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習】 4根手指與企業家精神
現代的企業要勝出,除了苦幹以外,唯一的出路,就是讓組織內的人具有快速學習的能力,並且能夠讓組織內的每個成員,都樂意貢獻出自己的智慧,並透過情境遷移與真誠對話激發團體的智慧,使得組織內的每個成員,以超越顧客期待為動力,不斷創新,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石滋宜:中國台灣南投人,現任“亞洲生產力組織”主席,全球華人競爭力基金會董事長,全球華人企業顧問中心(北京)董事長。
我常到世界各地演講,有很多人羨慕台灣企業的發展,便問台灣企業成長的“秘訣”是什麼?我說:“這是因為台灣的企業充滿了活力!”
麵臨的問題不斷,卻從克服困難中找到成就感
什麼是台灣企業的活力,我認為是一種越挫越勇,充滿了彈性與韌性的生命力。我以幾個案例來描述一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最近有一個企業家來拜訪我,他說,十幾年前,他帶了台幣六萬元到中國大陸去發展,到目前公司的營業額每年已經達到五千萬美元,在過程中,他付出了全部的精神、時間,努力的工作著,就像是他的房間與辦公室的距離,隻要花十秒鍾的時間便可到達,所以他每天差不多早上八點上班,一直忙碌到半夜兩點才休息,而且十多年來如一日。
當然,公司在十多來快速的成長,從一個廠到現在已經有九個廠,從他一個人到現在已經有五千多個人,每天麵臨的問題不斷,壓力跟挑戰也不小,不過,他從克服困難中找到成就感,也真正喜歡經營事業,我聽他訴說著,並告訴他真了不起,這就是台灣人苦幹實幹的精神。
老板不顧自己的疼痛,一心想的是把貨趕出來
另外,我的已故摯友溫世仁先生,也曾說過,他說過去在當廠長的時候,有次碰到零件廠商未按時交貨的問題,他急得不得了,便問同仁這個廠商為什麼還不把零件送過來,同仁才說,因為這個工廠的老板,為了趕我們的零件,今天上午不小心四根手指被機器給切斷了。
溫先生一聽便說,那我要立刻到醫院去看他,到醫院時發現這個老板剛包紮好,他看到溫先生便說,真是不好意思,不過請放心,我現在馬上就回工廠繼續製造,晚上一定可以把所有零件都趕出來。溫先生看到這樣的情景非常感動,他想,這個老板完全不顧自己少了四根手指頭的疼痛,一心想的卻是把貨趕出來的問題,這種精神真是令人佩服。
事實上,我回台灣服務不久,當時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得特別蓬勃,許多歐美的企業,都會將要製作的產品規格,分別給四個地方的廠商先試做樣品。有一次,一個美國企業代表到台灣來,看我們的廠商做出來的樣品,覺得不太滿意打算放棄,但是我們的廠商便問他說:“請告訴我們哪個地方您不滿意,我們可以立刻改。”
這個美國企業代表說:“來不及了,明天中午十二點前,我就要搭飛機去韓國,看韓國廠商的樣品做得何?”即便時間緊迫,我們的廠商還是不放棄的說:“沒關係的,我明天上午十一點前,我們一定會將您不滿意的地方修改好送過來。”美國企業代表說:“好啊!如果你願意就再試試看吧!”結果,第二天上午十一點前,我們的廠商果然將修改後的樣品拿來,美國企業代表一看非常滿意,便將訂單交給了我們,當然也就不用再飛到韓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