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將韓信 受拜為統帥(2 / 2)

蕭何得知韓信逃亡,感到事情重大而緊急,來不及向漢王彙報,立即乘馬按照人們所指示的方向連夜追去。丞相府的人找不到自己的長官,不得不向漢王稟報,說丞相逃亡,不知去向。漢王聽說丞相蕭何逃亡,如同失去了左右手,又急又怒。第二天的傍晚,馬不停蹄地追趕韓信的蕭何,終於在路旁的小酒店門前發現了韓信的坐騎。在小店內飲酒的韓信,發現丞相闖了進來,身邊沒帶一名隨從。看丞相風塵仆仆的樣子,眼睛布滿了血絲,心裏便明白了大半。韓信急忙起身施禮,並機警地步出店門向四周張望,發現丞相的坐騎汗如水洗,四蹄顫抖,周圍空無一人,一片寂靜。此刻,韓信一切都明白了。他為丞相不顧疲勞地連夜追趕自己而深受感動。兩人並沒有說什麼。韓信請丞相坐下休息用餐過後,兩人攜手步出酒店。二騎並行,一路回奔南鄭。路上,兩人也沒有更多的話語;也許是在一天一夜的緊張和勞累過後,他們都已是很疲倦了。

第三天,蕭何在回到南鄭後,立即到漢王府拜見漢王。漢王見蕭何不待尋找而自行回來又喜又怒,罵道:“你深夜逃亡,是何緣故?”“臣不敢逃亡,臣是去追趕逃亡的人。”

“你是去追趕何人?”

“韓信啊。”

漢王聽丞相說所追趕的是韓信,大惑不解,以為丞相在騙他,又開口罵道:“諸將領逃亡的有10多人,您都不去追趕;說什麼追趕韓信,這是扯謊。”“大王,那些逃亡的諸將,都是容易得到的人;至於像韓信這樣的傑出將才,普天下找不出第二個來。大王如果是想長久地稱王漢中,韓信確實是派不上什麼用場;如果是想爭奪天下,非韓信找不出第二個可以共商大事的人。這就看大王是怎麼決策了。”

漢王這才想起丞相曾多次談到韓信的才能,自己總是沒有當回事;這次見丞相不待稟報連夜把韓信追趕回來,感到韓信如不是真的有些本事,丞相怎會如此器重他。想到這裏,漢王便心平氣和地回答丞相的發問:“我當然是想要向東發展,不想總是悶悶不樂地呆在這裏。”

“大王如果是決計東征,能重用韓信,韓信會留下來;如不能重用韓信,他遲早還是要逃亡的。”“我要任命他為將。”漢王說。

“雖任命為將,也不一定留得住韓信。”蕭何答。

“那我就任命他為大將。”

“這可太好不過了!”

於是,漢王便要派人召見韓信,拜他為大將。這時,蕭何趕忙阻攔說:“大王向來對部下傲慢無禮,今日任命大將像召喚小孩子一般,這正是韓信所以離去的原因啊。大王如果決心任命韓信為大將,要選擇個良辰吉日,事先齋戒,設立拜將的高壇和廣場,拜將的禮儀要隆重而完備,如此方才可以。”

漢王答應了蕭何的要求,向全軍宣布了舉行任命大將典禮的日期。

此項命令宣布後,全軍一片歡騰。且不說那些士卒們想要知道誰會被拜為大將,觀看從未見過的拜將典禮究竟是個怎樣的場麵,開開眼界;而那些跟隨漢王轉戰南北、屢建戰功的將領們,更是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有不少將領都認為自己的戰功最高,盼望著屆時被漢王任命為大將。

直到舉行拜將典禮的前夕,究竟誰會被任命為大將,這對全軍將士們來說是個謎。

6月的一天上午,南鄭城中的練兵場上,四周的無數麵赤色軍旗迎風招展,手持長戟的衛士筆直地站在校場的四周。校場的北麵是新建築的拜將高壇,壇下有持戟衛士把守。清晨,參加典禮的兵卒列隊入場;不久,眾將領也都陸續來到壇場,依次立於高壇之下,麵壇而立。

時辰一到,鼓樂齊鳴。此刻,漢王已坐於高壇的正席之上,麵南而坐;丞相蕭何坐於西側,麵東而坐。鼓樂過後,傳令官在壇上高聲宣讀漢王命令。漢王有令:

“拜韓信為全軍統兵大將。

召韓信登壇受拜為大將。”

校場上的眾將領聽說拜韓信為大將,無不感到驚訝。他們都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有的將領甚至不知道或沒有見過這位毫無軍功、並未曾統兵作戰的治粟都尉。

聽到將自己封為大將,韓信答應著從隊伍中走了出來,這時候的他感覺到了劉邦對自己的信任,於是威風凜凜地走上了登壇。一時間祭壇上敲鑼打鼓好不熱鬧,校場上的士兵們呼聲如潮。但是大部分的將領還是不知道韓信是何許人也,為什麼能讓漢王如此看重,將他封為大將。看著別人風光的滋味並不好受,於是很多將領都無奈地離開了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