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馬帶著郭務令十萬火急的親筆信,經過一個多時辰的奔馳,於午前趕到了莘縣。縣令馬玄素接到告急文書,不敢坐視不管,忙派人向州府求救。而後向信使打探敵我雙方的態勢。聽聞琅邪王才幹數來人,馬玄素振奮起來,決定立即出兵,邀擊叛軍,一旦成功了,也是件不小的功勞,官升三級沒問題。
馬玄素一刻不停,火速組織起由軍隊、保丁、民團組成的雜七雜八的隊伍,計一千七百多人。在信使如簧巧舌的鼓動下,也來不及誓師,就倉促出發了。
馬玄素生平第一次領兵打仗,想來想去,馬玄素決定半路上打伏擊,生擒琅玡王,以建不世之功。主意一定,馬玄素不斷地催動部隊,火速前進。
馬玄素把伏擊叛軍的主意和大家一說,眾人皆大搖其頭,連說不可。於是傳令部隊直接開進武水城,與郭務令彙合,據城死守。
下午申時,琅玡王帶領大隊人馬,殺氣騰騰地趕到武水城南門外,擺好陣勢,弓箭手壓住陣腳,令人向城上的郭務令喊話。郭務令也不甘示弱。
琅玡王見對方不降,便命令手下火攻破城。四五個軍士冒著城上射下的飛箭,以臘條盾遮身,打著火鐮放火,幹柴烈火,火借風勢,霎時間,劈劈啪啪地燃燒起來。
望著漸漸燃起的大火,琅玡王哈哈大笑。然笑聲未落,風向忽然大變,南風轉成北風,大火冒著濃煙,反向南邊衝來,燒得放火的一千軍士須發皆盡,號叫著狼狽地逃回本陣。部隊連連後退,士氣大為沮喪,好不容易擺好的陣腳,也陷入了一片混亂。
琅玡王被情勢弄得頭上直冒汗,手足無措,正待靜下心來想辦法,隻聽得堂邑縣丞董玄寂對周圍人說:“琅玡王與國交戰,此乃反也。”
一席話說得軍士人等人心惶惶,不少人東張西望,意欲瞅機會逃走。
琅玡王李衝氣得咬牙切齒,親自持刀,帶領家兵家將,旋風般地趕過去,立斬董玄寂。
董玄寂所屬人馬,見勢不妙,一哄而散,這一鬧不要緊,引得別部人馬也跟著四散逃匿,有的藏於草澤,有的匿於樹叢。一時間,四五千號人,逃得光光的,隻剩下十幾個家丁還圍在琅玡王的身邊沒有走。
城中的郭、馬二人見狀,大喜過望,乘機令兵士鼓噪,聲稱要打開城門衝出去,生擒琅玡王。
琅玡王李衝萬般無奈,隻得無奈地望了廣水城一眼,翻身上馬,三十六計走為上,率領十幾個家丁,退回博州城。
博州城內,早有逃兵逃了回去,滿城人也早已得知琅珊王的所為。全城人心惶惶,風言風語,秩序大亂。
因戰事緊張,長期賦閑在家的吳大智被起用,安排在西城門當差,主管該城門防務。琅玡王敗回博州城,西門是其必經之路。吳大智把殺琅玡王以避禍,帶建功立業的想法跟其他守門的軍士說了。大夥經不住吳大智的威脅利誘,最終隻得表決讚成。但在決定由誰殺琅玡王時,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出頭。而吳大智本人又是個文勳,身無半點武功,真要和琅玡王對打起來,沒有勝算。於是找到了在家習武的鄰居孟青。孟青禁不住吳大智的連哄帶騙答應了殺琅玡王一事。傍晚黑天的時候,琅玡王李衝帶了十幾個隨從,垂頭喪氣地來到博州城西門外,叫了半天門,吳大智才在城樓上懶洋洋地問:“來者何人?”“連琅玡王都不認識了,快快開門!”幾個琅玡王的家丁在城外惱怒地罵著。“琅玡王走時好幾千人馬,怎麼就剩你幾個人回來?”吳大智明知故問道。
一個瘦高個打馬上前,叫道:“廢話少說,我就是琅玡王,快開門!”“挨黑天了,離這麼遠,誰能看清你是琅玡王?”吳大智衝著那騎馬的瘦高個喊道:“你說你是琅玡王,你先進城,其他人退後,等驗明正身後,其他人再進。非常時期,職官不得不謹慎從事。”琅玡王跑了一天的路,又饑又渴,疲憊不堪,恨不得立即入城,回到舒適的王府裏歇歇。隻得命令隨從退後,自己單人單騎入城。
城門“吱呀”一聲,打開了一條縫,僅容一人一馬通過。琅玡王牽著馬,好不容易才擠進去,但見吳大智熱情地迎上來說:“喲,真是王爺,剛才在城樓上,天黑,沒認出來。”
“快把其他人放進來。”琅蚜王沒好氣地說。
話音剛落,城門再次被關上,琅玡王還沒有回過神來,剛要責問吳大智,就感覺到自己腦後“嗚”的一聲風響,後腦勺便被某個重物砸了一下,還沒反應過來,便已經站立不住,無力地跌倒在地。
吳大智趁機撲上去,抽出腰上的佩刀便照著琅玡王身上亂戳,再加上孟青的頻頻揮舞的重棒,可憐琅玡王還沒來得及掙紮就被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