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這個風俗的來源,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最普遍的說法是為了紀念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的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華僑遍居各國,這一風俗已流行到日本和美國等許多國家。
史料中關於粽子的記載,始於東漢。當時的粽子包成牛角狀,稱為“角黍”。西晉周處《風土記》稱:“古人以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櫚葉心之形。”又說每年在夏至和端午兩個節日都吃這種食品,稱“粽”或“角黍”。另據古籍記載,夏至用黍和雞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時就有。後來夏至以“角黍”祭祀和端午節以粽子祭祀屈原,不過是原來風俗的演變和發展。
粽子在不同的地方,分別以菰葉、蘆葉、筍葉包裹,煮熟之後,米中吸收了菰葉或蘆葉的清香,又便於攜帶,是別具一格的風味食品,深受人們喜愛,不僅端陽節必吃,自唐以來,飲食市場常年有粽子銷售。《酉陽雜俎》記載,唐代長安的“庾家粽子”以“白瑩如玉”而著稱。宋代四川的粽子叫“餈筒”,味道很好,陸遊的《白白餈筒美》就是對四川粽子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