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名及卦辭簡釋”
《乾》卦居六十四卦之首,由六陽爻組成,後人謂之純陽之卦:依《說卦傳》,其取象為“天”,其性質為“至健”,《易經》中以“龍”擬象“天”的“至健”之性,由“潛龍”到“亢龍”,層層推進,形象地展示了陽剛之性(氣)的萌芽、生長、盛大乃至於亢窮的變化過程,具有極強的辯證色彩。
《乾》卦指出:天之陽氣是萬物滋生之本,又製約、主宰著整個世界。天有開創萬物並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貞被稱為乾之“四德”。《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是:天的運行剛勁強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發憤圖強。
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民族道德精神,它激勵中華兒女一代又一代地拚搏奮鬥,不斷進取。自從開天辟地以來,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披荊斬棘,鋪路搭橋,譜寫了一曲曲悲壯動人的頌歌。
黃帝教民養蠶,製作舟車,炎帝斫木為未耜,課民以農桑;堯帝設官定曆,率民戰勝旱災;大禹為了治水,13年走遍9個大州,疏通9個湖,開鑿9座山,“三過家門而不入”,率百姓終於治服了水患,商周以來,湧現出許多奮發有為,勵誌圖強、自強不息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教育家及無數能工巧匠。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使中華民族能以造紙、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四大發明,為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重大的貢獻。也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著曆代眾多的傑出人物,開拓進取,奮鬥不息,為國家、民族興旺發展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傳統,造就了中國人獨特的苦樂觀、憂樂觀,正如孔子所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自己就是“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他一生以天下為己任,以萬民之苦樂為苫樂,以有限的生命,成就“三不朽”之偉業;這樣的一生,上無愧於天,對得起道德良心,下無愧於地,對得起列祖列宗。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訣,然而成功並非唾手可得。我們常常忘記,即使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堅持下去,成功的大門絕不會輕易地開啟。除了自強不息、堅持不懈之外,成功並沒有其他秘訣,一位學者指出:“勤,勞也。無淪勞心勞力,竭盡所能邑勉從事,就叫做勤。各行各業,凡是勤奮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頭地。”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跡岩穴,倘徉於山水之間,看破紅塵,與世無爭,他們也自有一番精進的功夫要做,於讀經禮拜之外。還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
唐朝開元間的百丈懷海禪師,親近馬祖時得傳心印,精勤不休。他製定了《百丈清規》,他自己篤實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麵修行,一麵勞作,”他到了暮年仍然照常操作,弟子們於心不忍,偷偷地把他的農作工具藏匿起來。禪師找不到工具,那一天沒有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的沒有吃東西,他的刻苦的精神感動了不少人。
清初的以山水畫著名的石豁和尚,也是勤奮的楷模。請看他自題《溪山無盡圖》:“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白持,不可懶惰,若當得個懶宇,便是懶漢,終無用處……殘袖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誦,稍餘一刻,必登山選勝,一有所得,隨筆作山水數幅或字一段,總之不放閑過。所謂靜生動,動必做出一番事業。端教一個人立於天地間無愧。若忽忽不知,懶而不覺,何異草木?”人而不勤,無異草木,這句話的確值得我們沉思。
一個人,隻有自強不息、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一個社會,隻有自強不息,敢於挑戰,才能不斷進步;一個民族,隻有自強不息、勇於刨新,才能不斷開拓進取;一個國家,隻有自強不息,頑強拚搏,才能在世界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自強不息,是泱泱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
自強不息,是我們人生昂揚向上的力量源泉;
自強不息,是巍巍中華綿延萬代,永遠屹立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