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漢王還派將軍薛歐、王吸出兵武關,並借助王陵的部隊去迎接父親、妻子來關中。項王得知這一消息後,發兵於陽夏(今河南太康縣)抵拒漢軍,漢軍不得向東挺進。項王立鄭昌為韓王,用來抵拒漢王東進。
王陵也是沛縣人,後來繼蕭何、曹參為漢帝國的第三任丞相。此時,他聚眾數千人,居於南陽(今河南南陽市),至此王陵率眾歸屬漢王。
項羽分封諸侯東歸,田榮擊走齊王田都,擊殺膠東王田襳,又派彭越擊殺濟北王田安,並有三齊之地,自立為齊王;派彭越擊楚,大敗楚軍。張耳又借齊兵擊走常山王張耳,複趙王趙歇故地。這一切,使得項羽不得不忙於派兵擊齊,無暇西顧。還有,張良離開漢王回到韓國,韓王成不被項羽派遣就國,與張良一道東歸彭城。張良在彭城對項王說:“漢王燒絕棧道,沒有東還的心願了。”張良逃離彭城後又把齊王造反的消息寫信告訴項羽,使項羽不再擔心西方的漢王而發兵擊齊。因此,漢王在還定三秦的時候,沒有受到來自東方項羽的威脅。直到漢王平定三秦,張良還是寫信給項羽說:“漢王失去在關中應得的王位,所以想要得到關中;他隻是想按照規約稱王於關中,是不敢東進的。”齊、魏造反後,張良寫信給漢王說,齊與趙想要合力滅楚。因此,項羽不再留意於西方,而是專心北擊田榮。
同年九月,項王催促義帝從彭城啟程,前往江南就國。
漢王劉邦還定三秦,不過是實現他東向爭奪天下的第一個戰略目標。三秦平定後,漢王抓緊時間安定關中,把關中作為他同項羽爭奪天下的可靠後方,將關中建設成為擊敗項羽的鞏固根據地。為此,漢王劉邦、丞相蕭何做了大量的工作。
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十月(漢王也是以十月為歲首),項王秘密派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擊殺義帝,將義帝殺死於大江之中。
陳餘征發所屬三縣兵力,借齊兵合力襲擊常山王,常山王張耳敗走,在廢丘城下拜見漢王,漢王給他以優厚的待遇。陳餘將趙王從代地迎回,複立為趙王;趙王為感謝陳餘的恩德,立陳餘為代王。陳餘沒有前往代地,留下來任趙王丞相。
張良逃離彭城後回到韓地,又從韓地抄小路回到漢王那裏。漢王再次見到張良十分高興,封他為成信侯。張良體弱多病,未曾單獨領兵作戰。作為謀士,時時隨從漢王,為漢王運籌於帷幄之中,事實上是漢王的軍師。
漢王二年年初的形勢是,由於還定三秦和四出略地在軍事上所取得的一係列勝利,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皆已降漢;韓王鄭昌不聽從漢王,漢王派韓信率兵擊潰他的部隊。於是,在攻占的土地上重新設置了隸屬於漢王的隴西郡、北地郡、上郡、渭南郡、河上郡、中地郡以及在函穀關外設置的河南郡。更立韓太尉韓信為韓王,是為韓王信。漢王發布命令:各諸侯王的部將凡率眾一萬人或獻地一郡前來投降的,封為萬戶侯。下令修築河上郡的要塞。原秦朝的苑囿園池,聽任無地或少地的百姓耕種,恢複生產,長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