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 / 2)

名人導語

創造者的偉大在於,他能夠把思維的觸角伸向被常人忽視的領域,從貌似對立或相反的現象中去尋求某種和諧與統一。

在創造性思考過程中,實施移植創新,也可能使思維提速,盡快找到創造性答案或發現新的創意。

德國分析化學家本生,一直想通過辨別火焰的顏色來發明一種新的分析方法。使人們能在幾秒鍾之內,把任何一種物質的組成元素弄清楚。但是,這一設想並不可行,因為單一元素的物質的火焰顏色是固定的,容易辨認,而實際分析的物質常常是含有幾種不同元素的化合物,燃燒時的火焰顏色是混合的,使人無法分清。本生實驗多次,但是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一天,他的好友基爾霍夫邀他秋遊。散步時,本生從火焰般的紅葉觸景生情,懷著憂鬱的心情告訴基爾霍夫自己的失敗。基爾霍夫是個物理學家,他沉思片刻說:“從物理學的角度看,不妨換一個方式試試。能否通過觀察火焰的光譜,來鑒別物質的元素呢?”

基爾霍夫的提議,使本生豁然開朗,他決定采用物理學中的光譜方法重新實驗。不久,本生發明出快速鑒別物質元素的光譜分析法,在科技創新中又增添了探索未知領域的利器。事後,本生感歎地說,科學研究不僅要注重觀察實驗方法,強調嚴密的邏輯推理和創造性想象,而且要不被自己研究課題的狹小領域所局限,要善於借用吸取其他學科領域的成果和方法,作為自己開拓創新的利器。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學科之間的概念、方法、理論等相互滲透,相互轉移,為移植創新提供了沃土、陽光和雨露。當我們在構思新設想或設計新方案時,不妨放眼其他領城,看看能否用“拿來主義”解決問題或得到啟迪,這比起局限在自己所處的領域苦思冥想要有興趣得多。移植思維源於植物學,在植物栽培過程中,人們為了某種需要,常把植物從一處移植到另一處。後來,移植一詞有了更廣泛的涵義,人們把某一事物、學科或係統已發現的原理、方法、技術,有意識地轉用到其他有關事物、學科或係統,為創造發明或解決問題提供啟示和借鑒。

實施移植創新的方式通常有三種,那就是:推測移植、直接移植和間接移植。

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由於技術水平或其他條件的局限,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受到一定的限製,但對它的基本原理卻有一定的認識。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根據基本原理和已獲得的少量信息,從其他領域的事物尋求啟發,進行推測移植,以創造出新事物或新技術。

直接移植是把一個領域的技術、原理直接應用到另一個領域。如將激光技術移植到醫學外科中,製成了激光手術刀。排球運動中的“時間差”進攻技術,就是從籃球運動中的“假動作”移植過來的。這類移植比較接近於類比,它的創造難度相對較低。

間接移植是把一事物的結構、方法、原理,加以改造,應用到其他事物或領域,創造出新事物、開發出新領域。如有人把麵包的發酵移植到橡膠工業中,發明出海綿橡膠。如果將此原理移植到混凝土構件或玻璃製品的製造工藝中,不知又會有什麼新東西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