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係列(第4輯)22(3 / 3)

如果你的目標是現在就把任務完成,那麼就是:“啊呀又來了,什麼都做不了,真是亂了套了!”

如果你懷著“毛毛雨”的思想,那麼就是:“哦,沒事,我已經做完了1/3。馬文走後,我可以趕在下午3點的會議之前再趕出1/3。開完會後找機會溜到一邊再完成剩下的1/3。”

關鍵是你要靈活機敏地考慮你的時間安排。這樣做有兩大好處:第一,因為你欣然對待這種不速之客,立即投身其中,受害者的憤怒情緒會大大減少,被這種不滿情緒“堵塞”的能量因此能釋放出來;第二,如果你一邊像被磁鐵吸引一樣一再回頭檢查自己的每日要點清單,一邊不斷地尋找各種可能的機會來完成這些基本任務,久而久之,你會養成一個非常好的利用時間的習慣,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據我所知,這是為許多資深管理者和CEO所運用的成功法寶。

我也不知道這種圍繞一根固定旗杆(查對要點清單)靈活的時間管理策略為什麼這麼有用,但是事實上的確收效非凡。因為就我所知,那些努力爬到組織頂層的管理者無一不是遵循這一套路。下麵是我首次接觸這種策略的經曆。

國際度假谘詢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ResortQuest International, Inc.)約瑟夫·維特利亞(Joseph Vittoria),當我訪問他的時候,那一天他在黃色的便條上已經記下了5個他要打的電話。但是當他打完一個電話之後,就有人探進頭詢問某事,或叫他去和誰商量一件事。對於這種情況,我們的維特利亞都是來者不拒,笑臉相迎,等他們一走,他就接著打第2個電話,打完第2個電話後又去拜訪同一樓層的一個人。總而言之,看起來就像是一團旋風在地上到處轉。但是每當他從突然襲擊的意外交際中脫身出來,他就又馬上回到自己的辦公桌邊,接著打其餘的電話。就這樣,幾個小時過去之後,他原先計劃要打完的電話終於實實在在地打完了,“線索”雖然一直未斷,但卻是見縫插針完成的。

維特利亞先生的一天是固定時間與不固定時間的混合體,這是大多數資深生意人對待時間的觀念。

如何掌握靈活的時間管理藝術

為了幫助你掌握靈活安排工作日程的方法,下麵將為你提供5條時間管理技術。但是讓我們從博思谘詢公司的前合夥人,獨立谘詢師桑德拉·克萊什(Sandra Kresch),一位工作方法極其得當的谘詢師的故事開始,這故事描述了她自己典型的一天,其中充滿了職業與個人的特色。

我今天有一係列的事要去做,要帶貓咪去看獸醫,我自己也想去看醫生;辦公室的工作也排得滿滿的;另外我還要為一家我擔任會長的非營利組織物色一名新的執行董事;最後還要幫一群朋友的忙。

在考慮如何處理好如此眾多的事情的時候,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製訂出一份全天的日程安排。貓咪惟一可以去看獸醫的時間是早上7點。於是我早早把它送了去,並且想好下午怎麼順道帶它回家。

此後,我就必須呆在家相當長的時間。有兩個生意人,一個在倫敦,一個在另外一個地方,需要我去聯係,所以清早我還得先給他們的辦公室打電話通知一下,讓他們能夠在我離家外出之前給我來個電話。

我在辦公室的工作日程,總是安排得非常緊湊,有力地集中在本星期必須完成的3件大事上,絕不枝節旁蔓。

從這位繁忙的專業人士對自己一天生活的敘述中,我們可以提煉出5種她用以保持對時間的某種控製的方法,我把這5種方法推薦給各位讀者。

1、使用一張寫有本周必須完成的三四項主要待辦事項清單。要記住它,每天念叨幾次。還可以把這張單子貼到工作日程計劃本上,或把它錄入電子日程中,方便自己反複查看。這種方法能夠幫助你集中全力實現每周的工作目標。

2、標注工作日中的固定點,即每天的工作框架。拿前麵的故事來說,貓必須早一點送到獸醫那裏去,因為這樣可以在當天就把它接回家,打往倫敦的電話最好在中午之前完成,否則恐怕會與意想之外的會議和其他工作任務相衝突。框架搭好後,填充具體內容也就舒服和容易得多了。

3、估計好“變動”的因素,在選定哪些工作應該全力以赴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那些有限製的或沒有任何餘地的事情。比如說,準備當天下午兩點會議的備忘錄,是一件沒有多少變動因素的事,然而如果是下周的會議,則情況可能完全不同。

4、拉長工作日的兩端,在克萊奇的例子中,我們會注意到與獸醫的約會是在早上7點,同樣,我們也應該把個人私事、瑣事安排在工作日的兩頭,比如早上7點去見你的造型師,下午7點理發和購物。

5、簡化與支持。你應該常常問自己:這件工作中哪些事是可以授權他人去做的?怎樣才能使這件工作變得更簡明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