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謊言有時很必要——善意的謊言別人最愛聽(3)(1 / 2)

這年七月初的一天,宋太祖如同往常一樣,召來石守信、王審琦等高級將領聚會飲酒。酒酣耳勢之際,宋太祖打發走侍從人員,無限深情地對功臣宿將們說:“我如果沒有諸位的竭力擁戴,決不會有今天。對於你們的功德,我一輩子也不能忘記。”

說到這兒,宋太祖口氣一轉,感慨萬端,說:“然而做天子也太艱難了,真不如做個節度使快樂,我長年累月夜裏都不能安安穩穩睡覺啊!”將領不知宋太祖真實意圖,就問:“陛下遇到什麼難事睡不好覺呢?”

宋太祖平靜地回答說:“其實個中緣由不難知曉,你們想想看,天子這個寶位,誰不想坐一坐呢?”

石守信等人聽到昔日的結義兄弟、今日的天子說出這番話來,不禁惶恐萬分,冒出一身冷汗,宴會的氣氛立即緊張起來,他們趕緊叩頭說:“陛下怎麼說出這樣的話呢?如今天命已定,誰還敢再有異心!”

宋太祖接過話頭說:“不能這樣看,諸位雖然沒有異心,然而你們的部下如果出現一些貪圖富貴的人,一旦把黃袍加蓋在你們身上,你們雖然不想做皇帝,辦得到嗎?”

與會將領這才轉過彎來,終於明白了宋太祖的真實意圖,於是一邊涕泣大哭,一邊叩頭跪拜,說:“我們大家愚笨,沒有想到這一層上來,請陛下可憐我們,給我們指出一條生路。”

宋太祖見狀,知道時機成熟,趁勢說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的想法:“人生短暫,轉瞬即逝,就像白駒過隙,那些夢想大富大貴的人,不過是想多積累些金錢,供自己吃喝玩樂,好好享受一番,並使子孫們過上好日子,不至於因缺乏物什而陷入貧窮。諸位何不放棄兵權,到地方上去當個大官,挑選好的田地和房屋買下來,為子孫後代留下一份永遠不可動搖的基業,再多多置弄一些歌女舞女,天天飲酒歡樂,與之一起愉快地歡度晚年。到那時候,我再同諸位結成兒女親家,君臣之間互不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聽太祖這樣一說,驚慌恐懼之態逐漸消失,感恩戴德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再次叩頭拜謝說:“陛下為我們考慮得如此周全,真可謂生死之情。骨肉之親啊!”

第二天,石守信等功臣宿將,紛紛上書稱身體患病,不適宜領兵作戰,請求解除軍權。宋太祖十分高興,立即同意他們的請求,解除了他們統帥禁軍的權力,同時賞賜給他們大量金銀財寶。這些功臣宿將都罷黜了軍職,隻剩下一個徒有虛名的榮譽頭銜——節度使。

宋太祖實施的這一成功解除功臣宿將統帥禁軍權力的事件,史家稱之為“杯酒釋兵權”。宋太祖沒有沿用曆史上一些君主慣用屠殺功臣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是因為他對那些同自己一道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兄弟們的友情尚未泯滅,不好遽然對他們大開殺戒。采取這種和平方式讓他們交出兵權,是各位將領在感情上願意接受的,既有利於安定人心,鞏固統治秩序,又有利於進一步強化軍權的集中,推進軍事改革的深入。否則,這些將領就不會輕而易舉交出兵權,那樣可能導致流血衝突。

宋太祖說話算數,履行了與功臣宿將結為親家的諾言。在“杯酒釋兵權”之前,太祖寡居在家的妹妹奏國大長公主(燕國長公主)嫁給了忠武節度使高懷德。張令鐸罷軍職為鎮寧節度使,太祖親自牽線搭橋,讓張令鐸的三女兒做了皇弟趙光美(廷美)的夫人。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太祖長女昭慶公主下嫁王承衍。兩年後,太祖的第二個女兒延慶公主下嫁石保吉。王承衍、石保吉何許人也,何能做皇帝的女婿,原來他倆分別是曾與太祖結為兄弟並在“黃袍加身”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的高級將領王審琦、石守信之子。

與功臣宿將結為親家,一方麵顯示彼此親密無間,另一方麵隱藏著同舟共濟的美願。太祖這樣做,顯然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這種政治婚姻有利於新建立起來的政權迅速趨於穩定。

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成就了曆史上的一次經典的“謊言”對“謊言”的案例,雙方都彼此心知肚明而又相互得益,有時善意的謊言能給彼此都帶來好處,這是一種高級智慧的體現。

8.說謊要迎合別人的期望

“撇開道德的標準,謊言就是一種智慧。”真理和事實往往不可改變,真話與謊言都是一個樣,而隻有迎合別人期望的話才能真正地讓人欣喜接受。

生活離不開謊言,有些時候,你不能不說謊,在一些非常時候,甚至隻有說謊,才會讓事情更加圓滿。

《最後一片葉子》是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說,它的故事是這樣的:

在某醫院的一個病房裏,身患重病的病人房間外有一棵樹,樹葉被秋風一刮,一片一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落葉蕭蕭、淒風苦雨,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想:當樹葉全部掉完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被這種悲泣深深打動了,他用畫的樹葉裝飾樹枝,使那位瀕臨死亡的女病人堅強地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