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藝術地運用俗語,以期聽眾受到感染並樂於接受自己的觀點。俗語,包括成語、民謠之類,通俗易懂,人們耳熟能詳。對此,切不可視之為下裏巴人的語言而妄加輕視與貶低。如果演說時,我們對此能藝術地加以改造和利用並糅進其他修辭手段加以強化,也有可能賦以新意並鑄成警句,從而給人以藝術享受與心靈震動。其實,推究起來,也大都不過是一些俗語罷了,可是,由於將它們導人連續的排比句式之中,再輔以形象生動的比喻,因此,既點出了題旨,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又因其強烈的節奏感和陳中見新的造句手法,而使人感受到了一股排山倒海的氣勢和言語張力。
精彩的開頭
無論何種演講,開頭總是關鍵。
一般講,在演講開始後的幾十秒鍾內,聽眾通常會決定是否接受你的演講,即要不要認真聽你講下去。有趣的是,我們準備演講從來不是從開頭人手,而是先確立演講的目的,然後圍繞目的收集材料,並將材料加以組織整理,最後要做的才是著手準備開頭。
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選擇正確而恰當的開頭方式。
1.吸引聽眾注意
演講開頭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否吸引並集中聽眾的注意力。演講時獲取聽眾注意力的方式隨題材、聽眾和場景的不同而改變,一般可以運用事例、逸聞、經曆、反詰、引言、幽默等手段達此目的。
麥克米蘭石油公司副總裁邁克斯.艾薩克鬆在一次演講的開頭便運用了引言和反詰的方法來吸引聽眾:
“我們都知道,演講是件很難的事。但是請聽聽丹尼爾。韋伯斯特是怎麼說的吧:‘如果有人要拿走我所有的財富而隻剩下一樣,那麼我會選擇口才,因為有了它我不久便可以擁有其他一切財富。’那麼,為什麼許多有才華的人偏偏害怕演講呢?”
2.激發聽眾興趣
從本質上說,聽眾是很自私的,他們隻是在感到能從演講中有所收獲時才專心去聽演講。演講的開頭應當回答聽眾心中的“我為什麼要聽”這一問題。
在對美國會計協會羅切斯特分會的一次演講申,演講顧問唐納德·羅傑斯通過表達他對聽眾需要的關心而激發起了他們的興趣:
“我今晚要演講的題目是‘信息的透露’。確定這個題目之前。我先是查閱了本地的會計年鑒分冊和全國會計協會的學術專刊,然後又詢問了我的同事亞曆克斯。萊文斯頓和戴夫.漢森:‘今晚來聽演講的人都有哪些?他們希望我講什麼?’他們告訴我在座的各位都是些很熱心的人,希望我的演講有趣而富有啟發性。
“因此,我將告訴大家一些有用的知識,我也同時希望我的演講簡明扼要,並留給大家一定的提問時間。”
3.提供背景知識
演講時,大多數情況下,演講者都是某項領域的專家或權威。因此,如果聽眾對演講的主題不熟悉或是知之甚少,那麼很有必要在開頭部分對聽眾講述與主題有關的背景知識,它們不僅是聽眾理解演講所必需的。而且還可以體現出主題的重要性。
美國空軍少將魯弗斯·L·比拉普斯在夏努特空軍基地的一次宴會上作演講時,就對“黑人遺產周”的有關背景知識及其對美國空軍的重要性作了介紹:
“我很高興來到此地,同時我也很感謝應邀和在座各位討論有關美國黑人問題。為保持和增進民族間的理解,美國各大州又開始紀念‘黑人遺產周’。在夏努特空軍基地,我們慶祝它則可以對美國空軍進行完整無缺的教育。
“我們民族的主旋律是:‘黑人曆史。未來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