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為除異心 分封異姓王(2 / 3)

一年多後,漢王戰敗項羽,即皇帝位,封彭越為梁王。田橫害怕被誅殺,與部下五百餘人逃入大海,居於島上。漢高帝得知這一消息後,認為田橫兄弟本來平定了齊地,齊人認為他有才能,又都歸附他。如今雖居於海島,如不招撫,恐怕日後要出亂子,於是派出使者前往海島,赦免田橫的罪過並召他至京。田橫向使者推辭說:“臣烹死陛下的使者酈生,如今聽說酈生的弟弟酈商任漢朝的將領並且很有能力,臣因此而恐懼,不敢奉詔前往京師,請求免罪做名百姓,守在海島中。”

使者回到京城後向漢高帝彙報此事,高帝召衛尉酈商,對他說:“齊王田橫即將到來,誰敢動一動田橫的隨行人員,要誅殺全族!”

漢高帝再次派使者手持符節,把皇帝指示酈商時所說的話語和情景向田廣講述,並傳達漢高帝旨意:

“田橫來了,最高的爵位是王,最低也是侯呢;如果不來,就要發兵誅伐了。”

於是,田橫同他的兩個賓客,乘坐驛站的車前來洛陽。

離洛陽30裏,田橫在屍鄉驛站停下來,婉言對使者說:“人臣拜見天子應當沐浴,今天就住下不走了。”

使者走出館舍,田橫對兩位賓客說:

“我田橫當初與漢王一道南麵稱王,如今漢王貴為天子,而我田橫卻成了逃亡的奴隸,得北麵侍奉他,這真是莫大的恥辱。況且我烹殺了人家的兄長,又同他的弟弟一道侍奉他的主人,就算是他畏懼天子的命令不敢觸動我,難道我就不有愧於心嗎?再說陛下所以想見我,不過是想看看我的容貌罷了。如今陛下在洛陽,現在割下我的頭顱,急馳30裏,我的容顏還不會改變,還可以供陛下觀看。”

田橫說完,便自刎而死。兩名賓客捧著田橫的人頭,隨從使者向洛陽急馳。這件事上奏漢高帝,高帝頗為震驚,也深受感動,說道:

“唉,有因由啊!田氏起身於百姓,兄弟三人相繼為王,難道不是賢人嗎!”說著,漢高帝為田橫之死流下了眼淚。於是,任命田橫手下這兩名賓客為都尉,調2000名兵卒,按照侯王的禮儀安葬了田橫。

田橫安葬後,二位被任命為都尉的賓客,在田橫的墳墓旁挖了個坑,也都自刎而死於坑中,陪葬田橫。漢高帝聞知二位賓客為陪葬田橫而自刎,大為驚訝,認為田橫門下的賓客都是賢者,說道:“我聽說其餘的五百人還在海島上。”於是派使者到海島招安他們。使者到達後,他們聽說田橫已經自殺而死,五百名壯士也都自殺了。於是,人們才知道田橫兄弟很能得士人之心。漢高帝想把田橫召至京城,想封他為王、為侯,不讓他居於海島之上,其目的是怕田橫日後為亂於齊地,是出於鞏固漢政權的需要,確實不曾想殺害他。然而,田橫卻誤以為漢高帝要殺他,又不願向漢高帝稱臣,不願與酈商一道侍奉漢高帝,便自殺而死。田橫平時很得賓客的人心,他的高風亮節,使得他門下的五百名壯士追慕他的義氣全都自殺而死。司馬遷很欽佩田橫的高風亮節和五百名壯士視死如歸的精神,因而把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跡寫入《田儋列傳》之中。

在異姓諸侯王中,最先起兵反叛漢帝國的是燕王臧荼。燕王臧荼本是項羽所封,楚漢戰爭期間,韓信於井陘口大破趙軍,威震河北。韓信聽從廣武君李左車的計謀,派使者前往燕圉勸降。燕王臧荼因畏懼而歸屬漢王。漢王即皇帝位,封臧荼稱王於燕地如故。

漢高帝五年七月,臧荼起兵反叛,漢高帝率大軍親征,太尉、長安侯盧綰隨從擊燕。九月,臧荼兵敗被俘虜,燕地被平定,漢高帝立盧綰為燕王。

燕王臧荼叛亂剛剛平定,又發生了潁川侯利幾的叛亂。利幾原是項羽部下的將領,項羽兵敗時,他任陳縣縣令。利幾沒有跟隨項羽,而是投降漢王,於是漢高帝封利幾為潁川侯。漢高帝五年秋,高帝來到洛陽,召見在籍的全部徹侯,利幾恐懼因而舉兵反叛。漢高帝親自率兵攻擊,利幾兵敗逃走,叛亂被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