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習】 新經理人所要具備的平衡術
作為新經理的你需要兩個觀念轉變:首先,你處在一個無法控製的世界,你隻能在控製和不能控製之間艱難地謀求某種平衡;第二,矛盾的是,你的管理成功,卻維係於讓他人或者這個管理體係得到可控的感覺,簡單地說,就是讓他們覺得“安心”。
方軍:《經濟觀察報》高級編輯。E-mail:[email protected]
(一)新經理,你做好準備了嗎?
有一天,你被叫去和高層管理者進行一番長談,具體的談話可能很多,但要傳達的核心信息卻通常都很簡單:“你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回報,從明天起你將成為一名管理者。”恭喜你!你可能已經是非正式的團隊領導者,也上過了管理課程、讀過不少如何做管理者的書籍,為這一天的到來做了很多準備。但是,從現在開始,在你正式成為管理者之前和之後的一段時間,你還需要做更多的準備,其中最重要的不是技能的準備,而是觀念上的轉變。
新任命的團隊領導者是最可能崩潰的人。我們不常看到新經理崩潰的現象,因為那些不稱職的新經理很快就消失了,這讓我們徹底忘記了他們。實際上,每個新經理在心理上都會經過一個或長或短的自我懷疑的時期,他們的成長路徑這時也往往有一個向下的凹陷經曆,然後,那些成功轉變的新經理將躍上新的台階,重新獲得原先作為最優秀的員工時曾體會到的輕鬆自如狀態。
記得你作下屬的時候
對於如何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有大量的理論著作和自助(How-to)書籍,列有七個步驟、五個方麵、四個迷思(myth)之類等等供人按需選用。它們通常總結得非常精彩,比如有一本經典的領導力著作提出領導者的五種行為是:以身作則、共啟願景、挑戰現狀、使眾人行、激勵人心。這些領導法則的確有效,但我以為,拋開這些精彩的言辭,新經理首先需要牢記在心的卻可能是一句非常樸實的話:記得你作下屬的時候。
絕大部分人在成為管理者之前都曾做過下屬,他們可能也曾抱怨以前的直接上司:比如所有事都抓得緊緊的、不知授權,隻知道要求更好的結果、不知適時鼓勵,隻知重視當前的目標、沒有長期規劃,不平等對待所有團隊成員,老是用事務打斷你的正常工作等等。但是,當這些新經理過一段時間回頭回顧自己最初階段的管理經曆時,往往會發現,他們做了很多自己是下屬的時候所不喜歡的管理行為——他們好像徹底忘記了自己也曾經做過被管理者,忘記了以前讓他們煩惱的東西。
對於新經理來說,他們第一個心理上的準備就是:在作任何和下屬有關的決定時,換位思考一下,你是下屬的時候怎麼看這樣的管理行為?
一般來說,下屬員工對如下兩個方麵比較反感,但這恰恰又是新經理們最容易犯的錯誤。第一,管理者對員工的工作過多插手。新經理在做下屬的時候,他們通常工作能力出色,不願意管理者對他的工作多作幹涉。但是,當他成為經理後,他原先的工作能力成為了一種障礙,因為下屬員工一般來說做得沒有他原來那樣好、那樣快,他會忍不住去插手幹涉。第二,沒有給員工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作下屬時,很多最反感的往往是管理者沒有計劃、或臨時變動既定計劃,使得自己沒有自由安排工作節奏的時間和空間。新經理在計劃性上通常是個弱項,並且如果不換位思考,他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給員工工作造成的困擾。這兩個站在下屬的視角看不喜歡的管理行為是新經理應盡量避免的。
不過,這裏並不是說所有的你做下屬的時候所不喜歡的你就不做,原因有二,首先,所處的位置發生變化,判斷的標準也發生了變化,有的時候不授權、隻要求結果、給能幹的員工較大的空間是他應該做的。並且,新的管理者通常希望盡快做出成績,並不能按照常態和理想的方式去衡量各種管理行為,這一階段他的工作重點理應是以最高質量完成短期目標。另一方麵,新經理尚未在內心真正建立管理者的自我認知,也未在團隊成員中樹立威信,他也不能準確預見團隊成員的工作結果,多種因素使得完全放手的授權通常並不是最佳選擇。
新經理的成長通常有一個過程,他會慢慢地在心中建立自己是管理者的認知,他和團隊成員之間形成信任的關係,那個時候,他會逐漸學會換位思考,到下屬的視角去觀察一下問題。簡單的說,信任,如果去除其中的褒貶含義,其實就是管理者和下屬雙方都知道對方會有什麼樣的行為,確知會有什麼樣的行為結果,也就是對雙方的行為有了預見性。新經理如過能在自信和信任建立之前就“記得自己做下屬的時候”,他就能更好也更快地跨越從員工到管理者最初的過渡期。
現在,你是團隊領導者
新經理需要不斷提醒自己的第二句話則是:“現在,你是團隊領導者。”這句話同樣簡單、近乎常識,但它也常常被忘掉。
自己獨力承擔本該由團隊完成的大部分工作,既是忘記這句話的結果,也是忘記這句話的原因。一般說來,新提拔的管理者仍需要承擔不少具體的工作,在團隊成員出現問題時他也需要能夠補位去做完工作,通常他們也正是因為工作出色才被賦予團隊領導者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新經理常常會不自覺地就自己做了越來越多的具體工作,而把本來是他的主要職責的管理協調任務拋在一邊。
實際上,除非在必要的時候,管理者不應該替代員工做他們的工作,而應該是提供“支持與服務”。彼得·德魯克曾經說,他到了每一個新的崗位上都會自問,“在新的崗位上,我現在應該怎樣做才能發揮效能?”那些曾在原來工作崗位上高效工作的人,被提拔後突然變得不勝任,原因不是他們突然變傻,而是他們的工作方法錯了。我認為,管理者的職責,簡單地說包括,一,協調與計劃,讓每個人做他們應該做的事,二,支持與服務,其中重要一個方麵是,幫助團隊成員屏蔽做事的幹擾,讓他們安心做事,三,激勵團隊,四,最後才是做自己的專業工作,隨著管理者層級的提升,他們承擔的專業工作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