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劉邦遇險 劉敬獻妙計(2 / 2)

漢高帝從平城歸來之後,韓王信又逃亡到匈奴那裏。當時冒頓單於兵強勢盛,有30萬善射的騎兵,經常入寇北部邊境,高帝以此為憂慮。一日,漢高帝向劉敬詢問對策。劉敬回答說:“天下剛剛安定,士卒疲勞於連年征戰,不可以用武力去征服。冒頓殺死父親,自立為單於,把許多年小的庶母作為自己的妻子,憑借武力逞威風,不可以用仁義去勸說他們。隻可以用計謀使他們的子孫永久稱臣,然而恐怕陛下不能那樣去做。”

“隻要能使他們稱臣,有什麼不能去做!究竟該怎麼辦才好?”高帝急切地問。

“如果陛下真能夠把大公主嫁給冒頓單於,贈送給厚重的禮品,他們知道漢朝皇帝把皇後生的女兒嫁給他,又得到贈送的厚禮,必定會立她為閼氏,閼氏作為單於的主妻,生下兒子後必定被立為太子,將來會繼嗣單於王位。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冒頓貪圖漢朝的厚禮。陛下如果每年按時贈送些他們所缺少而漢朝所多餘的東西,多次去慰問他們,同時借這個機會派說客向他們講述一些禮節,對他們進行說服、勸告。這樣的話,冒頓活著,當然身為女婿;死了,外孫將繼位單於。難道聽說過外孫敢於跟外祖父平起平坐的嗎?如此可以不用軍隊作戰而逐漸地使他們臣服。陛下如果不願派遣大公主前去,而是使令皇族的女子或後宮的女子冒稱大公主,他們也會知道的,那樣便會不尊重、不親近她,這樣做是不會有什麼益處的。”

漢高帝聽了劉敬的這個計策,連聲稱好,準備把大公主嫁給冒頓。

然而,呂後知道這個消息後卻日夜哭泣不止,她自然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兒嫁到塞外的蠻夷之邦,於是哭著向漢高帝說:“妾隻生下太子和這個女兒,為什麼把她舍棄給匈奴?”

其實,漢高帝也舍不得把同自己顛沛流離、備嚐艱辛的女兒嫁給匈奴,隻是作為漢帝國的皇帝,為著國家和社稷的利益,怎能顧全得兒女私情。然而,在患難與共的妻子日夜哭泣之下,漢高帝最終沒有把大公主嫁給匈奴,而是選取一名宮女冒稱大公主,嫁給冒頓單於。同時,派劉敬去匈奴締結和親盟約。

劉敬從匈奴回來後,對漢高帝說:

“匈奴河南(今內蒙河套地區)地區白羊、樓煩二王,離長安最近的隻有700裏的路程,輕裝騎兵隻須一天一夜便可以到達關中。關中近年遭到戰爭的破壞,居民稀少,肥沃的土地可用移民來充實。當初諸侯開始起兵反秦的時候,如不是齊國宗室的各支田姓以及楚國的昭、屈、景三家大姓,誰能發動起來?現在陛下雖建都於關中,關中其實人少,又北麵臨近胡人入寇,東麵又有六國的貴族,他們的宗族勢力很強,一旦發生變故,陛下也不能得以高枕無憂。臣願陛下將齊國諸田氏,楚國的昭、屈、景氏,燕、趙、韓、魏的宗室後代以及山東的豪傑名家遷徙到關中。天下無事,可以防備胡人入寇;諸侯發生變故,也足以率領他們東伐叛亂。這是強本弱末的策略。”

“好。”漢高帝表示讚許,派劉敬將山東六國的宗族後代和豪強大族遷徙到關中的有十多萬人。

在西漢前期,漢王差北麵的邊境一直被匈奴騷擾。西漢中央政權一直沿襲著和親的政策,以妥協的方式來爭取邊境的和平,一直到了漢武帝劉徹才打破這種格局,讓漢朝能夠對匈奴進行壓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