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上台之前充分準備(2)(3 / 3)

演講中的感情激發離不開生活基礎,生活本身即是最合適的題材。因此尋找演講的題目,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自己的生活裏,從自己的記憶中去搜尋生命裏那些有意義並給你鮮明印象的事情。因為演講中最為聽眾欣賞的題目,都富有極強的個人色彩。

①成長的經曆。特別是與家庭、童年回憶、學校生活有關的題目。一定會獲得注意。因為別人在成長的環境裏是如何成功並克服障礙的。最能引起我們的興趣。確定別人是否會對自己小時候所發生的事情感興趣,有個測驗方法:多年之後,如果某件事情依舊鮮明地印在腦海中,呼之即出,那幾乎便可保證會令聽眾感興趣。

②奮鬥的曆程。這是洋溢著人情味的經曆。例如,重敘自己早期為理想奮鬥所做的努力,如何從事某種特別的工作或行業,是什麼樣錯綜複雜的各種情況造就了你的事業。告訴聽眾,在這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為了創建事業,會有成功,也會遭遇挫折。活生生地描繪一個人的生活?如果說得謙誠,多半是最保險的題材。

③不尋常的經曆。見過大人物嗎?曾在戰爭的炮火下走過嗎?一生中可曾經曆過精神頹喪的危機?這些經驗都可以成為最佳的演說資料。

④嗜好及娛樂。這方麵的題目依各人嗜好而定,因此,也是容易出新的題材。說一件因自己喜歡才去做的事,是不可能會出差錯的,你對某一特別的嗜好發自內心的熱忱,能使你把這個題目清楚地交代給聽眾。

⑤特殊的知識領域。多年在相同的領域裏工作,已使你成為這行的專家。如果依多年的經驗或研究來討論有關自己工作或職業方麵的事情,也可以保證獲得聽眾的注意與尊敬。

⑥信仰與信念。或許你曾經花費許多時間和努力,去思考自己對今日世界所麵臨的重大情勢應持的態度。倘使你曾花上許多時間,傾力研究一些重大問題,自然很有理由可以談論它們。隻是這樣做時,一定要舉例說明自己的信念。聽眾可不愛陳詞濫調的講演。千萬不可以為隨意讀些報章雜誌,便足以準備談論這些題目。對某項題材,如果自己所知不比聽眾多多少,還是避免為妙。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曾投注多年的時間研究某項題材,那毫無疑問,這是注定該你說的題目,絕對要用它。

2.明確主題

主題是演講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觀點,體現著演講者對所闡述問題的總體性看法,是整個演講的“靈魂”和“統帥”。

一位作家說:“一場演說,必須是一件獨立的東西……用口說也好,用筆寫文章也好,總得對準中心下工夫,總得說成功寫成功一件獨立的東西。不然,大家就會弄不清楚你在說什麼,寫什麼,因而你的目的就難以達到。”為了使演講真正起到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鼓舞群眾的作用,要求演講的主題必須正確、鮮明、集中、深刻。

(1)正確

要使演講的主題正確,演講者必須具有科學的正確的世界觀,即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隻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主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才能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才能把握住演講的正確主題。

(2)鮮明

無論什麼內容的演講,其主題都必須旗幟鮮明,即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讚頌什麼,貶斥什麼,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不可似是而非,模棱兩可。

主題的鮮明性基本有兩種傾向:一種是積極的、進步的、革命的:一種是消極的、落後的、反動的。一個優秀的演講者,就要鮮明地肯定和扶植那些積極的、進步的、革命的事物,促其發展成長;否定和鞭撻那些消極的、落後的、反動的事物,加速它們的滅亡。

(3)集中

一般說來,一篇演講隻能有一個主題,一個中心,不能多主題。多中心,這就要求演講的主題必須凝練和集中。如果貪多求全,這兒也想講,那兒也想說,勢必使主題分散,造成演講的頭緒紛繁。缺少一根貫穿整個演講的主線,結構鬆散,話說得不少,聽眾卻不知道到底要講什麼。

因此,演講的主題一定要集中。人們常說,“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調動演講的一切手段,緊緊地圍繞一個主題,把問題講清楚講深透,使演講重點突出。會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更好的教益。

(4)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