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沒有病……”(2 / 2)

看我聽懂了他的心思,男孩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現在明顯看出,男孩想去西北,去俄羅斯,是出於愛國心,是理想,不是妄想,是青少年心理發展的正常現象。

那麼,男孩寫給校長的信又怎樣解釋?為了進一步的診斷,我們約定了第二次會話的時間,請男孩帶來幾篇以前的作文或日記,並帶來所學的那篇課文。

第二次會話,男孩帶來他們的語文課本。那篇課文是餘秋雨寫的《道士塔》,裏麵談到敦煌文物流失國外的屈辱,其中有兩節特別激動人心。男孩說,最打動自己的就是這兩節。致於俄羅斯博物館有中國文物,是老師講課談到的。男孩說,當時在課堂上就很動情,很投入,周末又看了愛國題材的電視劇,就激情燃燒了。這,讓我們進一步看清了男孩言行的來龍去脈。

男孩那似乎令人費解的信又該怎樣解釋呢?看了男孩的作文和日記,我發現這是一個很有文學天賦的男孩。他寫的東西都有一種散文的味道,語言風格與寫信的語言風格一致。這樣散文化的語言風格,加上寫信時情緒衝動,在不了解背景的情況下,信就讓人難於理解了。男孩解釋說,自己想去換回流失國外的文物,又想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又想到自己現在學業未成,所以有了生命的三個“三分之一”的說法。致於結尾的“圍著坐標原點旋轉”,是說自己的決心堅定不移。其實,不用解釋,隻要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細心體察,男孩信中的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心理處方:擺正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男孩知道我讀懂了他的心思,晶瑩的淚花中露出了笑容。最後男孩說,經過幾天的思考,懂得了有愛國理想,還要腳踏實地。應該學會擺正理想與現實的關係,為了實現理想,現在,最重要的是在校園裏踏踏實實地完成好自己的學習任務。

不久傳來好消息,男孩已經在校園裏安心學習了,一切正常。大家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來了。

我們常常說孩子不懂父母的心,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我們不懂孩子的心。因而,孩子的心靈陷於迷茫的時候,我們束手無策,甚至是幫了倒忙,讓孩子心靈陷於更深的迷茫。隻要少一些自以為是,隻要少一些武斷專行,隻要多一些細心體察,隻要多一些交流溝通,我們都能向孩子的心靈世界走近一步。

一個有驚無險的故事結束了。青少年應該怎樣善待自己的理想?成人應該怎樣讀懂青少年的心靈?故事留給我們深深地思考。

“馬老師微語錄”隻要少一些自以為是,隻要少一些武斷專行,隻要多一些細心體察,隻要多一些交流溝通,我們都能向孩子的心靈世界走近一步。

§§人格的困擾:性格就是命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