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路遇張良 關羽受封賞(2 / 2)

於是,陳嬰不敢稱王,對自己的軍吏說:“項氏世代為將門之家,在楚國有名望。今日將要舉行大事,需要這樣的人擔任將領。我們如能依仗名家大族,滅亡秦朝是必定無疑的了。”

眾人聽從陳嬰的言論,讓部隊歸項梁指揮。項梁渡過淮河後,黥布、蒲將軍也率兵歸屬項梁。項梁總共有六七萬人,駐紮在下邳。

此時,秦嘉已立景駒為楚王,駐紮在彭城東麵,想要抵拒項梁。項梁對部下軍官說:“陳王首先起義,作戰不利,不知去往何處。如今秦嘉背叛陳王而立景駒為王,大逆不道。”

於是,出兵攻擊秦嘉,秦嘉敗走。項梁追擊至胡陵(今山東魚台縣東南),秦嘉回軍交戰一日,戰死,部下投降項梁。景駒逃走後死於魏國境內。項梁兼並了秦嘉的軍隊,駐紮在胡陵,將要率兵向西出擊。這時,章邯率秦軍到達栗(今河南夏邑縣),項梁另派將領朱雞石、餘樊君與秦軍交戰。餘樊君戰死,朱雞石兵敗逃往胡陵。項梁率軍入薛(今山東滕縣南),誅殺朱雞石。項梁在此以前另派項羽進攻襄城(今河南襄城縣),秦軍堅守,攻克後活埋全部秦軍,回來後向項梁彙報。項梁得知陳王已死的確切消息後,召諸將到薛縣議事。這時沛公早已在沛縣起兵,趕來參加會議。

居剿(今安徽巢縣西南)人範增,年已七十,平素居於家中,好出奇計,前往遊說項梁:“陳勝失敗是必然的。秦滅六國,楚國最無過錯。楚懷王受欺騙入秦,被秦王扣留,客死於秦國,楚人至今仍在懷念他。所以楚國的南公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今陳勝首倡起義,不立楚王的後代而自立為王,其勢力不可能久長。如今您起兵於江東,楚地蜂擁而起的將領都爭相歸附於您,就是因為您家世代都是楚國的將領,認為您能立楚王的後代為王。”

項梁認為範增言之有理,便在民間找到楚懷王的孫子熊心,其人當時正在牧羊,被立為楚懷王,為的是順從民眾的願望。陳嬰任楚國上柱國,賜封五縣。項梁與楚懷王都於盱台(今江蘇盱台縣東北)。項梁自號為武信君。

項梁在盱台停留數月,領兵進攻亢父(今山東濟寧市南),與齊國的田榮、司馬龍且的軍隊救援東阿(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的阿城鎮),於東阿大破秦軍。田榮當即引兵而歸,驅逐齊王田假,田假逃往楚國。田假的丞相田角逃往趙國。田角的弟弟田間原為齊國的將軍,居於趙國而不敢回去。田榮立田儋的兒子田襳為齊王。項梁既已擊破東阿一帶的秦軍,乘勝追擊,並多次派出使者催促齊國出兵,共同向西進軍。田榮回答說:“楚國殺死田假,趙國殺死田角、田間,我才能出兵。”項梁說:“田假是楚國盟國的國王,窮困時投奔於我,不忍心殺害他。”趙國也不肯拿殺田角、田間來同齊國做交易。齊王田榮終於不肯發兵助楚攻秦。項梁派沛公及項羽從另一路攻打城陽,攻奪後屠殺全城。再向西進,在濮陽東破秦軍,秦軍撤入濮陽。項羽、沛公攻定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未能攻下,向西攻占城地,到達雍丘,大破秦軍,斬秦三川郡郡守李由。回軍進攻外黃,未能攻下。

項梁自東阿起兵西進,待到達定陶時再度大破秦軍,項羽又斬殺李由,愈發輕視秦軍,麵有驕色。原楚國令尹宋義向項梁勸諫說:“作戰獲勝而將領驕傲、士卒怠惰者,必定失敗。如今士兵有些怠惰了,而秦兵日益增加,我很為您擔心啊。”項梁不聽,派宋義出使齊國。途中,宋義路遇齊國使者高陵君,對他說:“您想要見武信君?”“是的。”高陵君回答說。宋義說:“我認定武信君必敗,您慢去可免於一死;快去將遭受禍殃。”秦果然向章邯增兵,章邯率大軍攻擊楚軍,大破楚軍於定陶,項梁戰死。項羽、沛公去外黃攻陳留,未能攻下,二人相互謀劃說:“今項梁軍被擊破,士卒恐懼。”便與呂臣的軍隊一道向東撤退。呂臣駐軍於彭城東,項羽駐軍於彭城西,沛公駐軍於碭(今安徽碭山縣南)。

章邯於定陶大破楚軍後,率秦軍渡過黃河,攻擊河北的各路義軍。

楚懷王因楚軍大敗於定陶、項梁戰死而恐懼,從盱台遷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將呂臣、項羽所統率的部隊劃歸自己親自統領,任命呂臣為司徒,以呂臣的父親呂青為令尹。任命沛公為碭君長,封為武安侯,統率碭郡士兵。

在項羽對所部兵馬的指揮權被楚懷王剝奪以前,那個宋義在半路上遇到的齊國使者來到了楚國,他告訴楚懷王宋義在項梁作戰之前,就斷定項梁一定會失敗,因此可以看出宋義對兵法很精通。於是楚懷王就把宋義召集過來,與他一起商量軍事大事,在交談之際,對宋義非常欣賞,於是就把宋義任命為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