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帝六年,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高帝詢問各位將領,各位將領都說:“急速發兵坑殺這小子算了。”
高帝聞聽後默然無語。又詢問陳平,陳平推辭說:“將領們都怎麼說的?”高帝把將領們說過的話向陳平複述一遍。陳平問道:“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這件事還有別人知道嗎?”
“沒有。”高帝答。
“韓信本人知道嗎?”
“不知道。”
“陛下的精兵比得過楚國嗎?”
“不能超過它。”
“陛下將領用兵的才能,有超得過韓信的嗎?”
“沒有比得上的。”
“如今陛下的兵不如楚國精良,而將領的才能又趕不上韓信,如果發兵攻打他,這是促使他起兵反抗,我私下為陛下這樣做感到危險。”
“那該怎麼辦呢?”高帝急切地問。
“古代時天子到地方上巡視,往往要會見諸侯。南方有個雲夢沼澤(今湖北江漢平原及周圍地區),陛下隻說是巡遊雲夢,在陳縣(今河南淮陽縣)會見諸侯。陳縣是楚國的西部邊界,韓信聞知天子懷著和平願望出遊,勢必會認為安然無事而到郊外迎接拜見陛下,陛下可乘機將他擒拿,這事隻需要一個大力士就可以了。”
漢高帝認為陳平說的很對,便派使者遍告各位諸侯:“我將南遊雲夢。”其實是想襲擊韓信,而韓信對此卻全然不知。
當漢高帝將要到達楚國時,韓信感到事情有些蹊蹺。想起兵反叛,又考慮自己沒有什麼罪過;想要拜見皇上,又擔心自己會被擒拿,一時拿不定主意。有人向韓信說:“如果殺了鍾離昧去朝見皇上,皇上一定會歡喜,那就不會有什麼禍患了。”
韓信去見鍾離昧,同他商議這件事。鍾離昧從韓信的言談話語中,終於明白了他的來意,是想借自己的人頭去作為拜見皇帝的見麵禮,隻是不好意思明說罷了。這使鍾離昧既感到意外,也很是氣憤,說道:“漢王所以不敢攻取楚國,是因為我在您這裏;如果想捉拿我去討好漢王,那麼,我今日死,您也會緊隨著亡命了。”於是罵韓信道:“您不是厚道人。”旋即自殺而死。
韓信提著鍾離昧的人頭,到陳縣拜見漢高帝。漢高帝令武士將韓信捆綁起來,裝在後麵的副車上。韓信被擒拿後說道:“果真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如今天下已經平定,我當然要遭到烹殺!”漢高帝說:“有人告發你謀反。”旋即給韓信戴上刑具,裝在車隊後麵的副車裏,取道返回洛陽。
從陳縣至洛陽,有好幾天的路程。一路之上,韓信思前想後,後悔當初沒有聽武涉、蒯通的話,今天果真落得個如此可悲的下場。在副車中,這位曾指揮千軍萬馬、戰無不勝的帝國功臣,麵對自己無辜地淪為皇帝的囚徒,使得他不由不想起一年多前在齊國的一段往事。這段往事,《史記·淮陰侯列傳》曾詳加記載:
漢王四年十一月,韓信在齊國濰水大敗楚將龍且與齊王國廣的聯軍,龍且被殺,田廣被俘,齊地全部被平定,漢王不得不立韓信為齊王。
項羽失去了龍且這位能征慣戰的大將,十分恐懼,派盱台(今江蘇盱眙縣東北)人武涉前往齊國勸說韓信。武涉向韓信說:
“天下人共同苦於秦朝的暴政,已是很久的了,因而各路諸侯相互同心協力地反秦。如今秦已滅亡,按功勞的大小分割土地,封為王侯,以此來使士卒得以休息。如今漢王又興兵東進,侵占他人分封到的土地,現在已經攻破三秦,率兵出關,收集諸侯的軍隊向東方進軍,攻打楚國。漢王的意圖是不吞並天下決不罷休,他的貪得無厭、不知滿足竟達到如此地步!況且漢王這個人不能令人信賴:他曾多次落入項王的手掌之中,項王可憐他而給他留條活命;然而一旦逃脫後,他便立即違背盟約,再次攻擊項王。漢王的不可信賴竟然如此,這都是您親眼所見過的事實。”
如今您雖然自以為與漢王的交情很深厚,盡力為他用兵作戰,但最終還是要被他所擒拿。您所以活到今天,是因為項王尚存的緣故,他不得不借用您的力量來對付項王。當今漢、項二王的成敗關鍵在於您:您向西依附,漢王就會取得勝利;向東依附,項王就會取得勝利。項王如果今天被滅亡,接著便會是擒拿您。您與項王有老交情,為什麼不反叛漢王而與楚國講和、三分天下而獨立稱王呢?現在放棄這個良機,決心投靠漢王來攻打楚國,作為一個有智謀的人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嗎?
韓信向武涉辭謝說:“我侍奉項王,官位不過是個郎中,職務不過是持戟的衛士,進言不被聽用,劃策不被采納,所以我背楚歸漢。漢王授予我上將軍大印,給予我數萬人馬,解下自己的衣服給我穿,分出自己的食物給我用,言聽計從,所以我才到了今天這種地步。人家深深地親近我,相信我,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是一死我也不能變心。望您代我感謝項王。”
武涉離去後,齊國有個名叫蒯通的能言善辯的智術之士,知道天下局勢的關鍵在於韓信,想要用奇謀妙策來打動他,便以給人看相為名來勸說韓信道:“我曾跟名師學習過給人看相的方法。”
“先生怎樣給人看相?”韓信問。
“人的貴與賤在於骨法(即骨骼、骨相),於決斷,用這3個方麵相互參照,萬無一失。”
“好。請先生看看我的相怎樣?”
“請稍屏左右的人。”蒯通說。
“左右的人都退下去了。”韓信說。
蒯通見左右的人都已退下,便開口說道:憂與喜在於氣色,成與敗在“相看您的麵,不過是封侯;相看您的背,卻是貴不可言。”
韓信聽蒯通說自己的相貌貴不可言,心中十分高興,便急切地問道:“這是什麼意思?”
蒯通見韓信急切地向自己詢問,這才切入正題:
“天下剛剛發難反秦的時候,各路的英雄豪傑建號稱王。一聲呼喚,天下的誌士雲聚,像魚鱗那樣密集相從,如同火花迸發四射,狂風從八麵聚起。這個時候,憂患在於滅亡秦朝而已。如今楚漢相爭,使天下無辜的百姓肝膽塗地,父子暴骨於中原,不可勝數。楚人起兵於彭城,轉戰各地,乘勝追擊,至於滎陽,乘著有利的形勢,勢如卷席,威名震動天下。然而,楚兵困於京(今滎陽東南)、索(今滎陽縣城)之間,迫近成皋以西的山地而受阻不能前進,至今已有3年了。漢王統率10萬軍隊,抵距於鞏(今河南鞏縣西)、洛(今河南洛陽市東北),以山河為險阻,一日之中交戰多次,未能取得尺寸的成功,屢遭挫敗而不能自救,兵敗於滎陽,負傷於成皋,於是敗走於宛、葉之間,這正是交戰雙方智勇俱困的形勢。銳氣受挫於關塞險要,糧食竭盡於內府之中,百姓疲憊至極,怨聲載道,人心動蕩,無所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