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德琮向各縣縣令及州府官員,展示了睿宗皇帝的“血書”,闡述了出兵討伐太後的緊迫。李衝道:“本王昨天已分別致書諸王,言‘神皇欲移李氏社稷以授武氏’。諸王接書後,必不善罷甘休,且諸王大都分布在洛陽周遭地區當刺史。一旦四方諸王響應,一時並起,事無不濟。諸君隻要同心協力,定能戮滅逆賊,迎還皇帝。到時在座的各位都是首義功臣,自當封將人相,光宗耀祖,立不世之功。”這時,堂邑縣丞董玄寂在一旁擔心地道:“這可行嗎?不如等別人動手了,我們再跟著起兵。”琅玡王一聽,訓斥董玄寂說:“皇上被困深宮,危在旦夕,早一日發兵,便可早一日解救出皇上。”琅玡王見武水縣令郭務令,手拿著血書,翻來覆去地查看,於是嚴厲地問:“怎麼,你不相信這是皇帝的禦書?!”
郭務令假笑了一下,說:“怎能不信。屬下這是在體會皇上寫血書時的心情。”
“是啊。”琅玡王走了兩步,說:“從血書的筆跡來看,可以想象,皇上當時的心情一定很痛苦。他也一定日夜焦急地盼望著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趕快興兵去救他……”
郭務令當即拍著胸脯表示說:“王爺,請遣屬下立即回武水,屬下當以盡快的速度募集本縣兵馬,隨王爺出征!”
“好!”琅玡王高興地拍了拍郭務令的肩膀,對與會的縣令說:“大家回去後,務於後日午前,遣所部兵馬趕到博州城,由各縣縣丞帶隊,縣令本人則堅守各縣縣城,隨時聽候調遣。”八月壬寅這一天上午,博州城北校場上,旗幟招展,人喊馬嘶。校場北邊的點將台邊,各豎起一杆九龍雲緞鵝黃色勤王義旗;又左右金黃旗,一書“招納忠義”,一書“延攬英雄”。點將台後豎起一杆銷金王鳳錦鑲近降紅號帶,素綾心子元帥旗號,泥金寫著“大唐琅玡東路元帥”。午時整,各縣縣丞均帶本縣兵馬趕到,唯有武水縣郭務令的人馬沒有來。已過午時二刻了,琅玡王實在等不及了,於是,傳令擊鼓,升台點將及兵士,共四千二百九十七名,馬三百二十匹。點畢,琅玡王率蕭德琮等人對天拜誓,將校皆隨拜。焚表已畢,正待伐鼓出征,忽報武水縣令郭務令遣使來見。琅玡王忙叫來使過來,問道:“汝縣郭大人,所派兵馬何在?”來使顯得有些害怕,顫顫抖抖地從懷裏掏出一封信,雙手呈給琅玡王,說:“郭大人隻是遣小人送來一封信。”琅玡王李衝疑疑惑惑,打開信,不看則已,一看幾乎氣炸了肺,大叫:“反了!反了!”蕭德琮忙接過信看,隻見上麵寫著:琅砑王反賊,敢興命犯閱,旬日之間必敗。若能幡然悔悟,自鎖來武水謝罪,本縣令當申告朝廷,免汝死罪。武水縣令郭務令。琅玡王仍在一旁氣得跳腳,一迭聲地喊:“先不渡黃河,先拿下武水,宰了那個妄恩負義的反複小人再說。”蕭德琮上前勸道:“王爺,武水乃區區一小縣,拿下也無補大局。且我軍勢單力薄,須直南渡黃河,與薛刺史的兵馬彙合。”琅玡王道:“不行!非捉住郭務令不可,不掃除後顧之憂,安能長驅洛陽……來人哪!”“有……”應聲躥過來兩名刀斧手。“把這個送信的小子砍了,祭!伐鼓出征!”且說郭務令正在武水縣衙大堂上,坐在太師椅上,眯縫著眼做美夢,想象著琅玡王接到自己的信後,害怕帶後悔地急忙來武水向自己負荊請罪的情景。卻在這時,一個探子飛奔而來,還沒進大堂就高喊:“報……郭大人,大事不好!”喊聲驚醒了郭務令的美夢,還差點把他嚇得從椅子上閃下來,郭務令結結巴巴地問:“所……所報何事?”
“郭大人,琅玡王已興起大兵直撲我武水而來。送信的小梁子也被殺了祭旗了。”
“呀……”郭務令倒吸一口涼氣,不禁後悔寫那封信。當時寫信的目的,也不過是想當眾聲明要與琅玡王劃清界限,以洗刷自己。但劃清界限,自己又何必采取這種方式,弄得引火燒身。
“敵軍離我武水還有多遠?”郭務令問探子。
“還有八十多裏路,小的見他們時,他們正在老山口處埋鍋造飯,估計今天下午能趕到。”“再探再報!”
打發走探子,郭務令想:雖然大敵當前,自己卻不能棄城逃跑,隻有一方麵招募民兵,組織城防;一方麵派人向相鄰的魏州莘縣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