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望了望這位小美人,問:“你小小年紀,能有什麼辦法?”
武氏對日:“妾有三件寶貝可以製伏它。一開始用鐵鞭猛抽;如果還不服氣,就用鐵錘砸;再不服氣,可用匕首斷其喉。”
李世民聽了,淡淡地說了句:“算你有誌氣。”就撇下獅子驄轉身走了。眾人又迤邐隨他往苑外走。走在路上,武氏默然無語。她本想一鳴驚人,以“過人見識”取悅於李世民,但看來適得其反。李世民雖然是皇帝,後富佳麗使也使不完,但他和普通人一樣,心中總有一個理想化的女人。這個女人就是長孫皇後,如今,斯人已去,但李世民心目中仍然擺脫不掉長孫皇後的影子。徐惠才貌雙全,頗有長孫皇後的遺風,於政事多有建言。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徐惠上書言事,對當前的政治、經濟、軍事發表了一番見解,勸諫太宗李世民“抑誌裁心,慎終如始,削輕過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則令名與日月無窮,盛業與乾坤永大”。太宗李世民見了奏書以後,仿佛看到了故皇後長孫氏的影子,眼圈都濕了,對徐惠大加稱讚,賞賜黃金、白銀、絲帛等許多東西。但徐惠賢而有度,恬然不受。李世民從此愈加寵愛徐惠,把她從婕妤提拔為充容,官屬正二品。
有一天,南方飛馬送來鮮荔枝,李世民想起了徐惠,叫人把她召來。太監飛跑至徐惠的住處,催徐惠去見皇上,徐惠看了一會兒書,又照照鏡子,用胭脂粉撲撲臉,在屋裏拾掇這拾掇那,轉了好幾個圈子,才去見李世民。
等了這麼長時間,才等來徐惠,李世民一臉怒氣,把荔枝拋在地上說:“你的架子真大,朕叫你吃荔枝你都敢遲遲不來。”
徐惠笑而不答,徑直走到書案旁,拿起羊毫筆,輕舔墨硯,揮筆寫了一首詩,詩曰:朝來臨鏡台,千金始一笑,妝罷暫徘徊。一召詎能來。徐惠把詩遞給李世民。李世民讀了詩,怒氣全消,上前一把托起這個小才女,放在膝上,親自剝開荔枝,塞到了徐惠的嘴裏。徐惠矜持而幽默的性格給年近五十的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陛下,開春以來,就沒見您臨幸武媚了。媚娘挺思念您,托臣妾給陛下說說。”徐惠受人之托,見李世民高興,伸出小手摸了摸李世民的虯須說道。“武才人徒有嫵媚的外表,小小年紀,竟想出了如此狠毒的馭馬術,讓朕頗感失望。”
徐惠並沒有忘記與武媚結拜時答應過的事情,弄清了李世民生氣的原委,便想著辦法為其開脫。她向陛下解釋道:武才人的確性格剛毅,不夠溫順,但其忠心可嘉。雖然當中表演了馭馬之術,並不能說明她有什麼異常想法,無非是想通過此事引起陛下注意,獲得陛下的恩寵。李世民聽完了徐惠的解釋,心裏的疙瘩也消了不少,便又問起了武媚近來所做的事情。徐惠見自己的解釋起了作用,於是更加賣力地推薦武媚,告訴李世民,武媚在宮中平時除了學習宮規外,還潛心學詩文辭章,以不辜負陛下的殷切期望。李世民聽完了徐惠的回答,摸著她的小手,終於露出了笑容,讓徐惠轉告武媚,她也可以參加第二天在太極官和太子、諸王一起觀看歌舞《秦王破陣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