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承嗣就在旁邊,此話分明是說給武承嗣聽的,躲在屋子裏的武承嗣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坐立不安。
“把這個逆賊給我狠狠地揍一頓。”李昭德喝道。
立即竄上來幾個衛士,掄起練過朱砂掌的蒲扇般大的手掌,照著王方慶的嘴臉劈劈啦啦地打起來,打得王方慶耳鼻出血,殺豬般地號叫,嘴裏還喊著:“武大人啊魏王爺,快來救救我啊……我快要叫人打死了。要不是你花錢請我……我怎麼也不會受這份洋罪……武大人啊,你得講究點仁義道德,千萬不能見死不救啊……”
朝士們一聽,都明白了怎麼回事。大家議論紛紛,朝武承嗣辦公室的方向投去鄙夷的眼光。李昭德見打得差不多了,王方慶也沒什麼力氣叫喊了,遂喝令左右杖殺王方慶。聚集在宮門外數百名市井無賴,聽到王方慶被杖殺的消息,嚇得立刻作了鳥獸散。
女皇聽說王方慶被杖殺的消息,有些惋惜,對李昭德說:“其實這個王方慶說得也有些道理啊。立子?立侄?朕確實也拿不定主意啊。”
李昭德恭手進言道:“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當傳之子孫為萬代業,豈得以侄為嗣乎!自古未聞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者也!且陛下受天皇顧托,若以天下與皇嗣,則天皇不血食矣。”
昭德之言,曉以君臣大義,夫妻之情,母子之情,可謂是情理交融,無懈可擊,不由得女皇不連連點頭,說:“聽卿一席話,了結朕數日之思慮。如今宰相位置空缺,你就領一角吧。”
“謝主隆恩。”
謝恩畢,李昭德又恭手進言道:“臣舉薦一人,可為宰相。”
“何人?”
“洛州司馬狄仁傑,懷忠秉正,有安人富國之才。儀鳳中,為大理寺,周歲斷滯獄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俄轉寧州刺史,撫和戎夏,人得歡心。如今知洛州司馬,頗有善政,是不可多得的宰相之才。”
女皇點點頭,說:“朕也久有起用狄卿之意,可速發特使,召其還京。”
“遵旨。”李昭德答應一聲,轉身走了。
不一日,狄仁傑趕赴京城,朝中,女皇當即頒詔:封狄仁傑為地官尚書,與冬官尚書裴行本並行平章事。武則天微笑著,看著狄仁傑,愛才之心溢於言表,說:“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譖卿者名乎?”
狄仁傑恭手謝道:“陛下以臣為過,臣當改之;陛下明臣無過,臣之幸也,臣不知譖者,並為善友,臣請不知。”女皇聽了,深加歎異,以為狄仁傑有長者風。
這時,大學士王循之,因害怕酷吏,不想在朝中待了,因出班請奏:“臣父母年邁多病,臣請乞假還鄉照顧雙親。”女皇得了狄仁傑,心情不錯,於是答應道:“難為你一片孝心,朕就準你的假。”禦史中丞知大夫李嗣真深知王循之告假的真正原因。於是手拿奏書,出班奏道:“今告事紛紜,虛多實少,恐有凶慝險謀離間陛下君臣。古者獄成,公卿參聽,王必三宥,然後受刑。比日獄官單車奉使,推鞫既定,法家依斷,不令重推,或臨時專決,不複聞奏。如此,則權由臣下,非審慎之法,倘有冤濫,何由可知?況以九品之官專命推覆,操殺生之柄,窮人主之威,按覆既不在秋官,省審複不由門下,國之利器,輕以假人,恐為社稷之禍。”女皇聽了,不以為然,說:“沒這麼嚴重吧,朕覺得他們隻是殺了該殺的人。”狄仁傑也拱手說:“生殺之權應由司部掌管,丞相及主簿的死令,亦應由聖上親賜,請聖上立製以約束別有用心之人。”
聽了狄仁傑的話,女皇也覺出了群臣對酷吏縱橫的不滿,於是點頭應道:“狄卿所言,可令刑部討論定製。”禦史中丞魏元忠亦手拿奏本出班奏道:“當今朝廷用人,請聖上下詔,遍選有才之人,為百姓謀福,為聖上出力。”女皇聽了,連連稱善,當即指示吏部說:“新朝肇基,理應廣求天下逸才。可向各地州府,發十道存撫使,以存撫天下,輯安中國,舉賢任能,務要做到野無遺賢,萬不可辜負朕思賢若渴之心也。”
長壽元年(公元692年)正月,由十道存撫使推薦來的各地舉人,雲集神都洛陽殿,接受女皇的親自接見。這是繼“殿選”、“南選”之後,女皇的又一次“掄材大典”。
望著殿下站立著的林林總總、口音各異的四方人才,女皇龍顏大悅,傳旨,讓他們一個一個地上來,近前問話。第一個上來的是並州錄事參軍徐昕,見是自己家鄉的父母官,女皇和藹地問道:“你在並州,曾有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