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還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能成功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您能夠無怨無悔的幫助台灣企業成長,我說,就是因為台灣企業家這種努力不懈的精神感動了我,所以每當我看到他們成功,我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便覺得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當然,現在許多大陸的企業家,也跟台灣的企業家具有同樣的特質,所以企業崛起與成長的速度特別的快,也就是說,企業要成功絕對不是偶然,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能成功,卻是可以肯定的。
不過,在工業經濟已經邁向智識經濟,以及供過於求的現今,過去我們勤奮、努力的精神必需存在,更重要的是,環境改變了,我們的思維也必須改變,就像是許多老板會說,現在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不僅生意競爭激烈,客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懂得要生存下去就必須進步得更快,但是同仁卻跟不上我的腳步,不管罵他們也好,或提供教育訓練也好,似乎都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美國企業轉型懂得尊重員工,運用員工的腦力
我能夠了解老板們急迫的心情,不過,我認為更大問題恐怕在於老板自己身上。為什麼我這麼說,我以世界經濟發展為例,七十年代,美國製造成為世界經濟的強國,到了八十年代日本製造取代了美國製造,而九十年代之後亞洲四小龍的製造力,又取代了日本製造,這時美國經濟轉型成功,因此,又遙遙領先日本,而日本卻陷入經濟黑暗的十年。
為什麼美國經濟能夠再度超越日本呢?事實上,七十年代的美國,當時用的是員工的勞力,所以美國社會彌漫著一股錯誤的經營哲學,就是告訴員工:“不要開口,做你的工作和等收你的工資。”因此,員工在工作場所感到不被尊重(Respected)、被孤立(Isolated)、被疏遠(Alienated)、被欺騙(Deceived)。
在經曆了八十年代的不景氣,到了九十年代之後,美國企業就像是調整了體質一樣,美國企業開始懂得尊重員工,從運用員工的勞力,變成運用員工的腦力,因此,美國又站上世界經濟領先的地位。
企業勝出的唯一出路,是讓成員樂意貢獻智慧
所以,有人問我,如何提升企業甚至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我說:“唯有尊重人性的尊嚴、建立一個關心他人的社會價值觀,否則用什麼方法也無法提高競爭力。”而美國經濟經驗就是最好的證明。
因此,現代的企業要勝出,除了苦幹以外,唯一的出路,就是讓組織內的人具有快速學習的能力,並且能夠讓組織內的每個成員,都樂意貢獻出自己的智慧,並透過情境遷移與真誠對話激發團體的智慧,使得組織內的每個成員,以超越顧客期待為動力,不斷創新,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