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謊言有時很必要——善意的謊言別人最愛聽(1)(3 / 3)

那幾個日本浪人麵對題字,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由得麵麵相覷。其他在場的人也是莫名其妙,不知何意。

還是機敏的隨侍秘書一眼發現出了紕漏,“手墨”(親手書寫的文字)怎麼成了“手黑”?他連忙貼近張作霖身邊低語:“大帥,您寫的‘墨’字下少了個‘土’,‘手墨’寫成了‘手黑’。”張作霖一瞧,不由得一愣,怎麼把“墨”寫成了“黑”啦?如果當眾更正,豈不大煞風景?還要留下笑柄。這時全場一片寂靜。

隻見張作霖眉梢一動,計上心來,他故意大聲嗬斥秘書道:“我還不曉得‘墨’字下麵有個‘土’?因為這是日本人索取的東西,不能帶土,這叫寸土不讓!”語音剛落,立即贏得滿堂喝彩。

那幾個日本浪人這才領悟出意思來,越想越覺得沒趣,又不便發作,隻好悻悻退場了。

巧妙地語言能為自己的言行失誤實行有效地補救,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說話方式不能不讓人感到由衷佩服。

3.甜蜜的“謊言”最得人心

甜蜜的“謊言”有時能讓人泌入心脾,這種說話方式運用得巧妙時,能讓你在某些場合收獲頗豐。

俗語有這樣兩句:“逢人短命,遇貨添錢。”假如你遇著一個人,你問他多大年齡了,他答:“今年50歲了。”你說:“看你先生的麵貌,隻像30歲的人,最多不過40歲罷了。”他聽了一定喜歡,這就是所謂的“逢人短命”。又如走到朋友家中,看見一張桌子,問他花多少錢買的,他答道:“花了40元。”你說:“這張桌子,一般價值80元,再買得好,也要60元,你真是會買。”他聽了一定也很喜歡。這就是所謂的“遇貨添錢”。人們的習性既是這樣,所以自然而然地就生出這種公理。

美國費城電力公司有一個叫威伯的推銷員,他曾到農村去推銷用電。走到一家闊氣的人家,戶主是個上了年紀的老婦,一見是電力公司推銷電的,就把門緊閉了。威伯一看事情不妙,便說:“很抱謙,打擾了您,也知道您對用電不感興趣。所以,我這次來不是做生意的而是買雞蛋的。”老人消除些疑慮,便把門打開一些,探出頭來將信將疑地望著威伯,威伯又繼續說道:“我看見您喂的道明尼克種雞很漂亮,想買一打新鮮的雞蛋回城。”

聽到他這麼說,老人家把門開得更大一些,並問道:“你為什麼不用你的雞蛋?”威伯充滿誠意地說:“因為我的雞下的蛋是白色的,做蛋糕不合適,我的太太就要我來買些棕色的蛋。”

這時候,老婦人走出門口,態度很溫和地跟威伯聊起了雞蛋的事。但威伯這時便指著院子裏的牛棚說:“老人家,我敢打賭,你丈夫養的牛趕不上您養雞賺錢多。”

老婦人的心被說樂了,的確如此,但是她丈夫總不承認這個事實。於是她將威伯視為知己,帶他到雞舍參觀。威伯能說會道,說的話句句入耳,並說,如果能電燈照射,產的蛋會更多,老婦人好像忘記了剛才的事,反而問威伯用電是否合算。當然,她得到了完滿的解答。兩個星期後,威伯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來的用電申請書。

如果威伯開門見山要老太太買電器,一定會觸動老太太的倔脾氣。而推銷員威伯采取了曲線表達。用買雞蛋的托辭,打開老婦人的心扉,然後以拉家常的方式,說一些恭維的話,很自然地扯到了用電的問題,說明用電燈照射,產的蛋會更多。威伯的巧言妙語取得了老婦人的信任,使她主動要買威伯的東西。

有時,甜蜜的“謊言”能起到決定性的效果,在適當場合能讓你收獲頗豐。

4.用無效回答來回避難堪的問題

無效回答看起來讓人莫名其妙,摸不著頭腦,但實際上是一種高超的回避核心問題的謊言,這種謊言的高明之處在於對方明知你在撒謊,卻又找不到任何證據和理由而無可奈何。

在人際交往中,常會遇到一些難以回答,不便回答或不願意回答的問題。如果坦白地答一聲“不知道”,“無可奉告”這不僅使對方難堪,破壞氣氛,而且使自己顯得無風度,沒涵養,沒水平。這時,最巧妙的辦法是使用無效回答。

所謂無效回答,就是用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去做些實質性的回答,推諉搪塞,答了等於沒答,而別人又不能說沒答。例如:

一男士遇一女士:“喂,小李,聽說你病了,什麼病?”

“不是什麼大病。”

“那到底是什麼病?”

“一點小病。”

顯而易見,這位男士可能是真的關心這位女士,但卻失禮,因為兩性間畢竟是有區別的。在這種情況下,小李機警地做了無效回答,非常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