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附錄:孫中山論中國飲食(1 / 2)

孫中山作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中國革命的先行者,一生為革命奔走,席不暇暖,但他對中國的飲食烹調,又有深刻的研究和精辟的論述。在中國曆代國家領袖之中,孫中山是談論飲食烹調問題最多、最精深的一位。他關於飲食的論述,集中發表在《三民主義·民生主義》部分和《建國方略》之中。

孫中山不僅研究了中國飲食,他還訪問過東西方其他文明國家,對各國飲食也作過考察,對比之下,他對中國的飲食烹調有高度而中肯的評價。他在《建國方略》裏說:“我中國近代文明進化,事事皆落人之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中國所發明之食物,固大盛於歐美;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並駕。”他舉例說:“夫中國食品之發明,如古所稱之‘八珍’,非日用尋常所需,固無論矣。即如日用尋常之品,如金針、木耳、豆腐、豆芽等品,實素食之良者,而歐美各國並不知其為食品者也(指清末時代),至於肉食,六畜之髒腑,中國人以為美味,而英美人往時之不食也,而近年亦以美味視之矣。吾往在粵垣,曾見有西人鄙中國食豬血以為粗惡野蠻者,而今經醫學衛生家所研究而得者,則豬血含鐵質獨多,為補身之無上品。凡病後、產後及一切血薄症之人,往時多以化煉之鐵劑治之者,今皆用豬血以治之矣。蓋豬血所含之鐵為有機之鐵,較之無機之煉化鐵劑尤為適宜於人之身體。故豬血之食品,有病之人食之固可以補身,而無病之人食之亦可益體,而中國人食之不特不為粗惡野蠻,而極合於科學衛生也。此不過食品之一耳,其餘種種食品,中國自古有之,而西人所未知者,不可勝數也。如魚翅、燕窩,中國人以為上品,而西人見華人食之,則以為奇怪之事也。”孫中山又進一步說:“昔者,中西未通市以前,西人隻知烹調之一道,法國為世界之冠。及一嚐中國之味,莫不以中國為冠矣。近代西人遊中國之內地者,以赫氏為最先。當清季道光年間,彼曾潛行各省而達西藏。彼所著之《遊記》,稱道中國之文明者不一端,而尤以中國調味為世界之冠。近年華僑所到之地,則中國飲食之風盛傳。在美國紐約一城,中國菜館多至數百家。凡美國城市,幾無一無中國菜館者。美人之嗜中國之味者,舉國若狂,逐至令土人之操同業者大生妒忌。於是造出謠言,謂中國人所用之醬油含有毒質,傷害衛生,致他睞市政廳有議禁止華人用醬油之事。後經醫學衛生家嚴為考驗,所得結果,即醬油不獨不含毒物,且多含肉精,其質與牛肉汁無異,不獨無礙於衛生,且大有益於身體,於是禁令乃止。中國烹調之術,不獨遍傳於美洲,而歐洲各國之大都會亦漸有中國菜館矣。日本維新以後,習尚多采西風,而獨於烹調一道獨嗜中國之味。故東京中國菜館亦林立焉。是知口之於味,人所同也。”

孫中山以一個國家領袖的身份,第一次把烹調之術列入文化美術範疇。並以此證明中國的文明進步,他說:“夫悅目之畫,悅耳之音,皆為美術,而悅口之味,何獨不然?是烹調者,亦美術之一道也。”他接著說:“西國烹調之術,莫善於法國,而西國文明亦莫高於法國。烹調之術,本於文明而生。非深孕文明之種族,則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中國烹調之妙,亦足表文明進化之深也。”

孫中山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深通醫學衛生。他論述飲食問題,常常深入淺出地闡明科學道理。例如他在《三民主義·民生主義·第三講》一開始,用了大量的篇幅論述了人們養生所必須的物質。他說人類日常必吃的物質“最重要的有四種。第一種是吃空氣,淺白言之,就是吃風。”他風趣地說:“俗語說‘你去吃風’是一句輕薄人的話。殊不知吃風比較吃飯還要重要得多。”他說:“我們吃風,每分鍾是十六次,就是每分鍾要吃十六餐。每天吃飯最多不過是三餐。像廣東人吃飯,連宵夜算起來也不過吃四餐,至於窮人吃飯,大概都是兩餐,沒有飯吃的人就是一餐也可以度生活。至於吃風,每日就要吃二萬三千零四十餐,少了一餐便覺得不舒服,如果數分鍾不吃,必定要死。可見風是人類第一種重要的物質。第二是吃水,我們單獨靠吃飯不吃水,是不能夠養生的。一個人沒有飯吃還可以支持五六天不至於死,但是沒有水吃,便不能支持過五天。一個人五天不吃水便要死。第三種是吃植物。植物是人類養生之最要緊的糧食。人類謀生的方法很進步之後,才知道吃植物。中國是文化很老的國家,所以中國人多是吃植物。至於野蠻人多是吃動物。所以動物也是人類的一種糧食。”他說:“這個風、水、動、植四種東西就是人類的四種重要糧食。”他從生理、衛生的角度出發,形象地把飲食養生作用分為燃料和材料兩個方麵加以闡述。他在《建國方略》中說:“吾人所食之物,八九成為用之於燃料;一二成乃用之為材料。燃料之用有二:其一為暖體,是猶人之升火以禦寒,二為工作,是猶工廠之燒煤以發力也。是以工作之人需燃料多而食量大,不工作之人需燃料少食量小。倘食物足以供身內之燃料而有餘,而其所餘者乃化為脂肪而蓄之體內,以備不時之需。倘不足以供體內之燃料,則生元必取身內所蓄之脂肪以供燃料。脂肪既盡,則取及肌肉。故飲食不充之人,立形消瘦者此也。材料乃生元之供養料,及身體之建築料。材料若有多餘,則悉化為燃料,而不能蓄之於體內。此猶城市之內建築材木過多,反成無用,而以之代薪也。故材料不可過多,過多則費體內機關之力以化之為燃料,而其質若不適為燃料,則燃後所遺渣滓於體中,又毫費腎髒多少工夫將渣滓清除,則其司事之髒腑有過勞之患,而損害隨之,非所宜也。食物之用,分為兩類,一為燃料,素食為多,一為材料,肉食為多;材料過多可變為燃料之用;而燃料過多,材料欠缺,則燃料不能變為材料之用。是故材料不能欠缺,倘有欠缺,必立損元氣。材料又不可過多,倘過多則有傷髒腑。世之人倘能知此理,則養生益壽之道,思過半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