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應能夠認識到,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特別是在各種知識日益專業化、精深化的今天,任何人無論怎樣精明強幹,也不可能樣樣明白,事事通曉,身邊沒有幾個能人幹將,也是身孤力單,難成大業。
(3)要有容才之量。完美無缺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特別是一個有某方麵特長的人,可能在另一方麵存在著缺點和不足。人各有長,也有其短。大才者常不拘小節,異才者常有怪癖,恃才自傲往往是個通病。人才常常優點越突出,缺點也就越明顯。用人不易,容才更難。有的領導者身邊雖有人才,但矛盾重重,關係緊張。有的人才本來是領導自己選來的,但過不多久便後悔不迭。在許多情況下,一個心胸狹窄的領導者,所耿耿於懷的往往不是人才的缺點,而是人才的特點;既是人才,必有他自己的獨到見解,對自己的觀點見解及才能充滿信心,因而不會輕易附和領導的意見。既是人才,由於忙於求知做事,自然沒時間和精力去拉關係,走後門,有的甚至不懂人情世故,有的不知社交禮儀,有時會不顧領導情麵,不分場合地點直言不沛,這些恰恰容易被人稱為“狂妄”、“傲氣”。
尤其是有時這個人才以前正好是他的對頭。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領導,應當具有宰相肚量,大將風度,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應當排除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和幹擾,大膽起用人才。當然,這並不是說一切都要放任自流,對人才的缺點錯誤,還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幫助其不斷地改正。
領導者應該具有容人的度量,善於理解和容忍人才的缺點和短處,虛懷若穀,不能小肚雞腸,斤斤計較。
(4)要有育才之術。人的成長與進步,除了自身素質和主觀努力之外,處在良好的環境中,並得到領導及組織的正確培養,不能不說是個重要因素。因此,領導的職責之一,是在用人的同時,不忘有意識地進行培養教育。隻培養不使用,這種培養毫無意義可言。相反,隻使用不培養,則是領導的一種失職。
領導者不僅有育才之心,還能夠研究掌握育才之術,即有效的育人方法,自覺地在工作中循循善誘,啟發引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注意為下屬施展才能、成長進步提供必要的條件及環境;在下屬困惑與挫折時,及時給予不為人知的支持與幫助;不斷給下屬工作壓力,以防止他的驕傲自滿,故步自封;允許和提供下屬犯“合理錯誤”,讓他們在磕磕碰碰中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