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名及卦辭簡釋”
井卦下巽上坎,坎為水,巽為木。古者穿地為井,用磚石或木料砌成井壁,以防泥沙淤積,故下為木,上為水。水分沿著樹身向上運行,為井水源源不斷地被汲引到地麵之表象,因此象征無窮;井水孜放不港地養育著人們,君子應當效仿這種美德,不辭勞苦地為大眾謀福利?倡導助人為樂的社會風尚,井,即水井。《周易》以水井能夠養人之意,比喻君子應當修芙自身,惠物無窮。
《井》卦可以給我們多方麵的啟示:在古人看來,村落可能有變遷,但並不會變動,人們來來往往汲水,而井水則依然潔淨不變,當汲水的桶,幾乎到達水麵時,因為吊繩沒有完全伸開,以致阻撓,便桶翻覆破裂,聽以凶險。即是說,用賢的道理永遠不變,用賢無功也不會有過,人事管道,應暢通無阻。
《井》卦中提出了“改邑不改井”的觀點,也就是說,作為一時一世的外在生活狀態的“邑”可以變革,但是作為民族的深刻文化源泉的“廾”則必須保留。革是為了更長遠地流通井水,而不是為了廢除老井,革的原因隻在於井泥的淤塞,革的目的隻在於疏通水源。
那麼,在用人方麵,那些基本原則是應該保留不變的呢?
(1)要有重才之心。要招攬人才,首先要愛護人才,絕對不能今日用得著就另眼相看,明日用不著就棄之如敝屣:現實的情景常常是:人才的重要無人不曉;但真正做到尊重人才,量才而用,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尊重人才方麵,類似“葉公好龍”者有之,他們招攬名士,但是為了沽名釣譽,備而不用,埋沒人才;嫉賢妒能者有之,他對才高者妒火暗燒,怕這怕那,棄之不用,重才實為重己,武大郎開店,容不得強己者出現;眼睛向外者有之,他們隻見別人營壘中濟濟人才,不見麾下也兵強馬壯,總以為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不給自己的人才創造應有的條件;以我畫線者有之,他們以個人好惡和恩怨取人,親者予以重用,疏者加以排斥。凡此種種,都不是真正尊重人才。
(2)要有識才之眼。用人應先會識人,庸人手下尤人才,人如果自身庸俗淺陋,識才用才便無從談起,倒可能使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無能鼠輩雲集到身邊、善於識別人才者,自身必定也是個人才。
識人要識別不同類型的人才,要具備從良莠混雜的人群中識別人才的本領,做到觀察敏銳,眼力深邃,看人看本質,看主流,看發展,不計較一時過錯,不糾纏曆史舊賬,不苛求完人。人各有長,隻不過有專業之別,大小之分,有的人富於管理才能,若要他從事科研,勢必一事無成;有的人工作勤懇,堪稱勞動模範,但所見不多,所知甚少,若委以大任必然難以承受。
善於識才必須破門戶之見,杜絕憑個人好惡、親疏恩怨去選人識才,克服“年齡是個寶,文憑不可少,德才做參考,關係最重要”的偏見,領導者應該具有睿智卓識的眼力,做到識人準,用人當,薦人力,識其賢愚,端其良莠,讓藏龍騰飛,臥虎猛躍,切忌不辨表裏,以貌取人;求全責備,以全取人;固定模式,循規取人;望風撲影,假象取人;假以私心,以我取人等等問題,領導者的用人行為,來源於其用人動機,若立誌宏圖大也立足事業的長遠發展,必然要熱心追求真才實學者,舍棄庸碌無為者;若心胸狹窄,鼠目寸光,為個人或小團體著想,則會網羅親信,排斥異己,重用順從諂媚者,疏遠仗義執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