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吃洋餐,是國人的驕傲,是單位的風采,是個人的榮譽。
不認識的菜名不要亂點
不懂裝懂比真正的不懂更令人恥笑,而不知道卻裝作知道,結果隻會讓自己陷入尷尬境地。
點菜是日常生活中最為普遍的一件事情,但是其中的學問恐怕很少有人去探究。一般我們常去的一些場所,無非都是一些家常便菜,都是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可是在國外就不同了,身處異鄉,不同的民俗習慣,不同的風土人情,還有就是最基本的一日三餐也成了問題。尤其是一些初次到國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該吃些什麼。如果在當地能找到一家家鄉風味的餐館,那是萬幸,可是價格卻貴得令人乍舌。因此隻能就此作罷,可飯總得吃吧。於是尋找一家看上去適合平民百姓的餐館,可是當坐下點菜時又遇到難題了,菜單上都是一些自己聽都沒聽說過的菜名,具體是什麼樣的,根本無從知道,也不知道該怎麼點?
如果遇到一個人的時候還好,可是如果遇到和朋友一起,或是參加某個談判會議等,這可就麻煩了。大家一起吃飯,看著每個人都點了自己喜歡吃的菜,唯獨自己不知道該點哪個,當時的那種著急與窘迫是可想而知的。為了麵子問題,自己又不好像旁邊的同事或朋友們打聽,於是隻好硬著頭皮隨便點了一道,可等到上桌後才發現,那道自己點的菜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還十分地不合口味……這時唯一的想法就是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這些尷尬的遭遇難道就沒有辦法避免嗎?當然有,這些涉外的生活規則,看起來很複雜,其實都很簡單。隻要你掌握一些點菜的知識,這些小問題肯定能搞定。
·在點菜時,不認識的菜名一定不要亂點。隻點一些自己認識的,並且可以猜得出來是用什麼主料做的那些菜,這樣不僅不會鬧笑話,還不會虧待自己的肚子。
·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裏,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太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主調酒師幫忙挑選。
·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點菜是一門學問,所點之菜不僅要讓人吃飽、吃好,而且還要點得實惠點得有特色。如果為了講排場、裝門麵,而在點菜時亂點一通,不僅對自己沒好處,而且還會招人笑話。尤其是出門在外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就千萬不要點,免得給自己添麻煩。
克製住自己的好奇心,不要讓成為你被人笑話的主謀。
明白上菜程序,才能吃得更好
沒有規則,難以成方圓,什麼事情都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就像吃飯時必須先拿筷子一樣。
怎樣才能吃得好呢?明白上菜的程序才能吃得好,以下是西餐上菜的一些基本順序,以供準備吃西餐的朋友作為點菜參考:
一、頭盤也稱為開胃品,一般有冷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的品種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雞尾杯。奶油雞酥盒、局蝸牛等。
二、湯大致可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四類。品種有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美式蛤蜊湯、意式蔬菜湯、俄式羅宋湯、法式蔥頭湯。
三、副菜通常水產類菜肴與蛋類、麵包類、酥盒菜肴均稱為副菜。西餐吃魚類菜肴講究使用專用的調味汁,品種有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四、主菜肉、禽類菜肴是主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或牛排,肉類菜肴配用的調味劑主要有西班牙汁、濃燒汁精、蘑菇汁、白尼絲汁等。禽類菜肴的原料取自雞。鴨、鵝;禽類菜肴最多的是雞,可煮、可炸、可烤、可炯,主要的調味汁有咖喱汁、奶油汁等。
五、蔬菜類菜肴可以安排在肉類菜肴之後,也可以與肉類菜肴同時上桌,蔬菜類菜肴在西餐中稱為沙拉。與主菜同時搭配的沙拉,稱為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茄、黃瓜、蘆筍等製作,還有一類是用魚、肉、蛋類製作的,一般不加味汁。
六、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後食用的,可以算作是第六道菜。從真正意義上講,它包括所有主菜後的食物,如布丁、冰淇淋、奶酪、水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