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強行嫁太平 薛懷義領兵(3 / 3)

“好,好,隨你的便。”武太後笑著說。

隻有薛懷義敢說拒絕武太後的話,也隻有對薛懷義,武太後才一笑置之,不以為怪。

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十一月武則天下詔大赦天下,始用周正,改元載初,以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

中國自漢武帝以來,曆代都使用夏正,所謂夏正就是夏曆,即夏朝流行的曆法。而周正,亦即周曆,也就是周朝使用的曆法。夏曆建寅,以陰曆正月為歲首;周曆建子,則以陰曆十一月為歲首。歲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隨之不同。

武則天為什麼下詔改變沿用了兩千多年的曆法?原因不言而明,那就是用周曆的周朝,乃武氏的祖先。夏曆改周曆,就是要告訴天下人,天下本來是武氏的,我武氏馬上就要複興周朝了。更改曆法,當然引起天下一片混亂,用了多少輩子的老皇曆一下子變得不名一文。老百姓鬧不清何時是春,何時是夏,何時是秋,何時是冬,何時過年,何時下種,何時收獲,人人稀裏糊塗。

載初元年正月一日,武太後大享萬象深宮,服兗冕,摺大圭,執鎮圭為初獻。以周、漢之後為二王後,舜、禹、成湯之後為三恪,周、隋之嗣同列國。

鳳閣侍郎河東人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七字以獻。

其中“曌”為武太後特別欣賞,拿過來作為自己的名字專用,任何人不得使用這字。從字形上看,“曌”象征著日月當空,象征著女皇君臨天下的氣勢。“曌”字拆開來看,又成“明空”。或“空明”,頗含幾分佛理禪機,切合武太後向佛的心意。會意造出的字,也有錯會其意的時候。比如“國”字,宗秦客開始秉承武太後的意思,造成“園”字,意思是“口”中安“武”以鎮之。但字剛推行,沒有一月,有人上書說,“武”字關在“口”中,與“囚”字無異,不祥之甚。武太後大吃一驚,慌忙下令追回前道詔書。啟用了新字,武太後又將“詔”改為“製”,原因是“詔”與“曌”音近。新字的推行,首先從朝廷開始,然後派快馬傳遞到全國各地。詔令天下,無論是製敕公文,奏書,報告,以及其他文字的東西,從落款到行文,都要毫無錯誤地使用新字,不允許有一丁點兒差錯。

乙未,司刑少卿周興奏除唐親屬籍。

春一月,戊子,在李唐宗室王公被清洗出朝廷之日,武太後大封諸武。

武承嗣是武太後同父異母的哥哥武元爽的兒子,和武太後最為親近,被遷為文昌左相,同鳳閣鸞台三品,兼知內史事。武三思是武元慶的兒子,也算武則天的親侄子,由右衛將軍累進夏官(兵部)尚書、春官(禮部)尚書,並監修國史。

武則天姑媽的兒子、表兄宗秦客因改造新字有功,被擢升為鳳閣侍郎。其二弟楚客、三弟晉卿亦被重用。

環視偌大的朝堂,幾乎有一半是武家的人。但武家畢竟就那麼幾個人,天下的官還要有外姓人當。但唐家老臣,新朝不取,李氏宗室及一些追隨者被酷吏整死後,朝廷的各個部門、各級官府急需大量的官員。選用才俊成了當務之急。

載初元年(公元689年)二月十九日,經吏部考試初選的數百名貢人,齊聚洛陽殿,參加太後武則天親自主持的殿試。此前曆朝曆代,大都推行的是九品中正製,即以門第為考校官員的主要標準。而今以文章詩賦取士,重才學而不重門第,它使一大批卓有才華的寒門之士得以文章顯達。自武太後朝往後,湧現了一大批通過科舉而走上政壇的賢臣和一大批文壇巨擘,如姚崇、宋璟、張九齡、陳子昂等。

此次考試,還有一個重要的發明,即糊名製度,考試時把考生的名字糊住,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貪官汙吏作弊。直到如今,糊名製仍應用到各類考試中。

開除唐宗室,任用諸武,夏曆改周曆,文字改革,殿試選拔幹部,這一係列令人耳目一新的動作,就是要向眾人宣示,人間要改朝換代了,一個新的皇帝就要誕生了。

在新皇帝誕生之前,光有一些改革措施還不行。新皇帝尤其是女皇帝麵世,還需要有神明的支持,還要通過某種手段,來取得民眾的認可。儒家語“牝雞司晨,唯家之索”,女人當政在人們的腦海中沒有合法性。武太後要平平安安地順利登基,還需要在自己的頭頂上安放一個神秘的光環,讓小老百姓們在港移默化中向自己頂禮膜拜。因此武太後指示薛懷義,在易姓前夜,加緊炮製一篇她是佛祖化身的經書來。

離武太後預定的登基日子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在武太後的直接過問下,薛懷義招募的九位僧人,終於把《大雲經》譯好了。《大雲經》早在後梁時就有曇無讖的譯本,全稱《大方等無想經》或《大方等大雲經》,此經原本不太引人注目。此次重譯也非正常的佛事注譯,幾個僧人主要是秉承武太後的意思,賦予《大雲經》以新的內容,已期達到為武所用的目的。

這天薛懷義領著魏國寺僧法明等九位僧人,捧著“新版”四卷《太雲經》入宮謁見武太後。武太後笑容滿麵,降階來迎接這九位僧人,並在朝堂上賜座。薛懷義道:“陛下,臣等在重譯《大雲經》時,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了不起的發現。所以把《大雲經》獻給陛下。”

“什麼了不起的發現,說來聽聽。”武太後一副饒有興趣的樣子。

薛懷義從袖筒裏摸出一張小紙片,想照著上麵寫的字回答,發現幾個生字又忘記讀音了,有些不耐煩,把紙片遞給旁邊的法明禪師說:“還是由你來給太後彙報吧。”

法明遂恭手當著眾人的麵開始信口雌黃,他說大白馬寺的九位得道高僧,通過對《大雲經》進行注譯,考證出當今的武太後根本就非同凡人,而是彌勒佛轉世,當代唐為閻浮提主。

他的話音剛落,站在朝堂西邊的文武大臣麵麵相覷,但很快就完全明白了這場鬧劇的目的。但在這節骨眼上,誰也沒有膽量站出來,當麵忤逆武太後,大部分都冷眼看著,在那裏聽著,不發表任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