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信仰獨立,活著才有意義(2 / 3)

1945年,盟軍攻克了集中營,解救了這些飽經苦難、劫後餘生的猶太人。卡亞活著離開了集中營,而那位給他忠告的老人,卻沒有熬到這一天。

若幹年後,卡亞把他在集中營的經曆寫成一本書。他在前言中寫道:“如果沒有那位老者的忠告,很難想象,我還能活著出來。”

與卡亞不同的是,生活中總有許多人不停地抱怨命運的不公,埋怨自己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得到的卻是失敗和痛苦。

獨立悟語

順境和逆境在一定條件下是會互相轉化的。隻要秉持信念之燈繼續前進,定能到達陽光地帶。

)第四節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四時有更替,季節有輪回,嚴冬過後必是暖春,這符合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事物的發展也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否極泰來、苦盡甘來、時來運轉等詞語就是例證。要知道,沒有一個冬天不可度過,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這是對生活的信心,也是對生活的希望,有了信心與希望,即使事情再糟糕,我們也會有麵對現實的勇氣和決心。

約翰是一個汽車推銷商的兒子,他活潑、健康,熱衷於籃球、網球、壘球等運動,是中學裏眾所周知的優秀學生。後來約翰應征入伍,在一次軍事行動中,他所在的部隊被派去駐守一個山頭。在一次激戰中,突然一顆炸彈飛入他們的陣地,眼看炸彈即將爆炸,他果斷地撲向炸彈,試圖將它扔開,可是炸彈卻爆炸了,他被重重地炸倒在地上,自己的右腿右手全部被炸掉了,左腿變得血肉模糊。那一瞬間他想哭,卻哭不出來,因為彈片穿過了他的喉嚨。人們都以為約翰無法生還,可他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是什麼力量使他活了下來?是格言的力量。在生命垂危的時候,他反複誦讀一句格言:“如果你懂得苦難磨煉出堅韌,堅韌孕育出骨氣,骨氣萌發不懈的希望,那麼苦難最終會給你帶來幸福。”約翰一次又一次默念著這段話,心中始終保持著不滅的希望。

然而,對於一個三截肢(雙腿、右臂)的年輕人來說,這個打擊實在太大了!在深深的絕望中,他又看到:“當你被命運擊倒在最底層之後,再高高躍起就是成功。”

回國後,他開始從事政治活動。他先在州議會中工作了兩屆,然後,他競選副州長,卻不幸失敗。這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他用這樣一句格言鼓勵自己:“經驗不等於經曆,經驗是一個人經過經曆所獲得的感受。”這指導他更自覺地去嚐試。緊接著,他學會駕駛一輛特製的汽車並跑遍全國,開始了支持退伍軍人的事業。那一年,總統命他擔任全國複員軍人委員會負責人,那時他34歲,是在這個機構中擔任此職務最年輕的一個人。後來,約翰回到自己的家鄉。1982年,他被選為州議會部長,1986年再次當選。

後來,約翰成為亞特蘭城一個傳奇式人物。人們可以經常在籃球場上看到他搖著輪椅打籃球。他經常邀請年輕人與他進行投籃比賽。他曾經用左手一連投進了18個空心籃。

一句格言說:“你必須知道,人們是以你自己看待自己的方式來看待你的。你自憐,人家則會報以憐憫;你充滿自信,人們則會待以敬畏;你自暴自棄,多數人就會嗤之以鼻。”一個隻剩一隻手臂的人能成為議會部長,能被總統賞識而擔任一個全國機構的要職,都因充滿自信的格言給了他力量。同時,他的成功也成了這些格言的有力佐證。

天無絕人之路。生活中會出現難題,同時也會有解決問題的方法。約翰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並創造出輝煌的事業,是因為他堅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堅信冬天之後春天會來臨。憑著這種信仰,他昂首前進,直至迎來生命的春天。

生活並非總是豔陽高照,狂風暴雨隨時都有可能來臨,每一個人都需要以一種堅定的姿態去迎接命運的挑戰。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請不要哭泣。生命的嚴冬過去後,雁,依然會從南方飛回;花,依然會在夏天盛開;葉,依然會在春天走向青綠。冬天總會過去,春天總會來到,太陽也總會出來。度過寒冬,我們一定會迎來更美好的春天,生活得更好。

獨立悟語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度過,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這是對生活的信心,也是對生活的希望,有了信心與希望,即使事情再糟糕,我們也會有麵對現實的勇氣和決心。

)第五節 拿出10倍的勇氣與失敗作戰

成功的哲學就是屢敗屢戰,即使跌倒了,也有再站起來的勇氣。不要因為一次的跌倒,就喪失了前進的動力。失敗隻是對我們的一種考驗,它會讓我們在收獲的時刻感到更加幸福和喜悅。麵對失敗,我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拿出10倍的勇氣與它勇敢作戰。

人生就是一個舞台,我們扮演著各種角色。我們各有各的理想,各有各的追求。但人們都喜歡一樣東西,都渴望著一樣東西,這便是成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人們都覺得成功是一種收獲。的確,事實也如此,但人們往往因為太看重成功,卻忽視了失敗。其實,失敗也是一種收獲,這種收獲是邁向成功的原始積累。

失敗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眾所周知,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成果,但他一生失敗的次數卻達十幾萬次。這一千多項發明,便是以這十幾萬次的失敗做基石,並堅持努力的結果。

1877年,愛迪生開始著手研究白熾電燈。為此,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做了20本的記錄,共計4萬多頁。從中,他不僅了解了在電力照明上前人的成就和進展,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和教訓。

在這段時間裏,愛迪生常常通宵達旦地幹,疲倦了,就把書當枕頭,在實驗桌上打個盹。愛迪生沿著前人的腳印先後做了許多次試驗,絞盡腦汁,曆時一年多,先後用了1600多種礦物和金屬的耐熱材料,進行了上萬次的實驗,結果都失敗了。對他發明電燈,報紙上前一秒還對此大吹大擂;可一轉眼,報紙上卻開始諷刺他,說他這是白日做夢。無論是吹捧還是譏諷,愛迪生都不為所動,他毫不氣餒,樂觀地麵對試驗的失敗。

有一次不知怎的,他的手指碰到了桌上的一堆燈撚子,他那灰色的眼睛突然一亮,便叫助手拿來幾軸棉線,助手們按照他的吩咐,把棉線彎成發夾的樣子,放在鎳製的模型裏,送到高溫密閉的爐中,燒成了一根碳精絲,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它裝進玻璃泡,抽掉了燈泡裏的空氣,再把抽氣口加以密封,一通電流,電燈便亮了,而且光線是那麼明亮、柔和、穩定,成功了!

1879年10月21日,世界上第一盞白熾電燈誕生了!愛迪生發明的“夜間的太陽”使人類進入了電燈照明的新時代,這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這第一個“夜間的太陽”——電燈,整整地亮了45個小時,愛迪生的助手們都唱著、笑著,就連聖誕節都沒有這麼歡樂、這麼熱鬧!

在我們周圍,有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缺少智慧,而是因為他們喪失了堅持下去的信念。其實,人生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即使自己是一粒細沙,也要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顆珍珠。隻有抱著這樣的信念,我們才能走向成功。

有一個窮困潦倒的年輕人,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想當電影明星。好萊塢當時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仔細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拜訪下來,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無情的拒絕,他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不久,他就又從第一家開始了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第二輪拜訪也以失敗而告終。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但這個年輕人沒有放棄,不久後又咬牙開始了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到第350家電影公司時,老板竟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

幾天後,他獲得通知,這家公司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他擔任自己所寫劇本的男主角。

不久,這部電影問世了,名叫《洛奇》。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就叫史泰龍,後來他成了紅遍全世界的影視巨星。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麵對失敗灰心喪氣,在失敗的打擊下一蹶不振,失去一顆敢於嚐試的心。而隻要嚐試,我們就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如果我們能夠擁有坦然麵對失敗的勇氣,在失敗中總結經驗,讓失敗成為我們下一次開始的台階,那麼成功遲早會屬於我們。

失敗並不一定就是一件壞事,至少通過失敗,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充分認識到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在生活中,失敗不可避免。如果我們能夠像愛迪生那樣樂觀地麵對失敗,把失敗看作自己成功的一個步驟,在失敗中學習,那我們遲早能叩開成功的大門。

獨立悟語

人生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即使自己是一粒細沙,也要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顆珍珠。隻有抱著這樣的信念,我們才能走向成功。

)第六節 理想使世界更美麗

理想是什麼?理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目標,它是引發生命潛能的導火線,是激發生命激情的催化劑。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努力和判斷的方向。”

有一個牧師想建一座伊甸園一樣的水晶大教堂,朋友問他預算,他坦率地說:“我現在一分錢也沒有,重要的是,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夠的魅力來吸引捐款。”教堂最終的預算為700萬美元。大家勸他放棄這個不可實現的念頭,他堅定地拒絕了,開始了自己的募捐計劃。

他先在心中構想了這座教堂的模樣,甚至默默地計算大概需要多少根柱子,多少麵窗戶。然後他拿筆在紙上寫了九種募捐計劃:尋找一筆700萬美元的捐款;尋找7筆100萬美元的捐款;尋找14筆50萬美元的捐款;尋找28筆25萬美元的捐款;尋找70筆10萬美元的捐款;尋找100筆7萬美元的捐款;尋找140筆5萬美元的捐款;尋找280筆2.5萬美元的捐款;尋找700筆1萬美元的捐款。

30天後,牧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動了一個美國富翁,他捐出了第一筆100萬美元。第40天,一對夫妻,捐出了第一筆2000美元。60天時,一個陌生人寄給他一張100萬美元的銀行本票。6個月後,一名捐款者對他說:“如果你的誠意和努力能籌到600萬美元,剩下的100萬由我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