了每一位客戶的名字,常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人際交往中,記住別人的名字是對人最大的尊重。因此,隻要你能夠喊出隻見過一次麵的人的名字,對方定會開心非常,從而對你產生好感,並樂於與你交往。

想要記住別人的名字,就得注意以下這些細節。

一、尊重要由心而發

人的記憶很奇妙,它會出賣你的內心。如果你沒有對他人付出真心實意的尊重,便很難真的記住他人的名字,即便現在一時記住了,也會很快忘記。雖然,名字不過是人的一個符號,但對於每個人而言卻是獨一無二,異常重視的東西。所以,要從心裏擺正這樣的心理和態度,尊重要從心而發,讓對方確實感受到你的真誠。

二、從小見大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麵孔,初見麵時大家熱情地寒暄,互相遞送名片,親切得如同老朋友。可是一轉身,有的人卻再也想不起對方的名字。也許你會說:“不就是一個名字嘛,值得那麼大驚小怪嗎?”事實上,如果一個人連他人的名字也記不住,會給人一種不夠用心的感覺,進而引申到一切的為人處事上。如果這樣由小見大,反而得不償失。

三、要表現出主動與誠懇

在小布什那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他確定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之後,總是主動出擊,找準機會,並盡量顯出自己的真誠和熱情,不論是麵對大人物還是小人物,他都真誠以對,所以才能獲得那麼多人的擁護和尊重。這是一門情商學問,每一個想成功的人,都應該要有這樣的覺悟與認識,主動一點,真誠一點,便能融化所有寒意,打開通往成功的大門。

你的形象價值百萬

關鍵詞 印象管理/自我認知/形象塑造/個人定位

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加拿大籍華人英格麗·張也,在她的一本形象設計專著《你的形象價值百萬》中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主導風格,每一種風格都有著它最獨特的優勢和本色形象。”

一個人的自我形象,就是你在頭腦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它是人的內心關於自己是個什麼樣人以及應該成為一個什麼樣人的指南。成功人士的自我形象之所以如此鮮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緊靠這個內心的指南。可以說,它是一個人內在的精神導師,能告訴你該如何去做。

因此,時常注意自己的形象,使之得體合適,不要不修邊幅,因為他人對你的形象認知非常重要。

20世紀6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的約翰遜訪問泰國。在美國,人人都知道約翰遜是一個不修邊幅、不拘小節的自由散漫之人,但待人很熱情。

到達泰國後,約翰遜受到了泰國國王的接見。入座時,約翰遜竟然毫無顧忌地翹起了二郎腿,同時腳尖正對著國王。這種姿勢,在泰國是被視為侮辱性的,泰國國王當時就非常不滿。

更為糟糕的是,當約翰遜告別泰國時,竟然用德克薩斯州的禮節緊緊擁抱了王後,這又犯了禁忌,因為在泰國,除了泰國國王外,任何人都不得觸及王後。這一連串的舉動使得泰國舉國嘩然,約翰遜的這次出訪也成了外交史上的典型笑話。

有人分析,約翰遜之所以會如此不注重禮節上的細節,與他在生活中的自我形象管理有很大關係。

很顯然,約翰遜總統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自我形象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不加以認真管理,就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我們都見過很有魅力但自我感覺不好甚至自卑的人,他們總覺得自己的外在形象不令人滿意。如果一個人真的自認為不吸引人,那他就會下意識放棄讓自己顯得吸引人的努力。

修整邊幅的影響,不僅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他人不會僅僅隻看你的外在穿著和儀容,還會透過你的外在窺視你的內心。一個人的穿著最能反映出他的性格和特點,它就像是一個標簽,讓你對號入座。所以,你想讓別人歡迎你,首先就得認真審視和規劃自我形象。

那麼,如何才能讓你的形象價值百萬呢?

一、找準自己的形象定位

如何看待自己的形象,關係到自己把自己放在內心或外部世界什麼位置的問題。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想要他人覺得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理清這些思路後,你才能進一步著手管理自己的形象。當然你會遇到一個自我和外在矛盾衝突的過程,到底是順從自己的心,還是遮住自己的心,由你選擇。

二、不要玩七十二變

在人際關係中,每個人的形象在最初的兩三次見麵中就已經形成了定勢,關於性格、禮儀、穿著等一切都會在他人心中烙上印記,不會輕易磨滅。如果你在這個人麵前一個形象,在另一個人麵前又是另一個形象,便會在人的認知體係中產生不小的混亂,甚至弄不清真實的你。所以,盡量使自己的形象保持一致,就算真的要改變,也要循序漸進,在他人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