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不過說來話長啊。”
魚樂水和姬繼昌用了半天時間,向老人詳細講述了此後的變化。全宇宙收縮倒是被證實了,但現在已經知道,它隻是一個為時一百二十四年的孤立波,很快就會過去的,不會把宇宙收縮成一個黑洞,所以,人類不用逃亡了,原來發射的遮陽篷什麼的也沒了用處。不過,隨後還會有一個呈鏡像對稱的膨脹波,它會給人類帶來新的災難——降低人的智商,甚至使人類回到動物狀態;“樂之友”研究出了兩種逃避辦法:智慧保鮮室和雁哨式飛船;楚天樂準備做頭顱離體手術,隨“雁哨”號上天;至於眼前這艘“天馬”號,是一艘億馬赫飛船,馬上要開始環宇探險。如果它連續飛行,也能同時起到“智慧保鮮”的作用。
吃好喝好的褚貴福恢複了他的草莽性格,聽著這些匪夷所思的情況和進展,他說:
“我上天前天樂就說過,也許比我晚幾年上天的飛船很快就會超過我,還答應我,後來的飛船也會帶上‘褚氏’號上的基因備份。”
“對,‘諾亞’號帶著,‘天馬’號正式起航時也要帶上。”
“不過,那時連他也沒想到進步會這樣快。我上天八年後,你們弄出個1.8馬赫飛船;又二十年,弄出來個億馬赫飛船!看來我當時真不該急著上天。”他笑著說。
魚樂水認真地說:“但所有這些進步,都是從你那兩百億開始的呀。”
“好說,好說。我這些錢真沒白花,我不後悔當年的決定。”
魚樂水說:“既然宇宙已經不會塌陷,按說該把這五百萬枚人蛋接回地球的。坦率地說,當時倉促開發的卵生人技術不是很成熟,安全性不高,既然造出了這些人蛋,咱們就得負責到底。褚伯伯你說是不是?不過,要說服民眾接受這些卵生人回地球生活,可能有點麻煩。”
褚貴福沉下臉,“咋,我的卵生崽子們低人一等?”
魚樂水看看他,“不是你的崽子,是咱們的崽子,也是全人類的崽子。”褚貴福聽出了這句話的分量,不吭聲了。“嚴格說來,他們確實算不上血統純正的人類,一般民眾有些想法也是正常的。不過問題主要不在這兒,而是我們本來就不想把他們接回地球。既然人類已經邁出太空移民的第一步,就沒理由再回頭。我們還指望著這些卵生崽子為人類闖出一片新天地呢。”
“你說得對。我本人也不會讓他們再回頭。”
“但是以現在的技術水平,我們可以對那五百萬枚人蛋做出更妥善的處置。原先的辦法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那是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是不得已而為之。”
她告訴褚貴福,近年科學家已經找到上萬顆地外行星,距離最近的一顆位於天秤座的Gliese581恒星係,距地球僅二十光年。“天馬”號將拖帶著“褚氏”號到各個行星轉轉,請老褚親自選一顆比較合適的。“有了億馬赫飛船,這就像開著奔馳逛城裏的超市。五百光年以內的行星,可以讓你在幾天內全部看一遍。”
她繼續介紹:等選到合適的行星,就讓“褚氏”號停留在外空軌道,先把低等生物的種子撒下去,估計在數萬年內,星球環境就會改變得適宜人類生存。到那時,地球將派來一個團隊,用航天器把人蛋送往地麵,這樣更安全。這個團隊將留下來,照顧它們孵化,照看著小家夥們長大,再把人類科技傳播給他們。一句話,他們的生存將有幼兒園阿姨的精心照顧,不再是自生自滅,不再是撞大運。
“這敢情好!這下我老褚就徹底放心了。”
“當然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智力崩潰期之後,地球文明能迅速恢複。”
“總能恢複的。老天爺不會這樣混帳。”
“但是,如果采用新的安排,你就沒必要留在這裏陪他們了,是否和我一塊兒回地球?你若不放心,還想繼續照看他們,那也不耽誤。你可以在地球上進入冬眠,一直到地球派‘幼兒園阿姨’出發時,再把你喚醒同去。”
“褚爺爺你回去吧,我爸老惦記著你,他退休了,沒事幹,等著你回去和他下棋釣魚呢。”姬繼昌插話道。
小豆豆也說:“對,我爺爺老是念叨你!”
褚貴福摸摸小豆豆的腦袋,咧著嘴笑了,“沒說的,我也盼著見他。不過,我回地球這事……”他猶豫著,“柳葉已經勸過我一次了,那次最終沒勸動我。現在……要不,先把人蛋安頓好,再說我的事吧。”
“那咱們現在就出發?”姬繼昌問。
“馬上就走?”
“對。”
“你說要拖運‘褚氏’號,那你怎麼綁纜繩?你可要注意,張明先一再說過,‘褚氏’號是按不受力狀態設計的,框架非常薄弱,可別用纜繩一拉,把它拉塌架了。”
姬繼昌笑了,“什麼纜繩都用不著。‘褚氏’號隻要待在‘天馬’號的本域空間裏就行。我們把這叫做‘空間免費托運’。‘褚氏’號的直徑小於‘天馬’號挖出的蟲洞直徑,這是‘免費托運’得以實施的前提。打個比方,‘天馬’號就像火車頭,它身後的本域空間就像是裝集裝箱的專用車廂,而‘褚氏’號就是集裝箱,隻要它的尺寸能放在車廂裏就能運走,不會有附加受力。”
褚貴福聽得直皺眉頭,“這個方法夠繞的,我這榆木腦袋聽不明白。你也別解釋了,反正你覺得安全就行。”
“好,現在就出發。這次行程遠一些,船速定為萬馬赫吧。”姬繼昌特意對褚伯伯補充一句,“萬馬赫仍屬於斷續飛行,不是盲飛,可以看到外邊風景的。”
在他們談話時,大副早就做好了出發的準備,隻見他按下點火鈕,“天馬”號前端隨即爆出白光,兩艘飛船開始疾速前行。明亮的大角星劃了一條弧線消失在船後,然後,飛船把天秤座的Gliese581恒星鎖死在鏡頭的中央,徑直飛去。這次因為船速較快,魚眼鏡頭中的星圖迅速變化著。天空像一隻巨碗,碗的周邊慢慢向“天馬”號包過來,然後分散為單個的恒星,迅速消失在身後。不過,不管怎麼變,前邊那隻巨碗始終存在。萬馬赫的航速並沒有造成星光的紫移,這是因為看到星光的每個瞬間,飛船都是處於靜止狀態。褚貴福興致勃勃地看著星圖,不停地驚歎著:
“飛得這麼快!不像是真的,就像玩電子遊戲!沒有超重,也不用安全帶。張明先那家夥要是坐上這艘船,肯定高興死,要不就嫉妒死。對了,剛才忘問了,老張還活著沒?算來他有九十歲了。”
魚樂水黯然搖頭,“可惜他去世得早,隻來得及看到低馬赫飛船,就是洋洋那艘‘諾亞’號,沒能看到億馬赫飛船。”
“那太可惜了。樂水你回地球後記著給老張上墳,告訴他這個消息,要不他一定死不瞑目。”
“你也回地球吧,咱倆一塊兒上墳。”
“也行啊。有了這樣的飛船,想到外星球上看我的卵生崽子,還不像是下鄉走親戚一樣容易?咦,星星咋轉起來了?”
埃瑪過來扶住魚樂水和褚貴福,笑著說:“因為這回的行程較長,需要飛將近一天,所以船長把人造重力加上了。”
“天馬”號緩緩旋轉,轉速逐漸加快,人們都開始感受到指向圓形地板的重力。重力慢慢加大到地球的重力值,現在他們都穩穩地站在地麵上,船艙對麵的人們則是頭朝下懸在他們的頭頂,就像高難度的雜技。船艏的星圖以Gliese581為中心平穩地旋轉著。
飛船上還保持著地球的二十四小時節律。到晚上該睡覺的時候了,但兩位老人都說不累,仍在興致勃勃地觀看。前邊的“夜空”開始變亮,星圖中央那顆昏暗的紅色星星迅速增大。埃瑪為兩人解說著:
“褚爺爺,魚阿姨,這就是Gliese581恒星。它的體積隻有太陽的三分之一,表麵溫度隻有數百度。它有六顆行星,包括岩石行星和氣態巨行星。比較適合生物生存的是Gliese581g,我們為它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叫息壤星。它是岩石行星,直徑和質量都比地球略大,公轉周期為三十七天,自轉周期為其三分之一,大約十二天。息壤星上有大氣,有液態水,有江河湖泊和大洋,不過大氣成分類似於地球的原始大氣,主要是甲烷、二氧化碳、水汽、氨和氫氣。”
說話間,那顆恒星已經遮蔽了半邊天空,飛船方向略作修正,把行星Gliese581g鎖在星圖中央。轉眼間這顆行星也迅速增大,遮蔽了半邊天空。飛船停止激發,幹淨利落地停下。埃瑪笑著埋怨:
“船速實在太快啦,快得都來不及說完導遊詞。褚爺爺,現在飛船已經進入息壤星的重力範圍,你的飛船要點火了,準備進入軌道。”
兩名老宇航員早已穿好太空衣,這時從氣密門出去,飄飛到“褚氏”號,進入指揮艙。“褚氏”號原來沒有設人工駕駛係統,所以他們隨身帶來一個微型駕駛台,把它外接到飛船電腦上。此前,在行進過程中,這邊已經用管道向“褚氏”號泵送了液氫液氧,把十個半空燃料罐都裝滿了,也把後者的同位素電池更換成最新型號的。少頃,“褚氏”號的蟋蟀尾須處冒出藍色的光芒,它離開“天馬”號,然後逐漸加速,進入息壤星的軌道。“天馬”號上的常規動力也同時點火,尾隨著前者。
現在,他們可以俯瞰息壤星了。這顆星球基本是地球的蠻荒版。星球表麵大部分是水域,陸地約占三分之一,其上有很多麵積很大的湖泊。河流水係還沒發育成熟,沒有大的江河,隻有短而細的河水流向湖泊,也有串珠似的湖泊由一段段的河流串著,一直延伸到海洋。火山活動相當劇烈,陸地上隨處可見火山噴出的濃密煙雲,連海洋中也有很多地方冒著黑煙。火山附近多是濃雲密布,閃電在雲中頻繁地閃亮。
“褚爺爺,請係好座椅上的安全帶,‘天馬’號準備降落了,是用激發方式降落,我們要實驗它的著陸功能,也想請你親自踩踩息壤星的地麵。”
這會兒飛船基本處於失重狀態,姬繼昌把褚爺爺按在座椅上,仔細係好安全帶。船員們對各種物品也作了檢查,該固牢的固牢。飛船以蟲洞方式進行降落會產生一個新問題:重力不是逐漸加大而是突然出現的,這也許會造成一些小小的麻煩。
“天馬”號精確測定了飛船到地麵的距離,這是“蟲洞式降落”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如果降落距離過短,飛船脫離蟲洞後可能處於懸空狀態,並在突然出現的重力中墜落,造成船體與地麵的撞擊;如果降落距離過長,則會在息壤星地麵爆出一個半球形的洞。實習大副卡普德維拉按測定距離調定激發參數,然後向地麵降落。由於在降落過程中息壤星的重力仍被隔絕,所以降落十分輕鬆,隻是十微秒的一瞬。然後,它“突然出現”在息壤星的一處平坦地帶,船外的太空景色也在瞬間切換為地麵景色。在同一瞬間,息壤星1.1g的重力突然淹沒了失重狀態下的飛船。乘員們都感到眼前一黑,這是重力突現造成的腦部失血。飛船內也同時叮當一片,這是各種器物“落地”時發出的聲響,雖然它們在失重狀態下已經被綁縛固定,但不一定與地麵或桌麵貼實。不過,總的來說,降落過程十分順利。此前樂之友科學院曾擔心,“重力突現”也許會造成不可預料的生理反應,畢竟這是人類從未經曆過的現象(在過去的任何情況,重力都是逐漸產生的),現在可以放心了。
等視野恢複正常,埃瑪扶著褚貴福出來,讓他第一個踩到了息壤星的土地,魚樂水、姬繼昌、生物學家譚玉璋和行星地貌學家森隨後下來,再隨後是康平、阿瓦廖夫等人。當年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踏上月球時曾說過一句名言: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今天應該是更偉大的時刻,但褚貴福留下的名言是:
“我操!這風景怪頭日腦的!”
他像孩子一樣好奇地四處觀看。這兒的重力比地球稍大,但還不至於影響行走。昏暗的紅色太陽掛在地平線上。湖水極其清澈,一片空無——這兒當然不會有水草和魚蝦。褚貴福的眼睛在頭盔裏滴溜溜亂轉,興致勃勃地觀看著,也許他在想象著這兒一萬年後、十萬年後的情景。譚玉璋和森對他介紹說,雖然地球上的“行星獵人”們已經發現了上萬顆行星,但這是第一次踏上行星實地考察。遺憾的是,如果以地球生命的生存條件為標準,絕大部分行星的自然條件都太嚴酷,比如沒有液態水、無大氣、高輻射、酷寒酷熱,等等。唯有少數幾顆星球條件稍好,比如息壤星。雖然它眼下不適合生命存在,但它非常類似於地球的原始地貌,它的大氣層也類似於地球早期大氣,也就是說,它至少有發展成現代地球的可能性。森笑著說:
“褚老,關於生命的存在條件,我是比較樂觀的,我認為,隻要有能量——不一定是陽光,比如地球的深海熱泉附近就有以化學能為生的生命——有液態水,生命就可能存在。我相信,以息壤星眼下的條件,隻要輸入合適的、成熟的生命模板,十萬年內肯定會變成生命樂園!”
譚玉璋說:“用不著那麼長時間吧。出發前我們就製訂了‘生命加速計劃’,其運行機理很簡單——在某顆星球上播撒生命種子後,增加一個人工增益程序,即每隔若幹年就派人來一次,篩選出那些能夠存活的、生命力強悍的微生物,然後人為地大量繁殖,並再次向整個星球全麵撒播,然後再篩選再播撒,反複進行。用這種強化辦法,可能一萬年內就能建立該星球的生態係統。當然,這要求‘阿姨團隊’提前進駐,所以嘛,褚老,可能二十年後地球就會派人來啦,那時你可以一同過來。”
埃瑪笑著說:“隻是這兒的時間節奏讓人難以適應,一天比較長,合地球的十二天,但三天就一年!真可謂時光匆匆,但也可以說是‘度日如年’。還有,可惜這兒沒有月亮。褚爺爺,你的卵生崽子永遠不能在月光下談戀愛了,實在遺憾!”
魚樂水笑了,“埃瑪,你褚爺爺可不喜歡這樣的小資情調。”
“你說得對。在這樣的蠻荒世界裏,崽子們隻要餓不死、能長大、能生崽子就行,哪有閑心談什麼戀愛!”
眾人大笑。姬繼昌問:“褚爺爺,這顆行星你瞧中沒有?如果瞧不上,咱們再逛逛別處。”
褚貴福果斷地說:“不再挑了,就是它了!我知道宇宙裏沒有伊甸園,能找到這麼一顆有水的行星已經不錯了。這兒的最大好處是離地球近,便於照料,想走親戚也容易。”
“你決定了?”
“決定了。”
“好的,那我們就開始安置了。”
姬繼昌通知了“褚氏”號。兩名老宇航員駕著“褚氏”號向低軌道轉移,不久,“褚氏”號的外層鎧甲在重力作用下自動脫落,向地麵墜去。它們在下墜過程中與大氣摩擦,溫度迅速升高,輕雲物質在高溫下噴射出來包住鎧甲,在飛船後麵形成了一條長達數萬千米的潔白腰帶,圍住了整顆行星。腰帶飄飄搖搖地下墜,在下墜過程中分離,散落在陸地上和海洋裏。“褚氏”號繞息壤星的不同緯度轉了十幾圈,生命種子也被撒播到整顆星球,其中的厭氧微生物將很快蘇醒,與外界進行新陳代謝,從而開啟星球生命大循環的第一步。
“褚氏”號完成撒播後重新爬高,定位在遠太空軌道,它將在那裏待上一段時期,等著地球的“阿姨團隊”來臨。現在“天馬”號準備從地麵起飛,仍是使用蟲洞方式。在船艏的激發區域,近光速粒子驅趕著靜止的空氣原子或分子,爆出連續的微弱閃光,在息壤星的大氣中開辟出了一條動態的真空通道。終於,第一次粒子對撞實現了,船艏爆出一團白光,飛船瞬間被混沌所包圍;重力也在同一瞬間突然消失,乘員們都產生了“紅視現象”。若幹微秒之後,飛船已“突然出現”在遠太空軌道,艙外的地麵景觀也瞬時切換為太空。
起飛就這樣完成了,魚樂水不由得想起過去飛船起飛時的“壯麗場景”——在如雷的轟鳴聲中,明亮的飛船尾焰照徹天地,成百噸燃料的燃燒才艱難地托舉著飛船緩緩上升。而現在呢,實在是“易如反掌”。科學技術的力量讓人敬畏,一如大自然使人敬畏一樣。
飛船放飛一架“小蜜蜂”,把兩位老宇航員從“褚氏”號上接過來。姬繼昌笑著對褚貴福說:
“褚爺爺,向你的卵生崽子們告別吧。‘天馬’號就要返航,把你、十三名幼兒、魚阿姨和兩位老宇航員送回地球。你別舍不得這些人蛋,反正有了億馬赫飛船,你想來探望那不過是轉瞬間的事。”
他一邊說,一邊悄悄打量著褚的表情。飛船離開地球前爸爸曾說過,據他估計,褚不會隨飛船回地球的,他屬於那種“一根筋”的生性,隻會往前闖,不會後退。既然他用後半個人生和全部財力幹了這件事,就是把自己和五百萬枚人蛋緊緊綁在一起了,不大可能拋下它們獨自回地球的。但姬繼昌不忍心把一位七十二歲的老人撇在地老天荒之處,想盡量把老人勸回去,哄回去。在他勸說時,褚貴福沒有拒絕,姬繼昌將其作為默認,立即命令“小蜜蜂”再次飛過去,準備把十三名冬眠的幼兒接過來,然後“天馬”號立即起航,以免他又改變主意。不過,“小蜜蜂”剛剛起飛,褚貴福就平靜地說:
“讓‘小蜜蜂’回來,把我送回老地方吧。”
姬繼昌大為失望,“怎麼了?你不是答應過,要回地球陪我老爹下棋釣魚嘛。”
小豆豆說:“褚爺爺,我爺爺交代過的,讓我一定把你拉回地球。”
褚貴福咧嘴一笑,“很可惜,這輩子怕是沒這個福分啦。”
姬繼昌說:“你可不能食言。你還說要回地球給張明先老人上墳呢。”
“麻煩老姬替我去吧,我伸腿之前哪兒也不去,隻守著我的人蛋。十三名幼兒也不回去,是死是活都跟著我。”
一旁的埃瑪、田咪、康平也都紛紛來勸老人。雖然他們即將開始環宇航行,那同樣是生死未卜的征程,很可能一去不返,但畢竟身邊有兩千個同伴,有性能卓越的億馬赫飛船,至少心理上比較亮堂。而褚貴福老人則是孤苦伶仃地守著一艘比蝸牛還要慢的破飛船,不免讓人心生憐憫。大家勸了很久,老人隻是搖頭。最後,魚樂水歎道:
“算了,不要勸了,勸不動的。咱們就成全他的心願吧。”
她起身與老人擁別。擁抱時褚貴福低聲說:“樂水,你對天樂那件事也想開點,遂他的心意吧。”
魚樂水感激地低聲說:“謝謝。我想得開。”
褚貴福的眼中泛著淚光,同她擁抱了很長時間。對於粗獷霸氣的褚貴福來說,這是難得的溫情流露,似乎連他臉上那道猙獰的刀疤也變得溫和了。魚樂水心中作痛,笑著說:
“褚叔叔,既然你決定留下了,那就先別忙過去。我們留下來多陪你一天。雖然以後地球會派人來看你,但咱倆肯定是最後一麵了。”
褚貴福明顯有些猶豫。他當然很看重這最後的相聚,不過最後還是揮揮手說:“算了,不耽誤你們的行程了,該聊的話已經聊過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再說,”他嘿嘿笑著,“我怕多留一會兒,你會勸得我改變主意啊。不行,我的人蛋離不了我。”
指揮艙裏幾個人依次同他擁別。他們為褚老穿上太空衣,送他去氣密門。大廳裏,姬繼昌已經指揮兩千名船員列隊為他送行。大家齊聲高呼:
“向先行者褚老致敬!”
老人笑嘻嘻地向大家揮手,表麵上看不出一點兒離愁別緒。魚樂水、姬繼昌、埃瑪、小豆豆等幾個人把他送回“褚氏”號的冷凍裝置裏,再次同他告別,肅然看著他的笑容凍結成永恒。
2
與“褚氏”號告別,“天馬”號立即掉轉船頭,重新把大角星鎖在星圖的中央。他們要開始第二項任務——找到“諾亞”號,並將準確的宇宙脹縮周期告訴他們。已經進入盲飛狀態的“諾亞”號實際是處於另一個不同相的宇宙,發現它很難,而打破相空間的屏障與它建立聯係則更難。不過,“天馬”號出發前,樂之友科學院已經進行了充分的研究,開發出了相應的技術。盡管這樣,能否成功要依賴的仍舊是船員的勇氣和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