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係列(第4輯)25(3 / 3)

其實任何一個人、一個事物的成長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都必須從一個台階,邁入另一個台階,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一步一個腳印,一個腳印都不能少。特別是企業,在今天這種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態體係下,如果不是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往往很快就會被淘汰掉。

企業的基本能力的發展也是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從成本管理,到質量管理,再到營銷管理,一直到最後的顧客滿意,一步一步的發展。如果貿然的跨過某一個階段,直接到達後一個階段,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在現代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可以學習、可以借鑒的理論經驗和模式,《哈佛管理學》、菲力普·科德勒的營銷管理、波特的競爭論,還有現在正在流行的藍海戰略等等,還有很多工具,象5S、6西格瑪、ISO9000等等,都為很多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好處。但是,在學習使用這些技巧、模式、理論的時候,企業是否清楚的知道自己目前處於哪個階段呢?這種理論或者模式到底是解決哪一個階段的問題呢?在這些理論要解決的問題前麵,還有沒有問題沒有解決呢?

成本控製沒有做好,拚命去抓質量,越做越發現成本高得離譜,高質量的同時,價格也高,產品沒有市場。質量工作沒有做好,就去大搞營銷,營銷策略用得越正確,市場銷售量越大,最後的負麵影響也就越大,最後往往會發家得快,衰落得也快。而前麵的工作都沒有做好,就想去做顧客滿意,價格、品質都離顧客的需要很遠,光憑售後服務,顧客怎麼能夠滿意呢?一些企業的管理學習活動看上去搞得轟轟烈烈,實際上是盲人騎瞎馬,縱然不是夜半臨深池,也肯定會摔得夠嗆。

GE 公司能夠成為基業長青的百年企業,不是因為它實行過6西格瑪。從它建立開始到今天,GE公司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變革,實行了一套又一套不同的管理模式,逐漸把GE的內部管理體係建設得完善。沒有過去的變革積累,沒有一些成熟的管理基礎,實行6西格瑪隻能是一句空話。中國企業在學習GE成功經驗的時候,如果不考慮到自己企業處在類似GE的哪個階段,不管什麼先進的管理經驗都拿來學,最後不但會沒有效果,而且還會給企業造成極大的傷害。

在企業管理的發展曆史上,產品的成本、質量、銷售、服務四個環節是不可缺少的、必須經曆的環節,而且必須是按順序經曆。如果不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當時所處的階段,看到好的管理方法就學,即使學得很到位,即使一時間似乎很有效果,但是最終也必然是勞民傷財而不得其果。

當然,中國開始實行市場經濟的時間很短,中國的企業發展的時間也很短,如果也和西方企業界一樣,每隔十年才完成一種管理思想的實踐,經過個100年才將全部的環節完全經曆一遍,那麼我們將永遠落後於西方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西方的那些成熟的管理經驗,來縮短我們在各個環節改變的時間;在某些環節上,我們甚至可以有側重的同時進行。但是,我們永遠不要奢望跳過去某些環節。

在學習別的企業的管理實踐,和別人的管理理論的時候,除了應該注意尊重這種發展規律,在適當的時機,學習適當的方法外,還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每個企業在自己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自己獨有的政治背景、法律背景、人際關係背景、市場背景,再加上不同企業的領導人的價值觀的不同、中層的凝聚力程度的不同、普通員工的敬業精神的不同等等,這些背景都左右著一個企業的先進管理實踐的真實內容。這些種種不同的背景左右了成功管理理論、管理模式的效果。如果一味的從一個高效率的企業學習他的管理模式,或者簡單把其他企業證明了效果顯著的管理理論拿來照搬照套,而不經過仔細的分析,找出對方真正的成功的模式,並同時尋找適合自己企業適用的內容,那無疑就是邯鄲學步了。

中國古代奇書《鬼穀子》的〈持樞〉篇裏說:“持樞,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幹而逆之。逆之者,雖成必敗。”天道如此,不能隨便的幹預,違反它,違反了自然規律,即使一時間好象獲得了成功,最終也必然失敗。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要了解企業管理實踐的發展規律,尊重企業管理實踐發展的規律。按照企業管理實踐發展規律的發展趨勢來合理進行學習、使用各種管理理論、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這樣企業的運行才能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