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的作答顯然是在用“眾所周知”的話語來回避記者的潛在用意,從結構上和信息量角度來看都全屬多餘,但它卻頗能體現作家的機智和幽默,並且很回避尖銳的問題,同時還能引起人們歡悅的情緒,無怪乎在場記者對王蒙的妙語備加稱讚。
由此可見,避而巧答,的確不失為擺脫窘態,製造諧趣的一種妙法。
在實際交往中,遇到刁難或是不好回答的問題時,可以采用隨機應變的方式化解棘手的難題,這時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移花接木,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是互相頂替的意思。在說話時,有時會碰到一些不便或不必回答的問題。但是,緘默是不允許的,使用“無可奉告”的外交辭令有時也並不禮貌。此時,不妨“偷換概念”,故意曲解對方的原意。
2.借物聯想,諧音雙關
聯想手法由此及彼,也可應用於隨機應變,還可借助諧音雙關,即使麵對十分艱難的局麵也能睿智巧答從容應付。
3.以謬治謬,以毒攻毒
談話中對方若故設“陷阱”,以謬論相刁難,其用意無非是企圖造成一種進退兩難的局麵;答則顯示無知,不答則表明無能,這種情況用“以謬治謬”最為恰當。
隋朝時,有一善辯者。一次,有人問他:“臘月時,家人被蛇所傷,怎樣醫治?”他應聲答道:“取五月五日南牆下雪塗之,即愈。”那人反唇相譏:“五月哪裏得雪?”這位善辯者笑道:“臘月何處有蛇?”
由於提問者的話本身是荒謬的,對於荒謬的回答,自然就喪失了指責的權利,刁難別人也就成了自我出醜,陷阱也不攻自破。
4.幽默俏皮,以笑解圍
幽默是最好的潤滑劑,即使遇到十分棘手的難題,或遇到意外的搶白、嘲諷,甚至不懷好意的侮辱或挑釁,機智的幽默語言也能幫助人擺脫窘境,使尷尬或嚴峻的局麵消失在笑聲中。
總之,插科打諢往往有利於繞過實質性問題的礁石,達到應變的目的。
隨機應變是對一個人綜合能力的考驗,全麵檢查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的大小,都離不開以下幾點:
1.閱曆、知識、氣質等是影響應變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閱曆豐富、知識淵博、智慧高並且具有虛懷若穀、從容鎮定氣質的人,反應更敏捷,對付突然情況的反應更快,能在交談中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意外變化。
2.思維方式也影響人的應變能力,語言是思維的外衣,培養應變能力要著眼於思維訓練,古人說“慧於心秀於口”就是這個意思。青年人隻要加強思維訓練,就能使自己在語言感受的敏銳性、思維的敏捷性、判斷的準確性、表達的即時性等方麵前進一步。
袁鳴&及時補救,自圓其說
說話不小心口誤時,還可以采用“及時補救,自圓其說”、“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為自己巧妙圓場。
袁鳴(1971~):東方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留學英國劍橋大學,獲國際關係碩士學位。現任上海東方衛視《環球新聞站》節目製片人兼主持人,先後主持過東方電視台《城市心情》、《東方直播室》、流行音樂專欄《白金大碟》、北京電視台《東芝動物樂園》、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東西南北中》,以及數百場國際、國內大型電視綜藝晚會。
袁鳴是有著10多年電視從業經曆的著名節目主持人。在取得英國劍橋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學位之後,袁鳴以知性氣質結合觀眾信任度的新形象首度亮相,全力用心打造新一代學者型新聞女主播。
一次,上海東方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袁鳴應邀到海口市主持“獅子樓京劇團”建團慶典。由於去得匆忙未來的及準備,一上場,袁嗚就鬧了個口誤:“現在我榮幸地向大家介紹光臨獅子樓京劇建團慶典的各位來賓——今天參加慶典的有……海南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南新燕小姐!”這時,台下緩緩站起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