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第一名”惹的禍(2 / 2)

原來,男孩生活在一個優裕的家庭環境裏,出門是汽車,在家受優待。特別是奶奶,更是對孫子嬌寵溺愛,冬天怕冷著,夏天怕熱著。可以說,男孩在養尊處優中長大。最初的進門落座,似乎無意之間男孩就坐了首位,就是這種養尊處優的體現。養尊處優的生活,隻能讓一個人精神越來越軟弱,逐漸形成懦弱的性格。不僅如此,由於家庭地位和家長工作的關係,在學校裏,男孩也享受著種種特殊的優待。老師百般照顧,同學更是小心伺候。男孩鬧病了,老師讓同學們攙扶上下樓,學校還專門為男孩開了一個單間。

男孩所以遇到壓力就躲到病裏,就是因為養尊處優的生活環境,讓他形成了懦弱的性格。同時,男孩由於聰明的腦瓜給自己掙了麵子,就很愛這個麵子,很虛榮。這是男孩習慣扮演病人的根源。

當然,扮演病人還會得到平時得不到的一些“附帶好處”,比如家人的關照,困境的回避,責任的放棄等。男孩扮演病人的過程中,也得到很多這樣的附帶好處。附帶好處,又會強化了扮演病人的反應模式,讓人躲進病裏不願出來。

心理處方:帶著症狀堅持正常上學

怎樣才能幫男孩子不再躲進病裏扮演病人?

憑直覺和經驗,我早就覺察到男孩的心理問題所在。所以,在我和男孩母親交流的時候,給男孩一本我的書《鍛煉你的意誌》,請他在另一個房間讀讀。當我準備和男孩交流時,發現男孩讀得很認真。男孩說,您的書真好,裏麵的好多故事吸引了我。我請男孩談談體會。男孩開口說了兩個字:堅韌。隨後男孩解釋說,您的書就是告訴人要堅韌,我發現我就是缺少堅韌,我太軟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躲避。男孩確實很有領悟能力。對自己的心理問題,他已經有了朦朧卻準確的認識,可以說我們有了共識。於是,我順勢引導說,躲來躲去,就躲到病裏來了。

我解釋了前麵的軀體化現象和扮演病人的道理,最後講到了鴕鳥的故事。據說當被追趕而難以逃脫時,鴕鳥的對策就是把頭埋進沙裏。這樣就什麼也看不見了,暫時逃避了痛苦。麵對壓力,人借助軀體化扮演病人,就像鴕鳥把頭埋進沙中一樣,也就是為了躲避困難和壓力。這種心理防衛機製就叫做“鴕鳥策略”。一旦人開始扮演病人,就會通過消極的心理暗示,讓症狀似乎越來越重。

現在,男孩由於領悟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很快就找到了自救的方向。他對我說,又像對自己說:我知道了,不能再躲進病裏,哪怕身體還難受,也要堅持正常上學。

男孩領悟的非常好。要跨越軀體化障礙,確實需要當事人的積極自救,哪怕還會有症狀,也要帶“病”堅持正常的生活。就此,我和男孩進行了具體詳盡的交流,幫助男孩找到了積極自救戰勝自我的方法,比如利用積極的自我暗示,寫成功日記,改變生活環境,不再養尊處優,等等。

最後,我和男孩的母親達成共識。一是就近景而言,孩子鬧病時不給予特別的關心,而應在他表現正常時給予關注和鼓勵,幫助孩子不再靠扮演病人來逃避。二是就遠景而言,調整孩子的養尊處優的生活環境,放手讓孩子鍛煉,重新塑造孩子堅韌的性格,從根本上讓孩子學會勇於麵對困難和壓力。

他們母子合作很好。為了男孩的調整,母子暫時和大家庭分開單住,同時男孩不再住校,以減少來自家庭和學校的照顧。男孩自己也表現很堅韌,有時候帶著症狀也堅持正常上學。經過兩次當麵谘詢和幾次電話谘詢,男孩很快不再扮演病人,開始了正常的學習生活。

“馬老師微語錄”人的心理壓力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病症就成了最合適不過心靈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