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洲:時光逆流,靈魂借宿(2 / 2)

我們在城市裏點一炷香,煙柱是淩亂的,而在野外,則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隻有在荒野中,空氣不再激蕩,所以煙一定是直的,太陽一定是圓的,世界保持著本來應該有的模樣。而人在這個地方也會真正成為人,觸摸到自己最本真的質地。

足夠遼闊的大草原,足夠讓人放空自己,幾天之後,寧靜的心裏盈盈漾動著簡練、樸素的歡欣。每一段異域文化之旅,都可以是一個讓生命歸零的新坐標,欣欣然的赤子之心活潑潑重新爛漫,那個新生的自己宛如赤子嬰兒,璀璨荒原。

離開肯尼亞後,我們直飛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爾。一下飛機,滿眼都是歐洲風光,博斯普魯斯海峽一片蔚藍。到達的當天下午,我們就去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跡之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在那裏,我百感交集,一千五百年滄桑更迭,數種文明在這裏交錯。每一個帝國、每一種文明都按照自己的風格改造這座教堂,先是東正教堂,後是清真寺,最後變成了博物館。在教堂裏的壁畫上,就能看出曆史變遷的印記。沒有斑駁的牆上,畫著伊斯蘭教的圖案,寫著真主的話語;老舊、剝落的牆皮下,就露出了聖母、聖嬰的畫像,那是基督教留下來的。在人類曆史上,每種文明都按照自己的想象描述出一種秩序,然後用文明的方式去說服,用武力的方式去征服。

之後,我們從最北邊的伊斯坦布爾飛到最南邊的安塔利亞。特洛伊城被希臘人用木馬計攻破之後,特洛伊人一路南逃,在安塔利亞建造了一座帕爾格古城。在這座古城中,現在還可以看到羅馬柱、大集市、大浴場、角鬥場、大劇院這些遺跡,輝煌壯闊,讓人從內心生起一種崇高和敬意。古城保護得非常完好,遍地的斷壁頹垣上麵都有清晰的石雕,在羅馬柱斑駁的石頭裏,隱藏著一段段榮辱興衰。

我們喝著土耳其紅茶,品著土耳其咖啡,觸摸手工編織的羊毛地毯,欣賞五顏六色的盤子,到處都充滿了濃鬱的風情。在土耳其,你能體會到,當地的文化在經曆了那麼多滄桑跌宕後,依然頑強地保留著一些主要特質。

在文明不發達時期,人類用野蠻的方式進行殺戮,犧牲了無數生命,才讓新的文明站住腳。而在今天,把文明中野蠻、過時的部分剔除掉,把美好、共性的永恒價值融合在一起,這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美好嗎?

阿聯酋的迪拜酋長國是我們此行的最後一站。迪拜是沙漠中的傳奇,這裏有世界上最高的迪拜塔,有世界上最豪華的七星帆船酒店,有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超級購物中心。肯尼亞的機場連航站樓都沒有,下了飛機就直接上車,沒有任何安檢措施。但是在迪拜,從飛機落地到出航站樓,用了整整兩個半小時,是我所經曆的安檢中耗時最長的一次。不僅行李需要反反複複地過安檢,每個人都要經曆漫長的排隊和等待,用儀器掃描瞳孔來確認你的身份。

肯尼亞和迪拜,這兩個地方反差極大。一個是與自然沒有距離的簡單,原始而荒涼;一個是高度的城市化,繁華而喧囂。即便如此,兩者也有共性,那就是秩序的存在,隻不過一個來自自然法則,一個來自人類文明。肯尼亞十分貧窮,但人們過得坦然自足。在那裏,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當地人露出一口白牙說:“慢慢來,別著急。”在迪拜機場,每個人臉上都是煩躁不安的表情,你耳朵裏聽到的是“快一點,快一點”。在短時間內,看到如此貧瘠的地方和如此富庶的地方,我不由思考,兩者誰更幸福?

包容、退讓;超越、戰勝——如果說,快節奏的生活逼我們堅硬;緩慢的行走,能否讓我們重歸柔軟?

§§伍 閑情 人間有味,最是清歡